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池學書
成語拼音
- lín chí xué shū
臨池學書成語解釋
- 臨:靠近,挨着;池:硯池;書:書法。指刻苦練習書法。
典故出處
- 《後漢書·張芝傳》:“尤好草書,學崔、杜之法,家之衣帛,必書而後練。臨池學書,水爲之黑。”
成語典故
- 晉代大書法家王羲之讓兒子王獻之從小學習練字。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王獻之寫“大”字讓父親檢查,父親在字上加上一點成爲“太”,他跑去問母親,母親告訴他只有一點纔是真功夫。於是王獻之守在家裏18個大水缸邊練習寫字。
成語造句
- 他自幼勤奮刻苦,每天花費大量時間臨池學書,最終練就了一手漂亮的書法。
成語故事
- 在東漢末年,有一個名叫張芝的年輕人,他自幼就對書法藝術有着濃厚的興趣和極高的天賦。
張芝出生在一個書香世家,家中收藏了許多珍貴的書法作品。他常常沉浸在這些書法佳作中,仔細揣摩其中的筆法和神韻。隨着年齡的增長,張芝對書法的熱愛愈發強烈,他開始四處拜訪名師,虛心求教,不斷提升自己的書法技藝。
爲了能夠專心練習書法,張芝常常獨自來到庭院中的水池邊。他在池邊擺上一張桌子,鋪上紙,拿起筆,便開始全神貫注地書寫起來。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無論嚴寒酷暑,張芝從未間斷過自己的練習。
由於長時間在水池邊寫字,張芝的衣服常常被池水濺溼,但他毫不在意。他的心中只有對書法的執着追求和熱愛。隨着時間的推移,張芝的書法技藝日益精湛,他的字獨具風格,筆勢流暢,神采飛揚。
張芝的書法作品開始在當地流傳開來,人們對他的書法讚不絕口。許多人紛紛效仿他,來到水池邊練習書法,希望能夠像他一樣取得卓越的成就。
有一次,一位著名的書法家路過張芝的家鄉,聽聞了張芝的書法名聲,特意前來拜訪。當他看到張芝在水池邊專心致志地書寫時,不禁被他的專注和執着所打動。這位書法家仔細欣賞了張芝的作品後,讚歎不已,對張芝說:“你的書法已達到了極高的境界,將來必成大器。”
張芝並沒有因爲他人的讚揚而驕傲自滿,他依然堅持不懈地在水池邊臨池學書。他深知書法藝術永無止境,只有不斷努力,才能不斷超越自己。
在張芝的影響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視書法藝術,書法在當時成爲了一種風尚。而張芝也因其卓越的書法成就和對書法藝術的執着追求,成爲了後人敬仰的書法大師。
時光流轉,張芝臨池學書的故事被人們傳頌不衰。他的精神激勵着無數的書法愛好者,讓他們明白只有通過不懈的努力和執着的追求,才能在藝術的道路上取得成功。臨池學書這個成語也由此而來,用來形容刻苦練習書法,以及爲了追求某種技藝或學問而堅持不懈的精神。在歷史的長河中,張芝的名字如同璀璨的星辰,閃耀着永恆的光輝,他的書法作品成爲了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中的瑰寶。
臨池學書-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