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鎰稱銖

成語拼音

yǐ yì chēng zhū

以鎰稱銖成語解釋

用鎰同銖相比,表示力量處於絕對優勢。

典故出處

《孫子·形》故勝兵若以鎰稱銖,敗兵若以銖稱鎰。”王皙注言銖、鎰者,以明輕重之至也。”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在這場商業競爭中,甲方實力雄厚,乙方相對弱小,雙方的差距猶如以鎰稱銖,乙方明顯處於劣勢。

成語故事

在戰國時期,各國紛爭不斷,局勢變幻莫測。 當時,秦國逐漸崛起,展現出了強大的軍事實力和政治謀略。而在東方,齊國也是一個實力不容小覷的大國。 秦國的商鞅變法之後,國力日益強盛,軍隊訓練有素,裝備精良。他們的戰略規劃嚴謹而高效,將領們善於洞察戰局,把握時機。 在一次秦齊的交鋒中,齊國原本自信滿滿,認爲憑藉自己的兵力和資源足以與秦國一較高下。然而,他們卻忽略了秦國在軍事準備和戰略佈局上的優勢。 秦國的將領們在戰前進行了詳細的情報收集和分析,對齊國的軍隊部署、糧草儲備等情況瞭如指掌。他們精心策劃,將自己的兵力和資源進行了合理的調配。 當戰爭打響,秦國的軍隊如同精密的機器一般,有序地展開攻擊。他們的陣法嚴密,士兵們配合默契,士氣高昂。而齊國的軍隊雖然人數衆多,但在指揮和協同方面卻顯得混亂不堪。 秦國以其強大的實力和出色的戰略,對齊國形成了壓倒性的優勢。這就如同用大秤去稱量小的東西,勝負從一開始就已經註定。 最終,秦國大獲全勝,齊國遭受了慘重的損失。這場戰爭讓各國都深刻認識到,秦國的強大已經難以抗衡。 “以鎰稱銖”這個成語,在此戰中體現得淋漓盡致。它告訴我們,在面對競爭和挑戰時,充分準備,積累強大的實力,並善於運用策略,才能在關鍵時刻取得勝利,就像秦國以絕對的優勢戰勝齊國一樣。 而那些盲目自信,不注重自身實力提升和戰略規劃的,往往會遭受失敗的命運。

以鎰稱銖-成語圖片

以鎰稱銖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