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赵帜易汉帜
成语拼音
- bá zhào zhì yì hàn zhì
拔赵帜易汉帜成语解释
- 用以比喻偷换取胜或战胜、胜利之典。
典故出处
- 据《史记·淮阴侯列传》载,“信(韩信)所出奇兵二千骑,共候赵空壁逐利,则驰入赵壁,皆拔赵旗,立汉赤帜二千。”赵军进击不能胜,欲回营,见营中尽是汉军赤帜,大惊,“以为汉皆已得赵王将矣”,于是溃不成军,终于
成语典故
- 西汉初年,韩信率汉军攻打赵军,即将到达井陉口,先挑选轻骑2000人,人持一红色旗帜,抄小路埋伏在赵营附近,接着背水列阵引诱赵军。赵军倾巢而出,汉军佯败而退,先前埋伏的士兵冲进赵军营中挂上汉军红旗,赵军因此大败。
成语造句
- 在这场激烈的商业竞争中,他成功地运用策略,做到了拔赵帜易汉帜,将原本属于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一举夺到了自己手中。
成语故事
- 在秦末汉初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发生了许多惊心动魄的故事。
当时,项羽和刘邦为争夺天下展开了激烈的角逐。刘邦手下有一位足智多谋的将领叫韩信。有一次,韩信奉命攻打赵国。赵军凭借着有利的地形和坚固的防线,与汉军展开了殊死搏斗。
韩信深知正面强攻难以取胜,于是他心生一计。他派出一支奇兵绕到赵军的后方,将赵军的旗帜全部拔掉,换上了汉军的旗帜。当赵军在战场上鏖战正酣时,突然发现自己身后的旗帜不知何时变成了汉军的旗帜。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赵军士兵们大惊失色,他们以为自己的营地已经被汉军占领,顿时军心大乱。
韩信趁机率领汉军主力发起了猛烈的进攻,赵军在惊慌失措中节节败退,最终全线崩溃。这一战,韩信凭借着“拔赵帜易汉帜”的巧妙计策,成功地击败了强大的赵军,为刘邦的霸业立下了赫赫战功。
正如《史记》中所记载的那样,韩信此计展现出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和过人的智慧。这一成语也由此流传下来,成为了形容用一种势力取代另一种势力,或者在竞争中巧妙地改变局面的经典表达。在历史的长河中,无数的事例都验证了这种策略的重要性和影响力。无论是在战争中还是在其他领域的竞争中,善于运用智慧和谋略,出其不意地改变局面,往往能够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功。而“拔赵帜易汉帜”这个成语,也将永远铭记着韩信那精彩绝伦的军事智慧和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拔赵帜易汉帜-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