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識時務

成語拼音

bù shí shí wù

不識時務成語解釋

時務:當前的形勢和潮流。指不認識當前重要的事態和時代的潮流。現也指待人接物不知趣。

典故出處

《後漢書·張霸傳》:“鄧騭當朝貴盛,聞霸名行,欲與結交,霸逡巡不答。衆人笑其不識時務。”

成語典故

東漢末年,名士孔融恃才傲物,經常譏諷、反對曹操。他寫信嘲笑曹操攻打烏恆、平定邊鎮之亂;寫文反對曹操提出的禁酒尚儉的生活作風。曹操很惱火,又因爲孔融名氣較大,不便下手處罰他。後來曹操當上漢獻帝大將軍及丞相,實際操縱了中央政權。孔融不滿於曹操的篡位,又百般反對。曹操終於藉故將孔融滿門抄斬。東漢的荀悅在編著《漢記》時,稱孔融的行爲“不識時務”。

成語造句

他總是固執己見,不懂得根據實際情況改變自己的想法和行爲,簡直就是不識時務。

成語故事

在東漢末年,有一個名叫張霸的人,他自幼聰慧好學,博覽羣書,成年後便在當地小有名氣。 當時,朝政混亂,外戚與宦官交替專權,社會動盪不安。許多有識之士都對這種狀況深感憂慮,試圖尋找改變的途徑。張霸也不例外,他心繫天下,渴望能爲國家和百姓做些事情。 有一次,張霸的一位好友前來拜訪他,這位好友在朝中爲官,深知官場的黑暗與複雜。好友勸張霸不要輕易涉足仕途,說如今的局勢混亂,貿然行動可能會給自己帶來危險。然而,張霸卻不以爲然,他認爲自己有才華有能力,應該爲國家效力,改變這種糟糕的局面。 不久後,張霸毅然投身仕途,憑藉着自己的學識和能力,很快在官場上嶄露頭角。但他過於直率的性格和急於改變現狀的想法,讓他在官場中樹敵不少。一些官員爲了維護自己的利益,時常排擠和打壓他。 隨着時間的推移,局勢變得更加惡劣。張霸的一些改革建議不僅沒有被採納,反而遭到了強烈的反對。他感到非常困惑和失落,不明白爲什麼自己的一片赤誠之心卻得不到理解和支持。 此時,一位智者找到張霸,對他說:“你呀,真是不識時務。如今的局勢豈是你一人之力可以改變的?你應該審時度勢,暫且忍耐,等待合適的時機再行動。”張霸聽後,陷入了沉思。 他開始反思自己的行爲,意識到自己確實有些操之過急,沒有充分考慮到當時的實際情況。然而,他的心中依然充滿了不甘,他不願意就這樣放棄自己的理想和抱負。 最終,張霸還是因爲堅持自己的主張,得罪了太多權貴,被排擠出了官場。他這才明白,在那樣一個混亂的時代,不識時務地盲目行動,只會給自己帶來不幸。但他也沒有因此而氣餒,而是選擇回到家鄉,繼續潛心學問,等待着未來的轉機。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張霸的故事也成爲了後人引以爲戒的範例。它告訴我們,在面對複雜的局勢時,我們要有清醒的認識和準確的判斷,不能盲目行動,否則就可能會像張霸一樣,因爲不識時務而遭遇挫折。同時,我們也要保持堅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即使遭遇失敗,也不能輕易放棄自己的追求。

不識時務-成語圖片

不識時務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