錙銖較量

成語拼音

zī zhū jiào liàng

錙銖較量成語解釋

指對很少的錢或很小的事,都十分計較。

典故出處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四況你學業日進,發達有時,何苦錙銖較量,討人便宜怎的。”

成語典故

些須銀色小事,何必錙銖較量。★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十一回

成語造句

他在生意場上從不馬虎,哪怕是極小的利益分配,也會認真對待,絕不像有些人那樣錙銖較量。

成語故事

在古代的一個小鎮上,生活着兩位商人,一位叫李福,一位叫王貴。他們都經營着布匹生意,店鋪相鄰,競爭頗爲激烈。 起初,兩人的生意規模相差無幾,關係也算融洽,時常一起交流生意經。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市場的需求逐漸發生變化,兩人爲了爭奪更多的客源,開始暗暗較勁。 王貴心思縝密,善於觀察市場動態,總能搶先一步引進新的布匹款式,因此吸引了不少顧客。李福見此情形,心中焦急,開始在價格上做文章,試圖以低價策略來挽回顧客。 有一次,一位外地的客商前來批量採購布匹。王貴和李福都敏銳地察覺到這是一個難得的大生意,於是紛紛使出渾身解數,想要拿下這筆訂單。王貴給出了一個相對合理的價格,並且承諾提供優質的售後服務。而李福爲了擊敗王貴,竟然在價格上一降再降,甚至到了幾乎沒有利潤的地步。 王貴見李福如此不顧一切,心中不滿,指責李福破壞市場規矩。李福卻不以爲然,認爲生意場上就是要錙銖較量,能賺一分是一分。最終,李福以極低的價格拿下了這筆訂單,但由於利潤微薄,他不得不在布匹的質量上偷工減料,結果導致客商收到貨物後極爲不滿,不僅拒絕再次合作,還在同行中散佈了李福店鋪的不良口碑。 而王貴雖然失去了這筆訂單,卻依然堅守着品質和信譽。他的店鋪逐漸贏得了更多顧客的信賴,生意越來越紅火。李福則因爲那次的錙銖較量,失去了長久的利益,店鋪的生意逐漸冷清。 回顧歷史,我們能看到許多類似的例子。比如在戰國時期,秦國商鞅變法,重視農業生產,獎勵耕織,按軍功授予爵位和田宅。而其他諸侯國,有的爲了眼前的一點利益,與秦國錙銖較量,互相攻伐,最終導致國力衰退。而秦國則憑藉着長遠的戰略眼光和堅定的改革決心,逐漸強大起來,最終統一了六國。 在商業活動中,錙銖較量或許能在短期內獲得一些小利,但從長遠來看,只有注重品質、信譽和合作,才能贏得真正的成功。

錙銖較量-成語圖片

錙銖較量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