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三暮四

成語拼音

zhāo sān mù sì

朝三暮四成語解釋

原指玩弄手法欺騙人。後用來比喻常常變卦,反覆無常。

典故出處

《莊子·齊物論》:“狙公賦芧,曰:‘朝三而暮四。’衆狙皆怒。曰:‘然則朝四而暮三。’衆狙皆悅。名實未虧而喜怒爲用,亦因是也。”

成語典故

戰國時代,宋國有一個養猴子的老人,他在家中的院子裏養了許多猴子。日子一久,這個老人和猴子竟然能溝通講話了。  這個老人每天早晚都分別給每隻猴子四顆栗子。幾年之後,老人的經濟越來越不充裕了,而猴子的數目卻越來越多,所以他就想把每天的栗子由八顆改爲七顆,於是他就和猴子們商量說:“從今天開始,我每天早上給你們三顆粟子,晚上還是照常給你們四顆栗子,不知道你們同不同意?”  猴子們聽了,都認爲早上怎麼少了一個?於是一個個就開始吱吱大叫,而且還到處跳來跳去,好像非常不願意似的。  老人一看到這個情形,連忙改口說:“那麼我早上給你們四顆,晚上再給你們三顆,這樣該可以了吧?”  猴子們聽了,以爲早上的粟子已經由三個變成四個,跟以前一樣,就高興地在地上翻滾起來。

成語造句

他對待工作總是朝三暮四,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導致事業一直沒有什麼起色。

成語故事

在很久以前,有一個宋國人養了一羣猴子。他非常喜愛這些猴子,對它們關懷備至,與它們相處得十分融洽。 隨着時間的推移,養猴子的費用越來越高,這個人的經濟狀況漸漸變得有些拮据。他不得不考慮減少猴子們的食物供應。於是,他來到猴子們居住的地方,對它們說:“從今天起,我給你們的橡實早上三顆,晚上四顆,這樣可以嗎?”猴子們聽了,都非常生氣,一個個上躥下跳,吵鬧不休,表示強烈的抗議。 看到猴子們如此激動,這個人又想了想,然後說:“那這樣吧,我改爲早上四顆,晚上三顆,如何?”猴子們一聽,以爲食物增加了,立刻轉怒爲喜,高興得手舞足蹈,在那裏歡呼雀躍。 其實,猴子們不知道,橡實的總數並沒有改變,只是分配的方式發生了變化。它們被表面的現象所迷惑,輕易地就改變了自己的態度。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到“朝三暮四”這個成語所蘊含的深刻道理。它原本用來比喻聰明人善於使用手段,愚笨的人不善於辨別事情,後來也常用來形容人的行爲反覆無常、變化多端。在歷史上,也有不少類似的例子。比如有些人爲了眼前的利益,頻繁地改變自己的立場和原則,就如同這些猴子一樣,被一些表面的東西所左右,缺乏堅定的信念和長遠的眼光。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應該警惕這種“朝三暮四”的行爲。無論是在工作還是生活中,我們都要有自己的目標和原則,不能輕易地被外界的誘惑所影響,更不能隨意地改變自己的方向。我們要學會透過現象看本質,保持清醒的頭腦和理性的判斷,不被一時的得失所迷惑,堅定地朝着自己的目標前進。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加穩健,取得更大的成就。同時,我們也要善於識別他人的“朝三暮四”,避免被那些反覆無常的人所傷害,保護好自己的利益和情感。總之,我們要從這個簡單而有趣的成語故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讓自己成爲一個有堅定信念、有長遠眼光的人。

朝三暮四-成語圖片

朝三暮四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