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難而退
成語拼音
- zhī nán ér tuì
知難而退成語解釋
- 原指作戰要見機而行,不要做實際上無法辦到的事。後泛指知道事情困難就後退。
典故出處
- 《左傳·宣公十二年》:“見可而行,知難而退,軍之善政也。”
成語典故
- 春秋時期,晉國和楚國爲爭奪霸權相互進行戰爭,鄭國處於他們之間,他依附晉國,楚國就派兵征服它。晉國聽說楚國出兵就派荀林父、士會、先榖等率軍討伐楚國,聽到他們已經結盟,士會同意荀林父知難而退的做法,先榖不同意造成兵敗。
成語造句
- 在追求夢想的道路上,我們不能知難而退,而應勇往直前,努力克服一切困難。
成語故事
- 在春秋時期,有一個國家名爲鄭國。鄭國雖然不是最強大的諸侯國,但也有着自己的地位和影響力。
當時鄭國的國君鄭莊公是一位有智慧和謀略的君主。有一次,鄭國面臨着來自周邊強國的威脅。這個強國氣勢洶洶地準備攻打鄭國,企圖擴張自己的領土。
鄭莊公在得知這個消息後,立即召集大臣們商議對策。大臣們有的主張全力抵抗,與敵國拼個你死我活;有的則認爲鄭國實力不如對方,不如暫且避讓,等待更好的時機。鄭莊公心中明白,這場戰爭將會十分艱難,如果盲目迎戰,可能會給鄭國帶來巨大的災難。
經過深思熟慮,鄭莊公決定採取知難而退的策略。他下令軍隊有序地撤退,避免與強敵正面衝突。同時,他積極開展外交活動,與其他諸侯國建立聯盟,以增強鄭國的實力和影響力。
在撤退的過程中,鄭國的百姓們雖然有些不解,但他們依然聽從國君的命令。鄭莊公向百姓們解釋說:“如今敵強我弱,我們若強行迎戰,只會讓大家陷入危險之中。我們暫且退避,保存實力,等待時機成熟,再作打算。”百姓們也逐漸理解了國君的苦衷。
隨着時間的推移,敵國由於戰線拉長,補給困難,內部也出現了一些矛盾。而鄭國在鄭莊公的領導下,通過與其他諸侯國的合作,實力逐漸增強。
終於,鄭莊公認爲時機已到,他果斷地率領鄭國軍隊發起反擊。此時的鄭國軍隊士氣高昂,戰鬥力大增。而敵國因爲之前的種種問題,早已疲憊不堪。鄭國軍隊在戰場上勢如破竹,一舉擊敗了敵國,成功地保衛了自己的國家。
鄭莊公的知難而退策略,不僅避免了鄭國在實力不足時遭受重大損失,還爲後來的勝利奠定了基礎。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面對困難和強大的敵人時,不要一味地蠻幹,而是要審時度勢,懂得知難而退,積蓄力量,等待合適的時機再採取行動。正如《孫子兵法》中所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只有充分了解自己和敵人的情況,才能做出明智的決策,從而在複雜的局勢中取得最終的勝利。
知難而退-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