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山真面目
成語拼音
- lú shāng zhēn miàn mù
廬山真面目成語解釋
- 比喻事物的真相或人的本來面目。
典故出處
- 宋·蘇軾《題西林壁》詩:“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成語典故
- 廬山因周武王時期高人匡俗結廬而居而得名,它三面臨江,山勢十分雄偉,山清水秀,風景奇麗。它臨江靠水,山上煙霧縹緲,人們很難看清它的真實面貌。蘇軾寫《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成語造句
- 要想看清這件事情的本質,必須要經過深入調查和分析,否則很難見到它的廬山真面目。
成語故事
- 在北宋時期,有一位名叫蘇軾的文學家和官員。蘇軾一生經歷豐富,他的才華橫溢在當時可謂是家喻戶曉。
有一次,蘇軾被貶謫到了廬山。廬山的秀麗風光讓他沉醉其中,他盡情地遊覽着山間的美景。然而,在遊覽的過程中,蘇軾發現,儘管他已經看到了許多美麗的景色,但廬山似乎總是有着一層神祕的面紗,讓他難以看清其真正的全貌。
有一天,蘇軾在山間漫步時,遇到了一位當地的老樵夫。蘇軾便與老樵夫攀談起來,詢問他關於廬山的種種。老樵夫笑着對蘇軾說:“先生,這廬山啊,可真是複雜多變,從不同的角度看,都有不一樣的景色呢。”蘇軾聽後,心中有所感悟。
他回想自己這些天在廬山的經歷,確實如此,每一處景色從不同的位置去看,都會呈現出不同的模樣。他意識到,自己之前所看到的廬山,僅僅只是它的一部分,而廬山真正的面目,其實隱藏在那無盡的變化之中。
蘇軾回到住處後,思緒萬千,他想起了自己的人生經歷,又何嘗不是如同這廬山一般。有時候,自己所看到的、所理解的,也只是事情的一個片面,而真正的本質卻常常被忽略。於是,他揮筆寫下了一首詩:“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這句“不識廬山真面目”便成爲了一個經典的成語,用來形容人們由於身處其中,難以全面、客觀地認識事物的本來面目。就如同歷史上許多的事件和人物一樣,我們往往只能從有限的記載和觀點中去了解他們,而真正的全貌可能遠比我們所知道的複雜得多。
在歷史的長河中,有許多這樣的例子。比如一些歷史人物,他們的行爲和決策在當時可能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而我們後人在評價他們時,如果僅僅依據片面的資料,就很容易產生誤解。我們需要像蘇軾一樣,保持一顆思考和探索的心,努力去揭開那層神祕的面紗,以更接近事物的“廬山真面目”。
而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常常會遇到類似的情況。我們對他人的看法、對事情的判斷,可能都只是基於自己有限的視角和經驗。只有不斷地拓寬自己的視野,多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我們才能夠更加準確地認識世界,避免被表象所迷惑,真正看清事物的本質。
“廬山真面目”這個成語,不僅僅是對廬山景色的一種描繪,更是對人類認知侷限的一種提醒,讓我們在探索世界和追求真理的道路上,始終保持謙遜和警惕。
廬山真面目-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