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策,走是上計

成語拼音

sān shí liù cè,zǒu shì shàng jì

三十六策,走是上計成語解釋

指事情已經到了無可奈何的地步,沒有別的好辦法,只能出走了事

典故出處

《南齊書·王敬則傳》:“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計,汝父子唯應急走耳。”

成語典故

南北朝時期,齊明帝暴病而死,王敬則倉卒在東面起義,朝廷十分震驚。東昏侯在東宮召集手下密議反叛,派人登樓觀察,看到徵虜亭發生火災,說王敬則來了,假裝要走。有人告訴王敬則,王敬則譏笑檀道濟父子逃走不負責任。

成語造句

面對複雜的局勢,他覺得無法應對,於是決定三十六策,走是上計,先離開這個地方再說。

成語故事

在古代的一個動盪時期,有一位名叫李明的謀士。他生活在一個諸侯紛爭、戰亂頻繁的時代。 當時,李明所在的國家正面臨着強大鄰國的威脅。鄰國的軍隊兵強馬壯,氣勢洶洶地逼近邊境。國王心急如焚,召集大臣們商議對策。許多大臣都主張正面迎戰,以彰顯國家的威嚴。然而,李明卻有着不同的看法。 他仔細分析了敵我雙方的形勢,深知以目前國家的實力,與強敵正面交鋒無疑是以卵擊石。在一次朝堂上的激烈爭論中,李明站出來說道:“陛下,如今局勢危急,我們不能盲目行動。鄰國實力強大,我們不可貿然迎戰,此刻應另尋他法。”國王皺着眉頭問:“那依你之見,該當如何?”李明沉思片刻後說道:“依臣之見,三十六策,走是上計。我們應暫時避開敵人的鋒芒,保存實力,等待時機。” 此言一出,朝堂上頓時一片譁然,許多大臣紛紛指責李明膽小怯懦。但李明不爲所動,他引經據典道:“昔日越王勾踐,面對強大的吳國,選擇臥薪嚐膽,忍辱負重,最終得以報仇雪恥。我們現在的撤退並非是畏懼,而是爲了將來更好地反擊。”國王聽了李明的話,心中有所觸動。 最終,國王採納了李明的建議,下令軍隊撤退,放棄一些城池,帶領百姓轉移到安全的地方。鄰國軍隊順利佔領了一些空城,但卻沒有遇到實質性的抵抗,也無法徹底消滅李明所在的國家。 在撤退的過程中,李明積極協助國王組織百姓,安撫民心。同時,他也在暗中觀察着鄰國的動向,尋找着反擊的機會。 經過一段時間的休整和等待,鄰國軍隊因爲戰線過長,補給出現了問題,士兵們也開始疲憊不堪。李明敏銳地察覺到了這一變化,他立刻向國王進言:“陛下,時機已到,現在正是我們反擊的絕佳時機。”國王欣然同意。 於是,李明帶領着國家的軍隊悄悄迂迴到鄰國軍隊的後方,發起了突然襲擊。鄰國軍隊措手不及,陷入了混亂之中。李明所在的國家軍隊奮勇殺敵,一舉擊潰了鄰國軍隊,收復了失地。 這場戰爭的勝利,讓李明聲名遠揚。人們開始明白,有時候看似逃避的策略,實則是一種明智之舉。正如三十六策中所說的“走是上計”,在恰當的時候選擇撤退,並非是懦弱,而是爲了更好地保存實力,等待有利時機的到來。李明的智慧和謀略也成爲了後世人們傳頌的佳話,讓人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三十六策,走是上計”這一成語的深意。

三十六策,走是上計-成語圖片

三十六策,走是上計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