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魏救趙
成語拼音
- wéi wèi jiù zhào
圍魏救趙成語解釋
- 原指戰國時齊軍用圍攻魏國的方法,迫使魏國撤回攻趙部隊而使趙國得救。後指襲擊敵人後方的據點以迫使進攻之敵撤退的戰術。
典故出處
- 《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成語典故
- 戰國時,魏將龐涓率軍圍攻趙國都城邯鄲。趙求救於齊,齊王命田忌、孫臏率軍往救。孫臏認爲魏軍主力在趙國,內部空虛,就帶兵攻打魏國都城大梁,因而,魏軍不得不從邯鄲撤軍,回救本國,路經桂陵要隘,又遭齊兵截擊,幾乎全軍覆沒。這個典故是指採用包抄敵人的後方來迫使它撤兵的戰術。 公元前354年,魏國軍隊圍趙國都城邯鄲,雙方戰守年餘,趙衰魏疲。這時,齊國應趙國的求救,派田忌爲將,孫臏爲軍師,率兵八萬救趙。攻擊方向選在哪裏?起初,田忌準備直趨邯鄲。孫臏認爲,要解開紛亂的絲線,不能用手強拉硬扯,要排解別人打架,不能直接參與去打。派兵解圍,要避實就虛,擊中要害。他向田忌建議說,現在魏國精銳部隊都集中在趙國,內部空虛,我們如帶兵向魏國折都城大梁猛插進去,佔據它的交通要道,襲擊它空虛的地方,向魏國的國都大梁(今河南開封)進軍,它必然放下趙國回師自救,齊軍乘其疲憊,在預先選好的作戰地區桂陵迎敵于歸途,魏軍大敗,趙國之圍遂解。孫臏用圍攻魏國的辦法來解救趙國的危困,這在我國曆史上是一個很有名折戰例,被後來的軍事家們列爲 叄十六計中的重要一計。圍魏救趙這一避實就虛的戰法爲歷代軍事家所欣賞,至今仍有其生命力.。
成語造句
- 齊國的軍隊採取了巧妙的策略,直接進攻魏國來解救趙國,這正是典型的圍魏救趙之計。
成語故事
- 在戰國時期,魏國是一個實力較爲強大的諸侯國。有一次,魏國出兵攻打趙國,一路勢如破竹,很快就包圍了趙國的都城邯鄲。趙國危在旦夕,急忙向齊國求救。
齊國的國君齊威王經過深思熟慮,決定派遣大將田忌和軍師孫臏率領軍隊前去救援趙國。田忌原本打算直接率軍奔赴邯鄲,與魏軍正面交戰,以解趙國之圍。但孫臏卻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孫臏對田忌說:“魏國的精銳部隊都在攻打趙國,國內必然空虛。我們不如直接進攻魏國的都城大梁,魏軍必定會回師救援,這樣趙國之圍自然就解除了。”田忌聽後,覺得這個計策十分巧妙,於是就採納了孫臏的建議。
齊軍迅速向魏國進軍,一路上勢不可擋。魏軍得知齊軍進攻大梁的消息後,果然如孫臏所料,急忙從趙國撤軍回援。而孫臏早已算準魏軍的行軍路線,在魏軍必經之路上設下了埋伏。當魏軍經過時,齊軍突然殺出,打得魏軍措手不及。
魏軍在匆忙回援的過程中,疲憊不堪,又遭遇了齊軍的伏擊,頓時陣腳大亂,損失慘重。而趙國也趁着魏軍撤退的機會,成功地解除了邯鄲之圍。
這就是著名的“圍魏救趙”之計。這個故事充分展現了孫臏的卓越軍事智慧和戰略眼光。他不按常理出牌,巧妙地避開了與魏軍的正面衝突,而是通過攻打魏國的弱點,達到了解救趙國的目的。
在歷史上,類似“圍魏救趙”這樣的戰略智慧屢見不鮮。比如在楚漢相爭時期,韓信也曾運用類似的策略,取得了許多重要的勝利。這種以迂爲直、以柔克剛的戰略思想,對後世的軍事和政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圍魏救趙”這個成語也由此流傳下來,成爲了人們在面對複雜問題時,善於尋找關鍵、巧妙解決問題的一種象徵。它提醒着我們,在解決困難時,不要一味地蠻幹,而要學會靈活應變,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找到最有效的解決辦法。
圍魏救趙-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