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舍道旁

成語拼音

zuò shě dào páng

作舍道旁成語解釋

比喻衆說紛紜,事情難成。

典故出處

《幼學瓊林·卷三·人事類》:“作舍道旁,議論多而難成。”

成語典故

東漢時期,漢章帝想命令博士曹褒負責修訂禮樂工作,班固則主張召集京城所有的儒生共同研究制定禮樂。漢章帝認爲讓儒生來做就等於“作舍道傍,三年不成”,就堅持讓曹褒完成,經審閱,共採納150篇。

成語造句

在討論問題時,大家不要作舍道旁,應該專注於提出建設性的意見和解決方案。

成語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國家正處於激烈的變革時期。 當時,這個國家準備進行一項重大的工程建設,需要在都城的郊外修建一條重要的道路。消息傳出後,立刻引起了各方的關注和議論。許多人都紛紛提出自己的意見和想法,一時間衆說紛紜。 其中有一位大臣,他自認爲對工程建設很有見解,便積極地向國王進言。他滔滔不絕地闡述着自己的觀點,從道路的走向、寬度到使用的材料等等,說得頭頭是道。然而,他的意見並沒有得到國王的認可,國王認爲他的想法過於理想化,不切實際。 與此同時,民間也有許多人對這項工程議論紛紛。一些人主張道路應該修得筆直寬闊,以方便交通;而另一些人則認爲應該考慮到周圍的環境和地形,不能一味地追求筆直。在這些爭論中,大家各執一詞,誰也說服不了誰。 在這種情況下,工程的進展變得十分緩慢。因爲每個人都覺得自己的意見是正確的,都試圖說服別人按照自己的想法來做,結果導致了無休止的爭論和拖延。 就如同“作舍道旁”這個成語所描述的那樣,人們在道路旁邊隨意地搭建房屋,卻沒有一個統一的規劃和安排。大家都在忙着表達自己的意見,卻忽略了實際的行動和合作。 這個國家的智者看到這種情況,深感憂慮。他向國王進諫道:“陛下,如今衆人爭論不休,如同作舍道旁,這樣下去工程何時才能完成?我們應該儘快確定一個可行的方案,統一大家的思想,才能推動工程的順利進行。”國王聽後,恍然大悟,他意識到必須果斷地做出決策,不能再任由衆人無休止地爭論下去。 於是,國王召集了各方的代表,認真聽取了他們的意見後,綜合考慮各種因素,最終確定了一個合理的方案。他下令所有人都必須按照這個方案執行,不得再有異議。在國王的果斷決策下,工程終於得以順利開展。 通過這件事情,這個國家的人們也明白了一個道理:在面對重大問題時,不能一味地爭論和各抒己見,而應該在充分討論的基礎上,儘快做出決策並付諸行動。否則,就會像作舍道旁一樣,導致事情陷入混亂和停滯。 這個故事也提醒我們,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常常會遇到類似的情況。當大家意見不一致時,我們應該學會傾聽他人的意見,尊重不同的觀點,但同時也要保持清醒的頭腦,果斷地做出決策,以推動事情的順利發展。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避免陷入無休止的爭論和混亂,實現我們的目標和理想。

作舍道旁-成語圖片

作舍道旁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