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釋貫通
成語拼音
- róng shì guàn tōng
融釋貫通成語解釋
- 把各方面的知識和道理融化匯合,得到全面透徹的理解。
典故出處
- 清·戴名世《〈讀易質疑〉序》世苟有通學古之士,潛心冥會,融釋貫通,其於程朱繼志述事,能補其所未及,是亦程朱之功臣也。”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學習不能只靠死記硬背,要能夠舉一反三,做到融釋貫通,才能真正掌握知識的精髓。
成語故事
- 在古代的學問之林中,有一位名叫李逸的年輕學者。他出生於一個書香門第,自幼便對各種經典書籍充滿了濃厚的興趣。
李逸年少時,便展現出了非凡的聰慧和勤奮。他日夜苦讀,試圖理解那些深奧的典籍中所蘊含的道理。然而,隨着他所學知識的增多,他卻陷入了一種困惑之中。
各種學說和理論在他的腦海中交織碰撞,猶如一團亂麻,讓他感到無比的迷茫。他發現,自己雖然積累了大量的知識,但這些知識卻像是孤立的島嶼,彼此之間缺乏聯繫。
有一天,李逸偶然間遇到了一位隱世的大儒。他向這位大儒傾訴了自己的苦惱。大儒微笑着告訴他:“學問之道,貴在融會貫通,而非孤立地記憶和理解。”
李逸聽後,若有所思。他開始重新審視自己所學的一切,嘗試着尋找其中的內在聯繫。
他將儒家的仁愛思想與墨家的兼愛學說相對比,發現雖然兩者在表述和側重點上有所不同,但都強調了對他人的關愛和尊重。他又將法家的法治觀念與道家的無爲而治進行融合思考,領悟到在不同的情境下,合理的治理方式需要靈活運用。
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李逸終於能夠將所學的各種知識、理論和思想融釋貫通。他不再被單一的觀點所束縛,而是能夠以全面、綜合的視角去分析問題。
當地方上遇到了一起復雜的糾紛時,衆人都束手無策。李逸運用他融釋貫通的智慧,綜合考慮了各方的利益和情理,提出了一個令所有人都滿意的解決方案。
他的名聲逐漸傳播開來,成爲了衆人敬仰的學者。許多年輕人慕名而來,向他請教學問之道。李逸總是不厭其煩地告訴他們:“學問如同一座龐大的寶庫,只有將其中的珍寶相互連接,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才能真正發揮其價值。”
李逸的故事在後世流傳開來,激勵着一代又一代的學子努力追求融釋貫通的境界,不斷探索知識的真諦。
融釋貫通-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