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山扛鼎

成语拼音

bá shān gāng dǐng

拔山扛鼎成语解释

扛:双手举起。拔起大山,举起重鼎。形容力气很大。

典故出处

《史记·项羽本纪》:“力能扛鼎,才气过人。”又:“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成语典故

秦朝末年,项羽少年时不喜欢读书写字,叔父项梁改教他击剑,他想学抵敌万人的本事,项梁教他兵法,他不肯认真钻研,但力气很大,能举起几百斤重的鼎。同刘邦争天下8年,最后被迫在垓下乌江边自刎,感慨自己“力拔山兮气盖世”。

成语造句

他力气极大,能够轻松搬起重物,简直有拔山扛鼎之力。

成语故事

在那遥远的楚汉相争时期,有一位威震天下的英雄人物,他就是项羽。 项羽自幼力大无穷,有着超乎常人的气魄和力量。据说他年少时,便能轻松举起沉重的铜鼎,令人惊叹不已。 随着时间的推移,项羽开始投身于乱世的纷争之中。他率领着自己的精锐部队,南征北战,屡立战功。在战场上,他勇猛无畏,以一当十,所到之处敌人皆闻风丧胆。 有一次,项羽的军队与敌军在旷野上遭遇。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项羽毫无惧色,他身先士卒,冲入敌阵。手中的长枪如游龙般舞动,杀得敌军丢盔卸甲。在激烈的战斗中,敌军中有一员猛将,力大如牛,手持巨斧,甚是嚣张。项羽见状,怒目圆睁,拍马向前,与那猛将交锋。两人你来我往,打得难解难分。但项羽凭借着自己强大的力量和精湛的武艺,渐渐占据了上风。最后,他猛然发力,竟将那猛将连人带斧高高举起,然后重重地摔在地上,当场击毙。经此一战,项羽“拔山扛鼎”之威名远扬,敌军听闻他的名字都胆战心惊。 然而,尽管项羽有着举世无双的武力,但他在政治和谋略上却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在与刘邦的争夺天下中,他逐渐陷入了困境。最终,在垓下之战中,项羽遭遇了惨败。四面楚歌响起,项羽的军队士气低落,纷纷溃散。但项羽依然保持着他的英雄气概,他带着少数亲信奋力突围。 尽管最终项羽未能成功扭转局势,但他的“拔山扛鼎”之勇和英雄气概却永远留在了历史的长河中。他的故事成为了后人传颂的经典,让人们感慨英雄的辉煌与悲壮。古往今来,人们在提及项羽时,无不赞叹他那无与伦比的力量和勇气,而“拔山扛鼎”这个成语也成为了形容力量强大的经典表述,流传千古。

拔山扛鼎-成语图片

拔山扛鼎成语图片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