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錯就改
成語拼音
- zhī cuò jiù gǎi
知錯就改成語解釋
- 知道自己錯了就立即改正
典故出處
- 王朔《劉慧芳》:“我這人缺點很多,知錯就改便是其中之一。”
成語典故
- 尚書令左雄曾推薦冀州刺史周舉爲尚書,又推薦冀州刺史馮直爲將帥。馮直因分贓而犯法。周舉因此上書彈劾左雄。左雄不解,就問周舉爲何要這樣。周舉列舉出趙宣子支持韓厥殺自己的僕人的例子。左雄立即知錯就改,原諒了周舉。
成語造句
- 他雖然犯了錯誤,但是能夠及時認識到自己的問題,並且做到了知錯就改,這種品質值得大家學習。
成語故事
- 在古代的一個國度裏,有一位年輕的官員叫李明。
李明出身名門,憑藉家族的勢力順利進入官場。起初,他滿懷壯志,一心想要做出一番成績。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他在官場的一些不良風氣影響下,逐漸迷失了自我。他開始利用職權爲自己謀取私利,對於一些不正當的行爲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有一次,城中發生了一起嚴重的案件。一位富商被人誣陷,面臨牢獄之災。李明負責審理此案,他明知富商是被冤枉的,但在賄賂面前,他選擇了沉默,最終富商含冤入獄。
這件事引起了城中百姓的極大不滿,一些有識之士紛紛上書指責李明的不公。李明的老師得知此事後,親自找到他,痛心疾首地對他說:“你如今的所作所爲,違背了爲官的根本原則,你難道不知道這樣下去會帶來怎樣的後果嗎?”李明聽後,心中一陣懊悔。
他開始反思自己的行爲,意識到自己已經走上了一條錯誤的道路。經過一番痛苦的掙扎,李明決定改過自新。他重新審視每一個案件,公正地處理,對於那些曾經的錯誤,他盡力去彌補。
他主動爲那位富商平反,還其清白,並對自己的受賄行爲進行了深刻的懺悔。同時,他開始整頓官場的不良風氣,嚴厲打擊貪污腐敗。
在他的努力下,城中的秩序逐漸恢復正常,百姓對他的態度也從怨恨轉爲敬佩。李明深知自己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他堅定地沿着改過自新的道路前行。
時光荏苒,李明的事蹟傳遍了整個國度。人們稱讚他知錯就改的勇氣和決心,他也成爲了官員們學習的榜樣。後來,這個國度在衆多像李明這樣知錯就改、一心爲民的官員努力下,變得繁榮昌盛。
正如古人云:“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李明的故事告訴我們,犯錯並不可怕,只要我們有勇氣面對錯誤,有決心改正錯誤,我們依然可以成爲對社會有價值的人,依然可以書寫屬於自己的輝煌篇章。
知錯就改-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