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繭自縛

成語拼音

zuò jiǎn zì fù

作繭自縛成語解釋

蠶吐絲作繭,把自己裹在裏面。比喻做了某件事,結果使自己受困。也比喻自己給自己找麻煩。

典故出處

唐·白居易《江州赴忠州至江陵已來舟中示舍弟五十韻》詩:“燭蛾誰救護,蠶繭自纏縈。”宋·陸游《劍南詩稿·書嘆》:“人生如春蠶,作繭自纏裹。”

成語典故

從前有一副拆字對聯,上聯爲:“鴻爲江邊鳥”,下聯是“蠶是天下蟲”。天蟲湊成蠶字。蠶是小青蟲,胖胖的身體,整天埋頭喫桑葉,過一個月左右蠶就作繭自縛其中,再經過一個月左右就化成飛蛾,人們藉以指使自己受困。

成語造句

他總是耍小聰明,結果卻因爲自己的那些小心思而陷入困境,真是作繭自縛。

成語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國家,這個國家的君主十分貪婪且自負。他不斷地擴張領土,試圖征服周邊的國家,以滿足自己的野心。 他頻繁地發動戰爭,使得百姓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國內的資源也被大量消耗用於軍事行動,而對民生的關注卻越來越少。百姓們怨聲載道,可君主卻不以爲然,依舊我行我素。 爲了支撐龐大的軍費開支,君主開始加重賦稅,這讓百姓們的負擔更加沉重。許多家庭因此陷入貧困,甚至有人因爲無法承受而背井離鄉。一些有識之士看到這種情況,紛紛向君主進諫,希望他能改變策略,關注國內的發展和百姓的福祉。然而,君主卻將這些忠言當作耳旁風,還認爲這些進諫的人是在挑戰他的權威。 他不但沒有反思自己的行爲,反而變本加厲地打壓那些反對他的聲音。他在朝廷中安插自己的親信,排除異己,使得整個國家的政治環境變得烏煙瘴氣。 隨着時間的推移,這個國家因爲長期的戰爭和內部矛盾,國力逐漸衰落。周邊的國家看到了機會,開始聯合起來對其進行反攻。此時,君主才如夢初醒,但已經爲時太晚。 他曾經的貪婪和自負就像是一根根細絲,將自己緊緊束縛,讓他無法掙脫。最終,這個國家在內外交困中走向了滅亡,而這位君主也爲自己的所作所爲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這正如同蠶兒吐絲作繭,本是爲了保護自己,卻沒想到最後反而將自己困在了其中。歷史上這樣的例子屢見不鮮,那些只追求眼前利益、不顧長遠後果的人,往往會陷入自己親手編織的困境,作繭自縛,無法自拔。這個故事也警示着後人,要保持清醒的頭腦,懂得權衡利弊,不可被一時的慾望衝昏頭腦,以免重蹈覆轍。

作繭自縛-成語圖片

作繭自縛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