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章取義
成語拼音
- duàn zhāng qǔ yì
斷章取義成語解釋
- 斷:截斷;章:音樂一曲爲一章。指不顧全篇文章或談話的內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指引用與原意不符。
典故出處
- 《左傳·襄公二十八年》:“賦詩斷章,餘取所求焉。”
成語典故
- 春秋後期,崔杼和慶封殺死齊莊公,擁立齊景公杵舀。莊公的衛士盧薄癸和王何外逃他國。盧的弟弟盧薄弊悄悄取得慶封的信任,用計除掉崔杼一家,並把自己的妻子進獻給慶封,他找回盧薄癸及王何,成功殺死慶封一家爲莊公報仇。
成語造句
- 在討論問題時,有些人總是不全面瞭解情況就進行評判,這其實是斷章取義的做法,很容易得出錯誤的結論。
成語故事
- 在春秋時期,有一個諸侯國的大夫名叫崔杼。崔杼權勢很大,他因爲一些私人恩怨殺死了當時的國君齊莊公。
齊國的太史官如實記載了這件事,寫道:“崔杼弒其君。”崔杼知道後非常生氣,他要求太史官更改記錄,太史官堅決不肯,崔杼便怒而殺之。太史官的弟弟繼任後,依然堅持寫下“崔杼弒其君”,崔杼又殺了他。太史官的另一個弟弟繼續擔任太史官,面對崔杼的威脅,他還是毫不猶豫地寫下同樣的記載。崔杼無奈,只好放棄。
與此同時,另一個國家的史官南史氏,聽聞齊國太史官因爲如實記載而被殺,他擔心齊國的歷史會被歪曲,於是抱着竹簡急匆匆地趕往齊國,準備繼續記錄真實的歷史。在路上,南史氏得知齊國已經有太史官如實記錄了這件事,這才放心地返回。
這個故事充分展現了史官們堅守正義和史實的精神。然而,在後世,有些人卻常常會對歷史事件或他人的言論進行斷章取義,只選取其中對自己有利的部分來理解和傳播,完全不顧及事件的全貌和真實含義。
比如在一些爭論中,人們可能會截取對方話語中的隻言片語,脫離其原本的語境進行解讀,從而得出錯誤的結論,甚至歪曲對方的本意。這種斷章取義的行爲,不僅會導致誤解和衝突的產生,也會損害真相和公正。
我們應該從這些歷史故事中汲取教訓,在對待各種信息和觀點時,要有全面、客觀的態度,不能輕易地被斷章取義所誤導。要如同那些勇敢的太史官一樣,追求真實和完整,不被片面的解讀所左右。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理解世界,避免因爲錯誤的認知而做出不當的決策。同時,我們也應該尊重歷史,不隨意對歷史進行歪曲和篡改,讓後人能夠從真實的歷史中獲得智慧和啓示。正如古人所言:“以史爲鏡,可以知興替。”我們要正確地認識和運用歷史,而不是通過斷章取義來破壞歷史的價值和意義。
斷章取義-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