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山真面
成語拼音
- lú shān zhēn miàn
廬山真面成語解釋
- 廬山:山名,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比喻事物的真相或本來面目。
典故出處
- 清·楊倫《序》:“所謂萬丈光焰化作百重雲霧者,自非摧陷廓清,不見廬山真面。”
成語典故
- 廬山因周武王時期高人匡俗結廬而居而得名,它三面臨江,山勢十分雄偉,山清水秀,風景奇麗。它臨江靠水,山上煙霧縹緲,人們很難看清它的真實面貌。蘇軾寫《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成語造句
- 一定要走近去觀察,才能看清事物的廬山真面,而不是僅憑表面現象就輕易下結論。
成語故事
- 在北宋時期,有一位名叫蘇軾的文學家和書畫家。他才華橫溢,性格豁達。
有一次,蘇軾被貶謫到了江州。江州有一座聞名遐邇的廬山,蘇軾自然不會錯過遊覽這座名山的機會。他興致勃勃地走進廬山,立刻被那奇峯峻嶺、飛泉流瀑、古木參天的景象所吸引。
蘇軾在山中漫步,一路欣賞着大自然的美景。隨着他深入廬山,他發現每一處景色都各有獨特之處,從不同的角度看去,廬山呈現出完全不同的風貌。他驚歎於廬山的變幻莫測和神祕莫測。
在遊覽的過程中,蘇軾不禁想起了人們對廬山的種種描述和評價,但他發現這些都無法真正完整地展現廬山的真實面貌。他意識到,人們往往只是根據自己片面的觀察和了解,就對事物妄下定論,而真正的廬山真面目卻隱藏在這複雜多變的景象之後。
蘇軾感慨萬千,回到住處後,揮筆寫下了一首著名的詩:“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這首詩深刻地表達了他對廬山的感悟,也揭示了一個深刻的道理:要全面、客觀地認識事物,不能被表象所迷惑,只有跳出侷限,從更高的角度去觀察和思考,才能真正看清事物的本質。
“廬山真面”這個成語也由此而來,它提醒着人們在面對各種人和事時,不要輕易被表面現象所矇蔽,要努力去探尋其內在的真實情況,避免片面和狹隘的認知。就如同蘇軾在廬山的經歷一樣,只有真正深入其中,用心去體會和感悟,才能揭示出那隱藏在背後的廬山真面目。歷史上,許多人因爲不能識得廬山真面而做出錯誤的判斷和決策,而那些能夠保持清醒頭腦、善於全面分析的人,往往能夠在複雜的局勢中把握正確的方向。所以,我們應當以“廬山真面”的故事爲鑑,不斷提升自己的認知能力和思維水平,以更加準確地認識和理解這個世界。
廬山真面-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