想當然耳

成語拼音

xiǎng dāng rán ěr

想當然耳成語解釋

耳:而已,罷了。憑主觀推斷,應該是這樣

典故出處

南朝·宋·范曄《後漢書·孔融傳》:“以今度之,想當然耳。”

成語典故

公元203年,曹操同兒子曹丕率軍攻佔袁紹的老巢鄴城,18歲的曹丕見23歲的袁尚妻子甄氏十分漂亮,就強佔爲夫人。孔融知道後就寫信給曹操,運用當年周武王把商紂王的寵妃妲己賞給周公的典故。曹操不解,孔融說他根據現在推想過去的。

成語造句

很多事情不能僅憑主觀臆斷就下結論,否則就會犯想當然耳的錯誤。

成語故事

在歷史的長河中,有這樣一個故事。 東漢末年,孫權爲了鞏固東吳政權,決定派使者與曹魏政權交好。當時,曹魏的羣臣大多認爲孫權此舉只是權宜之計,並非真心歸附。然而,有一位大臣卻與衆不同,他就是劉曄。 劉曄認爲孫權的行爲不可輕信,他向魏文帝曹丕進言,詳細分析了局勢和孫權的意圖。他指出,孫權雖然表面上派使者來示好,但實際上是心懷叵測,其目的很可能是爲了迷惑曹魏,以便爲自己爭取時間和機會。 可是,曹丕卻沒有聽取劉曄的建議,他覺得孫權既然已經遣使,就代表着誠意,自己不能無端猜疑。曹丕覺得劉曄的擔憂有些多餘,他更願意相信自己的判斷,覺得孫權歸附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然而,事實很快就證明了劉曄的正確。孫權在穩住曹魏之後,迅速展開了自己的行動,他不但沒有真正歸附曹魏,反而利用這個機會發展壯大了自己的勢力。 曹丕這才懊悔不已,但此時已經爲時晚矣。他過於想當然地認爲孫權的行爲代表着其真心,沒有深入分析和思考背後的各種可能性,結果導致了決策的失誤。 這個故事讓我們明白,在面對複雜的局勢和他人的行爲時,不能僅僅憑藉表面現象或者自己的主觀臆斷就輕易下結論。我們應該像劉曄一樣,深入分析、理性思考,而不是像曹丕那樣想當然耳。歷史上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許多統治者和決策者因爲過於自信和想當然,而做出了錯誤的判斷和決策,最終導致了嚴重的後果。 我們在生活中也常常會犯這樣的錯誤,輕易地對他人的行爲和事情的發展做出想當然的判斷。我們要學會以史爲鑑,避免重蹈覆轍,在面對各種情況時保持冷靜和客觀,不被表象所迷惑,通過認真分析和思考來做出正確的決策。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少走彎路,取得更好的成就。

想當然耳-成語圖片

想當然耳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