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奸犯科
成語拼音
- zuò jiān fàn kē
作奸犯科成語解釋
- 奸:壞事;科:法律條文。爲非作歹,觸犯法令。
典故出處
- 三國蜀·諸葛亮《出師表》:“若有作奸犯科及爲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
成語典故
- 三國時期,蜀主劉備死後,昏庸無能的阿斗繼位,他只知享樂,把國內的軍政大權交給諸葛亮處理。諸葛亮一面聯吳伐魏,積極準備兩次北伐,在北伐前夕給阿斗寫《前出師表》希望他整頓朝綱,將作奸犯科者嚴懲以鞏固政權。
成語造句
- 一些人總是存有僥倖心理,妄圖通過作奸犯科來獲取利益,卻不知最終必將受到法律的制裁。
成語故事
- 在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局勢動盪不安。有一個名叫劉璋的地方官員,他治理的地區還算較爲安穩,但他性格懦弱,缺乏決斷力。
劉璋手下有一個名叫張鬆的謀士,此人心懷叵測,妄圖謀取私利。張鬆看到劉璋的軟弱,便心生一計,他暗中與曹操聯繫,想要出賣劉璋以換取自己的榮華富貴。曹操當時勢力強大,張鬆認爲投靠曹操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然而,曹操卻因爲張鬆相貌醜陋而輕視他,沒有給予他應有的重視和待遇。張鬆心懷怨恨,轉而又去尋找新的靠山。這時,劉備進入了他的視線。劉備以仁德聞名於世,張鬆認爲可以利用劉備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張鬆回到劉璋的轄區後,便開始在劉璋面前不斷進讒言,勸說劉璋與劉備結盟。劉璋猶豫不決,不知該如何是好。張鬆見此情景,便更加肆無忌憚地歪曲事實,誤導劉璋。
在張鬆的蠱惑下,劉璋最終決定邀請劉備進入自己的轄區。劉備帶領軍隊進入後,張鬆便開始與劉備暗中勾結,準備裏應外合奪取劉璋的地盤。
劉璋的一些忠臣察覺到了張鬆的陰謀,他們紛紛向劉璋進諫,指出張鬆的所作所爲是作奸犯科,會給地區帶來巨大的災難。但劉璋卻依然執迷不悟,沒有采取果斷的行動。
最終,劉備在張鬆的配合下,成功奪取了劉璋的地盤,劉璋也因此失去了自己的統治地位。而張鬆這個作奸犯科之人,雖然一時得逞,但他的行爲也遭到了人們的唾棄和批判。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那些爲了個人私利而不擇手段、作奸犯科的人,最終往往會自食惡果。在歷史的長河中,正義和道德終將戰勝邪惡,那些違背良心和法律的行爲終究會被揭露和懲處。我們應當秉持正義和善良,遵守法律法規,不做作奸犯科之事,以維護社會的公平和穩定。
作奸犯科-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