郢書燕說
成語拼音
- yǐng shū yàn yuè
郢書燕說成語解釋
- 郢:春秋戰國時楚國的都城;書:信;燕:古諸侯國名;說:解釋。比喻牽強附會,曲解原意。
典故出處
- 《韓非子·外儲說左上》:“郢人有遺燕相國書者,夜書,火不明,因謂持燭者曰:‘舉燭’,雲而過書‘舉燭’。……燕相白王,王大悅,國以治。治則治矣,非書意也。”
成語典故
- 古時候,有個人從楚國的郢都寫信給燕國的相國。這封信是在晚上寫的。寫信的時候,燭光不太亮,此人就對在一旁端蠟燭的僕人說:“舉燭。”(把蠟燭舉高一點)可是,因爲他在專心致志地寫信,嘴裏說着舉燭,也隨手把“舉燭”兩個字寫到信裏去了。燕相收到信以後,看到信中“舉燭”二字,琢磨了半天,自作聰明地說,這“舉燭”二字太好了。舉燭,就是倡行光明清正的政策;要倡行光明,就要舉薦人才擔任重任。燕相把這封信和自己的理解告訴了燕王,燕王也很高興,並按燕相對“舉燭”的理解,選拔賢能之才,治理國家。燕國治理得還真不錯。郢人誤書,燕相誤解。國家是治理好了,但根本不是郢人寫信的意思。這真是一個穿鑿附會的典型例子。根據這個故事,後人引申出“郢書燕說”這句成語,比喻穿鑿附會,曲解原意。
成語造句
- 他對那部經典作品的解讀簡直就是郢書燕說,完全歪曲了原意。
成語故事
- 在很久很久以前,楚國的首都郢城有一個人。
有一天晚上,這個人在寫信給燕國的一位朋友。當時天色昏暗,他便吩咐僕人舉燭照明。在寫信的過程中,他突然發現自己不小心把“舉燭”兩個字寫進了信裏。然而,他並沒有在意,將信照樣寄了出去。
燕國的那位朋友收到信後,反覆琢磨信中的內容。看到“舉燭”二字,他陷入了沉思。他心想,這“舉燭”一定有着特別的深意。經過一番苦思冥想,他認爲寫信的人是在暗示他要舉薦賢才,就像舉起蠟燭照亮黑暗一樣。於是,燕國的這位朋友就把這個想法告訴了燕王。
燕王聽了之後,覺得很有道理。他決定採納這個建議,開始大規模地舉薦有才能的人,任用賢良,對國家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治理。燕國也因此變得日益強盛起來。
這個故事後來就演變成了“郢書燕說”這個成語。它告誡人們,在理解和傳達信息時,不能隨意地進行主觀臆斷和過度解讀,否則很可能會導致誤解和錯誤的決策。正如《呂氏春秋·察傳》中所說:“夫得言不可以不察,數傳而白爲黑,黑爲白。”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類似的情況,聽到一些模糊或者不完整的信息,就輕易地得出結論。然而,這樣的做法往往是不準確和不恰當的。
在歷史上,也有許多因爲錯誤解讀信息而導致嚴重後果的例子。比如,一些謠言的傳播,可能會引發社會的恐慌和不穩定。而在政治和軍事領域,錯誤的情報分析和決策也可能會導致戰爭的失敗和國家的危機。
所以,我們在面對各種信息時,要保持冷靜和理性,仔細地分析和研究,避免郢書燕說的情況發生。要善於從多個角度去思考問題,不盲目跟從他人的觀點,以確保我們能夠做出正確的判斷和決策。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複雜的社會環境中立足,避免因爲誤解而給自己和他人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同時,我們也應該尊重事實,不隨意歪曲和編造信息,共同營造一個真實、客觀、公正的信息環境。
郢書燕說-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