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薰一蕕
成語拼音
- yī xūn yī yóu
一薰一蕕成語解釋
- 薰:香草,比喻善類;蕕:臭草,比喻惡物。薰蕕混在一起,只聞到臭聞不到香。比喻善常被惡所掩蓋。
典故出處
- 《左傳·僖公四年》:“一薰一蕕,十年尚猶有臭。”
成語典故
- 春秋,晉獻公想立驪姬爲夫人,先用龜卜算一下,結果不吉利,改用蓍草的筮法,結果不吉利的。獻公說:“那就依筮叭。”卜人說:“不可,因爲卜辭上說:專之渝,攘公之渝,一薰一蕕,十年尚猶有臭。”意思是說獻公的美德。 獻公原已有三個好兒子,即太子,重耳及夷吾;專寵驪姬的結果,便會使他捨棄原有的愛心,將從前的愛子疏遠,而愛驪姬那一人。這樣,一好人和一壞人是不能相安的,即使經過十年之久,那臭 (指驪姬造成的罪惡) 氣仍然除不清。當時獻公一心愛驪姬,所以拒絕了卜人的勸告,立驪姬爲夫人。 後來,驪姬想要立自己的兒子奚齊作太子,於是聯絡內廷的官吏,設計謀害太子,太子雖然逃到新城,但仍然自殺而死,重耳和夷吾則相繼逃亡。可是,到獻公一死,奚齊也被大臣們所殺,晉國車直在不安的政局下過了十年,和卜辭所說的話竟成了一種巧合。
成語造句
- 他在複雜的環境中工作,身邊的人良莠不齊,真可謂是一薰一蕕。
成語故事
- 春秋時期,晉獻公想要立驪姬爲夫人,便徵求大夫們的意見。大臣荀息表示贊成,而另一位大臣丕鄭則堅決反對。
晉獻公對於丕鄭的反對很不高興,他覺得自己的想法不被理解。而驪姬是個很有心計的女子,她一心想要讓自己的兒子奚齊成爲太子,以便日後繼承君位。
在這樣的背景下,晉國的局勢變得複雜起來。驪姬爲了達到目的,使用了各種陰謀手段。
有一次,丕鄭出使秦國。等他回來時,晉獻公已經去世,驪姬如願以償地讓奚齊當上了國君。然而,晉國的大臣們對驪姬母子並不服氣,不久之後便發生了內亂,奚齊被殺。
丕鄭深知晉國已經陷入了混亂,他想要尋找一個解決問題的辦法。
此時,晉國的一位智者對丕鄭說:“如今的晉國,就如同香草和臭草混雜在一起啊。”這裏的香草就如同那些正直忠誠的大臣,而臭草則代表着驪姬等心懷叵測之人。
丕鄭感慨道:“是啊,一薰一蕕,十年尚猶有臭。如果不能及時將那些壞的因素清除,晉國將會長期處於動盪不安之中。”
在接下來的日子裏,晉國經歷了諸多波折和磨難。但是,一些有識之士始終沒有放棄努力,他們試圖通過各種方式來恢復晉國的秩序和穩定。
最終,經過漫長的鬥爭和努力,晉國逐漸走出了困境,重新走上了正軌。而“一薰一蕕”這個成語也流傳了下來,它提醒人們要善於分辨善惡,及時清除那些不良的因素,以免它們長期影響和破壞美好的事物。在歷史的長河中,這樣的道理始終具有深刻的意義,警示着後人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和正確的判斷力,確保社會的和諧與進步。
一薰一蕕-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