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道揚鑣

成語拼音

fēn dào yáng biāo

分道揚鑣成語解釋

分路而行。比喻目標不同,各走各的路或各幹各的事。

典故出處

《魏書·河間公齊傳》:“洛陽我之豐沛,自應分路揚鑣。自今以後,可分路而行。”

成語典故

出處:《北史 魏諸宗室 河間公齊傳》高祖曰:“洛陽,我之豐、沛,自應分道揚鑣。自今以後,可分路而行。”釋義:“揚鑣”,舉鞭驅馬前進。分路前進,比喻各奔前程,各幹各的事。故事:在南北朝的時候,北魏有一個名叫元齊的人,他很有才能,屢建功勳。皇帝非常敬重他,封他爲河間公。元齊有一個兒子叫元志。他聰慧過人,飽讀詩書,是一個有才華但又很驕傲的年輕人。孝文帝很賞識他,任命他爲洛陽令。不久以後,孝文帝採取了御史中尉李彪的建議,從山西平城搬遷到洛陽建都。這樣一來,洛陽令成了“京兆尹”。在洛陽,元志仗着自己的才能,對朝廷中某些學問不高的達官貴族,往往表示輕視。有一次,元志出外遊玩,正巧李彪的馬車從對面飛快地駛來。照理,元志官職比李彪小,應該給李彪讓路,但他一向看不起李彪,偏不讓路。李彪見他這樣目中無人,當衆責問元志:“我是御史中尉,官職比你大多了,你爲什麼不給我讓路?”元志並不買李彪的帳,說:“我是洛陽的地方官,你在我眼中,不過是洛陽的一個住戶,哪裏有地方官給住戶讓路的道理呢?”他們兩個互不相讓,爭吵起來了。於是他們來到孝文帝那裏評理。李彪說,他是“御史中尉”,洛陽的一個地方官怎敢同他對抗,居然不肯讓道。元志說,他是國都所在地的長官,住在洛陽的人都編他主管的戶籍裏,他怎麼同普通的地方官一樣向一個御史中尉讓道?孝文帝聽他們的爭論,覺得各有各的道理,不能訓斥他們中的任何一個,便笑着說:“洛陽是我的京城。我聽了,感到你們各有各的道理。我認爲你們可以分開走,各走各的,不就行嗎?”。

成語造句

他們曾經志同道合,一起爲夢想努力奮鬥,然而最終卻因爲理念不同而分道揚鑣。

成語故事

在南北朝時期,有一個叫元志的人,他自幼聰慧,才華出衆,很受皇帝的器重。 有一次,元志外出公幹,在途中遇到了一個名叫李彪的官員。這李彪也是個有能力的人,但他和元志在一些事情上的看法和處理方式卻截然不同。兩人相遇後,便一同前行。在途中,他們針對一些政務問題展開了討論。然而,由於兩人的觀點和理念相差甚遠,誰也無法說服誰,爭論逐漸變得激烈起來。 元志認爲自己的想法和做法纔是正確的,而李彪則堅持自己的觀點。他們互不相讓,矛盾越來越深。最後,當他們來到一個岔路口時,元志憤怒地對李彪說:“我們從此分道揚鑣,各走各的路,再也不要一起共事了!”說罷,便頭也不回地走上了其中一條道路。 李彪看着元志離去的背影,心中也滿是無奈和氣憤。從此,他們真的如同元志所說的那樣,各自按照自己的方式去行事,再也沒有合作過。 “分道揚鑣”這個成語便由此而來,它形象地描述了人們在道路上分開,各自走不同的方向,比喻因目標不同或意見不合等原因而各奔前程或各幹各的事情。在歷史的長河中,我們可以看到許多這樣的例子。比如在政治舞臺上,不同的派別和勢力常常因爲利益和理念的差異而分道揚鑣;在學術領域,不同的學派也可能因爲研究方法和觀點的不同而各自發展。但正是這種多樣性和分歧,推動了社會的進步和發展,讓人們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解決問題。 然而,分道揚鑣並不意味着完全的對立和隔絕。在很多情況下,不同的道路和選擇也可以相互借鑑和學習。儘管元志和李彪選擇了不同的方向,但他們的經歷和經驗都可以爲後人提供寶貴的啓示。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應該以開放的心態看待與他人的分歧,在堅持自己立場的同時,尊重他人的選擇,共同爲實現更好的未來而努力。這樣,即使我們在某些時候分道揚鑣,也能在各自的道路上綻放出屬於自己的光彩。

分道揚鑣-成語圖片

分道揚鑣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