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鱗請劍
成語拼音
- pī lín qǐng jiàn
批鱗請劍成語解釋
- 指敢於直言犯上請斬鉅奸。
典故出處
- 漢成帝時,槐裏令朱雲以“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上書請賜尚方斬馬劍斬佞臣安昌侯張禹(成帝師)以厲其餘。成帝大怒,曰:“小臣居下訕上,廷辱師傅,罪死不赦。”事見《漢書·朱雲傳》。
成語典故
- 漢成帝時期,成帝的老師安昌侯張禹恃寵而驕,橫行霸道,朝中大臣們敢怒不敢言。槐黔朱雲上書漢成帝要求賜尚方寶劍斬佞臣張禹以正朝綱。成帝大怒說:“小臣居下訕上,廷辱師傅,罪死不赦。”。
成語造句
- 古代有許多忠義之士,爲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不惜冒死批鱗請劍,直言進諫。
成語故事
- 在古代的朝堂之上,常常上演着各種驚心動魄的故事。
曾有一位忠臣名叫張猛,他所處的時代,朝政漸趨混亂,奸佞當道,百姓生活困苦不堪。張猛心懷天下,一心想要爲國家和人民做出一番改變。
當時的朝堂被一些權臣把控,他們爲了私利不擇手段,肆意欺壓百姓,甚至枉顧國法。張猛看在眼裏,急在心中,他多次上書進諫,直言不諱地指出這些權臣的種種惡行,希望皇帝能夠採取措施,整肅朝綱。然而,皇帝卻被奸臣的花言巧語所迷惑,對張猛的進諫並未予以足夠的重視。
面對這樣的局面,張猛並沒有氣餒。他深知,若要真正改變現狀,必須要採取更爲激烈的行動。於是,在一次朝會上,張猛當着滿朝文武的面,毫不畏懼地再次直言批判那些權臣,言辭激烈,猶如利劍般犀利。他的舉動震驚了朝堂,也讓那些權臣們對他恨之入骨。
但張猛毫不退縮,他甚至請求皇帝賜予他一把劍,表明他願意爲了正義和真理,不惜一切代價,與那些奸臣們抗爭到底。他的行爲就如同批鱗請劍一般,展現出了無比的勇氣和堅定的信念。
張猛的舉動雖然沒有立刻改變局面,但他的精神卻感染了許多有識之士。他們也紛紛站出來,支持張猛,一同爲國家的未來而努力。儘管在這個過程中,張猛遭遇了無數的困難和挫折,甚至還面臨着生命危險,但他始終堅守着自己的信念。
然而,奸臣們終究不會放過他。他們勾結起來,設計陷害張猛,最終導致張猛被罷官流放。但即使在流放的途中,張猛依然心繫國家和人民,他堅信正義終將戰勝邪惡。
後來,隨着時間的推移,皇帝終於認清了那些奸臣的真面目,開始反思自己的行爲。他想起了張猛曾經的直言進諫和批鱗請劍的勇氣,心中充滿了愧疚。於是,皇帝下令召回張猛,並重新啓用他,讓他繼續爲國家效力。
張猛的故事成爲了後世的佳話,他的批鱗請劍精神激勵着無數的人。在歷史的長河中,像張猛這樣的忠臣義士還有很多,他們用自己的行動詮釋着對國家和人民的忠誠與擔當,他們的事蹟永遠被人們銘記和傳頌。他們的存在,讓我們看到了正義的力量,也讓我們堅信,無論何時何地,只要有人敢於挺身而出,敢於批鱗請劍,那麼光明終將戰勝黑暗。
批鱗請劍-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