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幟易幟

成語拼音

bá zhì yì zhì

拔幟易幟成語解釋

幟:旗幟;易:換。比喻推翻別人,自己佔有。

典故出處

《史記·淮陰候列傳》:“趙見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趙壁,拔趙幟,立漢赤幟。”

成語典故

韓信被劉邦拜爲大將後,率領漢軍攻佔了魏國和代國,接着又在張耳的協助下,帶了幾萬兵東下井陘,攻擊趙國。趙王和主將陳餘在井陘口聚集了二十萬大軍阻擋。  謀士李左軍建議陳餘拔給他三萬軍隊,從小路出發,出奇不意地截取漢軍的後勤裝備及糧食;而它的前軍抵達井陘時不與交戰。這樣的話,不到十天就可以取下韓信和張耳的頭顱。  陳餘是個讀書人,不愛使用詐謀奇計,認爲韓信的兵不過數千,經過千里行軍,巳非常疲憊,可以直接予以攻擊,因此沒有采納李左軍的計謀。  韓信手下的人探聽到這個消息後,十分高興,放心東下井陘,進軍到離井陘口三十里之處,韓信下令休息。半夜裏,他選出兩千名輕騎兵,讓他們每人拿着一面紅色旗幟,從小道來到井陘口山後隱蔽起來,同時對他們說:“我將另派一支軍隊與趙軍對壘,並假裝敗退。這樣,趙軍必定傾巢而出,前來追擊。你們乘此機會快速進入趙營,拔掉趙軍的旗幟,換上我們漢軍紅色的旗幟。”  接着,韓信又派出一支一萬人的軍隊,叫他們背水擺開陣勢。趙軍見漢軍排出兵法上最諱忌的背水之陣,都哈哈大笑,以爲漢軍自己斷了後路。  天剛亮,韓信指揮這一萬人的軍隊向井陘口進發,趙軍立即打開營門迎擊。戰了一段時間後,韓信、張耳命漢兵丟掉旗鼓,向水邊退去。漢兵退到水邊陣地,再也無法後退,只得拼死作戰。  這時,隱蔽在山後的兩千漢兵,趁趙營無人守衛,快速衝進趙營,飛快地拔掉趙軍旗幟,換上漢軍紅色的旗幟。而在水邊作戰的趙兵,因遇到背水一戰的漢兵的頑強抵抗,無法取勝,想返回營地,卻見那裏全是漢軍的紅旗,以爲趙王已被漢兵抓住,頓時軍心大亂,各自逃命。接着,漢軍兩面夾擊趙軍,結果主將陳餘被殺,趙王被活捉。

成語造句

在這場激烈的商業競爭中,新崛起的公司運用巧妙的策略,成功地實現了拔幟易幟,取代了原本行業巨頭的地位。

成語故事

在楚漢相爭的歷史舞臺上,曾上演過一場驚心動魄的智謀較量。 那時候,劉邦和項羽的軍隊在戰場上激烈交鋒。劉邦手下有一位智勇雙全的大將韓信。有一次,韓信奉命攻打趙國。趙國的兵力遠遠多於韓信所率領的軍隊,但韓信並沒有絲毫畏懼。 韓信仔細分析了戰場形勢,想出了一個絕妙的計策。他先派出一支輕騎兵,趁着夜色悄悄地繞到趙軍營地的後方,將趙軍的旗幟全部拔掉,然後換上了漢軍的旗幟。 第二天,當趙軍一覺醒來,發現自己營地周圍竟然都是漢軍的旗幟,頓時驚慌失措。士兵們心中開始懷疑自己是否已經被漢軍包圍,士氣瞬間低落下來。而此時,韓信率領主力部隊發起了猛烈的攻擊。趙軍在慌亂之中完全失去了方寸,陣腳大亂。 韓信巧妙地利用了心理戰,讓趙軍陷入了混亂。他引經據典,借鑑了歷史上許多以少勝多、以智取勝的戰役經驗。在這場戰鬥中,“拔幟易幟”這一策略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最終,韓信成功地擊敗了趙軍,取得了一場輝煌的勝利。這一戰不僅展現了韓信卓越的軍事才能,也讓“拔幟易幟”這個成語流傳千古。 “拔幟易幟”的故事告訴我們,在面對困難和強敵時,智慧和謀略往往能夠起到決定性的作用。有時候,一個巧妙的計策可以打破看似無法改變的局面,就如同韓信以少勝多,憑藉着奇思妙想改變了戰爭的走向。這個成語也成爲了後世人們在軍事、政治、商業等領域中借鑑和思考的經典案例,提醒着人們要善於運用智慧和策略來應對各種挑戰。

拔幟易幟-成語圖片

拔幟易幟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