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佚待劳

成语拼音

yǐ yì dài láo

以佚待劳成语解释

多指作战时采取守势,养精蓄锐,让敌人来攻,然后乘其疲劳,战而胜之。

典故出处

《孙子·军争》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

成语典故

成语造句

在这场商业竞争中,我们要做好充分准备,合理布局,以便能够以佚待劳,轻松应对对手的挑战。

成语故事

在古代的战场上,战略与战术的运用往往决定着战争的胜负。 话说在战国时期,有两个诸侯国,分别是甲国和乙国。甲国兵强马壮,其君主野心勃勃,企图扩张领土,将弱小的乙国纳入版图。 乙国君主深知甲国的强大,明白正面交锋胜算渺茫。于是,他召集了国内的谋臣将领,共同商议应对之策。其中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将提出了“以佚待劳”的策略。 乙国君主采纳了这个建议,开始积极筹备防御工事。他们加固城墙,储备充足的粮草和武器。同时,训练士兵,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和应变能力,但却按兵不动,没有主动出击。 甲国的军队浩浩荡荡地向乙国进发,一路上士气高昂,以为能够轻松取胜。然而,当他们抵达乙国城下时,却发现乙国城池坚固,防守严密。 甲国军队多次发起进攻,但都被乙国顽强地抵御住了。由于长途跋涉,甲国士兵们疲惫不堪,士气逐渐低落。 而乙国的士兵们则以逸待劳,养精蓄锐,时刻保持着高度的警惕和战斗状态。 经过一段时间的僵持,甲国军队的粮草供应出现了问题,后方的补给线也受到了骚扰。此时,乙国看准时机,派出一支精锐部队,突然出城袭击甲国军队的后方。甲国军队阵脚大乱,陷入了混乱之中。 乙国军队乘胜追击,一举击败了甲国的入侵。这场战役成为了以佚待劳战术的经典范例,也让乙国得以在强敌面前保卫了自己的家园和人民。 在历史的长河中,以佚待劳的策略被多次运用。例如三国时期,诸葛亮北伐曹魏,司马懿采取坚守不出的策略,以逸待劳,最终使得诸葛亮无功而返。这种策略强调在面对强敌时,不急于正面交锋,而是通过保存自己的实力,等待敌人疲惫、出现破绽时再给予致命一击。它体现了一种智慧和耐心,是战争中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之一。

以佚待劳-成语图片

以佚待劳成语图片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