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逸擊勞
成語拼音
- yǐ yì jī láo
以逸擊勞成語解釋
- 用充分養息的軍隊攻擊疲勞的敵人。
典故出處
- 《漢書·趙充國傳》今罕羌欲爲敦煌、酒泉寇,飭兵馬,練戰士,以須其至,坐得致敵之術,以逸擊勞,取勝之道也。”
成語典故
- 敬業畏直搗江都,必將邀我中路,吾今乘勝進,又以逸擊勞,破之必矣!★《新唐書·魏元忠傳》
成語造句
- 在這場戰役中,我方養精蓄銳,做好了充分的準備,等待時機成熟,便能以逸擊勞,一舉獲勝。
成語故事
- 在古代的戰爭歲月裏,有兩個諸侯國,分別是衛國和魯國。衛國國力強盛,兵強馬壯;魯國則相對弱小,資源匱乏。
這一年,衛國野心勃勃,企圖擴張領土,將目光瞄準了魯國。衛國的君王派遣了一支精銳之師,浩浩蕩蕩地向魯國進發。魯國的朝堂上,大臣們人心惶惶,紛紛商討應對之策。
其中有一位名叫子墨的將軍,他智勇雙全,在魯國頗具威望。子墨深知衛國軍隊長途跋涉而來,雖然氣勢洶洶,但必定疲憊不堪。而魯國的軍隊以逸待勞,可以充分利用地理優勢和充足的補給,給予衛國軍隊致命一擊。
子墨向魯國君王進言道:“陛下,衛國軍隊此番前來,路途遙遠,人困馬乏。而我們在本土作戰,熟悉地形,糧草充足。我們應當避免與其正面交鋒,而是堅守城池,消耗他們的士氣和精力。待他們疲憊不堪之時,再出城迎戰,必能取勝。”魯國君王採納了子墨的建議,下令緊閉城門,加強防禦。
衛國軍隊抵達魯國城下,見魯國緊閉城門,不肯出戰,便多次叫陣挑釁。但魯國軍隊不爲所動,堅守不出。時日一久,衛國軍隊的士氣逐漸低落,加之長途行軍帶來的疲勞,士兵們開始心生怨言。
子墨將軍密切關注着衛國軍隊的一舉一動,他發現衛國軍隊的紀律開始鬆散,士兵們的精神狀態也大不如前。他認爲時機已到,便向魯國君王請求出戰。魯國君王應允。
魯國軍隊打開城門,如猛虎下山般衝向衛國軍隊。此時的衛國軍隊毫無防備,被魯國軍隊打得措手不及。魯國士兵們個個奮勇殺敵,以逸擊勞,展現出了強大的戰鬥力。
衛國軍隊節節敗退,最終狼狽而逃。魯國憑藉着子墨將軍的智慧和策略,成功保衛了自己的國家。
這一戰,成爲了歷史上以逸擊勞的經典戰例。它告訴後人,在面對強敵時,不必驚慌失措,只要善於運用智慧和策略,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就能夠戰勝困難,取得勝利。
以逸擊勞-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