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而復失
成語拼音
- dé ér fù shī
得而復失成語解釋
- 復又,再。剛得到又失去了。
典故出處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九十六回孔明變色曰‘是何言也!得而復失,與不得同。公以此賀我,實足使我愧赧耳!’”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人生中常常會有這樣的經歷,原本以爲已經牢牢把握在手中的機會,卻因爲一時疏忽而得而復失。
成語故事
- 在歷史的長河中,有這樣一個故事。
戰國時期,有一個諸侯國名爲魏國。魏國的國君魏惠王一直渴望擴張領土,增強國家的實力。一次,魏惠王聽聞鄰國趙國擁有一塊肥沃且極具戰略意義的土地,他便心生貪念,決定出兵攻打趙國,企圖將那塊土地佔爲己有。
魏惠王派遣了大批精銳的軍隊出征,趙國面對魏國強大的軍事力量,一時難以抵擋,那塊土地很快就被魏國奪取。魏惠王爲此十分得意,認爲自己的國家得到了巨大的財富和優勢。
然而,趙國並不甘心失去這塊重要的土地,他們向其他諸侯國尋求援助。齊國在權衡利弊後,決定出兵幫助趙國。齊國的軍隊在名將孫臏的指揮下,運用巧妙的戰術,給魏國軍隊以沉重的打擊。
魏國軍隊在齊國的攻擊下節節敗退,之前好不容易奪取的土地又重新回到了趙國的手中。魏惠王眼睜睜地看着到手的土地得而復失,心中充滿了懊悔和無奈。
他反思自己的貪婪和冒進,明白了戰爭並非獲取利益的唯一途徑,有時候過度的野心反而會給自己和國家帶來災難。這次的經歷讓魏惠王深刻地認識到,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而忽視了長遠的後果。
就如《左傳》中所記載:“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魏惠王因爲沒有考慮周全,只一味追求眼前的土地,結果最終卻落得個得而復失的下場。這個故事也警示着後人,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要保持冷靜和理智,權衡利弊,不能因一時的衝動和貪婪而導致最終的失敗和損失。只有懂得取捨,目光長遠,才能真正地獲得長久的利益和成功。
得而復失-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