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刘邦的15个成语

关于刘邦的15个成语

以下是一些与刘邦相关的成语:刘邦是汉朝的开国皇帝,他的经历和事迹衍生出了许多成语,这些成语体现了他的智慧、谋略、勇气等特质。

暗度陈仓

成語拼音

àn dù chén cāng

成語解釋

指正面迷惑敌人,而从侧翼进行突然袭击。亦比喻暗中进行活动。陈仓,古县名,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为通向汉中的交通孔道。

典故出處

《史记·高祖本纪》:“……项王使卒三万人从,楚与诸侯之慕从者数万人,从杜南入蚀中。去辄烧绝栈道,以备诸侯盗兵袭之,亦示项羽无东意……八月,汉王用韩信之计,从故道还,袭雍王章邯。邯迎击汉陈仓,雍兵败,…

成語典故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是古代战争史上的著名成功战例。  秦朝末年,政治腐败,群雄并起,纷纷反秦。刘邦的部队首先进入关中,攻进咸阳。势力强大的项羽进入关中后,逼迫刘邦退出关中。鸿门宴上,刘邦险些丧命。刘邦此次脱险后,只得率部退驻汉中。为了麻痹项羽,刘邦退走时,将汉中通往关中的栈道全部烧毁,表示不再返回关中。其实刘邦一天也没有忘记一定要击败项羽,争夺天下。公元前206年,已逐步强大起来的刘邦,派大将军韩信出兵东征。出征之前,韩信派了许多士兵去修复已被烧毁的栈道,摆出要从原路杀回的架势。关中守军闻讯,密切注视修复栈道的进展情况,并派主力部队在这条路线各个关日要塞加紧防范,阻拦汉军进攻。  韩信“明修栈道”的行动,果然奏效,由于吸引了敌军注意力,把敌军的主力引诱到了栈道一线,韩信立即派大军绕道到陈仓(今陕西宝鸡县东)发动突然袭击,一举打败章邯,平定三秦,为刘邦统一中原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

成語造句

他表面上不动声色,实际上却在暗中筹划,准备暗度陈仓,实现自己的计划。

成語故事

在楚汉相争时期,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被迫前往汉中。汉中地势险要,但刘邦的将士们大多来自东方,他们渴望回到故乡,对身处汉中感到十分不满。 刘邦深知此时不宜与项羽正面冲突,他采用了谋士张良的计策,烧毁了从汉中进入关中的栈道,向项羽表明自己没有东进的意图,以此来麻痹项羽。 然而,刘邦的心中一直有着东进争夺天下的志向。他暗中派遣韩信训练士卒,积极筹备东进之事。 韩信仔细分析局势后,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暗度陈仓。陈仓是进入关中的重要通道,虽然表面上看起来难以突破,但韩信发现了一条鲜为人知的小道,可以绕过陈仓的正面防线。 在一个夜晚,韩信带领着精锐部队悄悄出发,沿着那条小道秘密行军。当他们迂回到陈仓背后时,守关的敌军完全没有预料到。韩信指挥部队迅速发动攻击,一举突破了陈仓防线。 此时,关中的敌军还沉浸在刘邦不会东进的假象之中,被韩信的突然袭击打得措手不及。刘邦的军队势如破竹,迅速占领了大片地区。 《史记·高祖本纪》中记载了这一重要事件,“正月,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王梁、楚地九郡,都彭城。负约,更立沛公为汉王,王巴、蜀、汉中,都南郑。汉王之国,项王使卒三万人从,楚与诸侯之慕从者数万人,从杜南入蚀中。去辄烧绝栈道,以备诸侯盗兵袭之,亦示项羽无东意。至南郑,诸将及士卒多道亡归,士卒皆歌思东归。韩信说汉王曰:‘项羽王诸将之有功者,而王独居南郑,是迁也。军吏士卒皆山东之人也,日夜跂而望归,及其锋而用之,可以有大功。天下已定,人皆自宁,不可复用。不如决策东乡,争权天下。’汉王从之,乃遂行。” 刘邦通过暗度陈仓这一妙计,成功地打破了项羽对他的封锁,为争夺天下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此后,刘邦的势力逐渐壮大,与项羽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争霸之战。暗度陈仓这个成语也由此流传下来,用来形容暗中进行活动,达到某种目的。在历史的长河中,它成为了智慧和谋略的象征,提醒着后人在面对困境时要善于寻找机会,运用巧妙的策略来实现自己的目标。

拔帜易帜

成語拼音

bá zhì yì zhì

成語解釋

帜:旗帜;易:换。比喻推翻别人,自己占有。

典故出處

《史记·淮阴候列传》:“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赵壁,拔赵帜,立汉赤帜。”

成語典故

韩信被刘邦拜为大将后,率领汉军攻占了魏国和代国,接着又在张耳的协助下,带了几万兵东下井陉,攻击赵国。赵王和主将陈馀在井陉口聚集了二十万大军阻挡。  谋士李左军建议陈馀拔给他三万军队,从小路出发,出奇不意地截取汉军的后勤装备及粮食;而它的前军抵达井陉时不与交战。这样的话,不到十天就可以取下韩信和张耳的头颅。  陈馀是个读书人,不爱使用诈谋奇计,认为韩信的兵不过数千,经过千里行军,巳非常疲惫,可以直接予以攻击,因此没有采纳李左军的计谋。  韩信手下的人探听到这个消息后,十分高兴,放心东下井陉,进军到离井陉口三十里之处,韩信下令休息。半夜里,他选出两千名轻骑兵,让他们每人拿着一面红色旗帜,从小道来到井陉口山后隐蔽起来,同时对他们说:“我将另派一支军队与赵军对垒,并假装败退。这样,赵军必定倾巢而出,前来追击。你们乘此机会快速进入赵营,拔掉赵军的旗帜,换上我们汉军红色的旗帜。”  接着,韩信又派出一支一万人的军队,叫他们背水摆开阵势。赵军见汉军排出兵法上最讳忌的背水之阵,都哈哈大笑,以为汉军自己断了后路。  天刚亮,韩信指挥这一万人的军队向井陉口进发,赵军立即打开营门迎击。战了一段时间后,韩信、张耳命汉兵丢掉旗鼓,向水边退去。汉兵退到水边阵地,再也无法后退,只得拼死作战。  这时,隐蔽在山后的两千汉兵,趁赵营无人守卫,快速冲进赵营,飞快地拔掉赵军旗帜,换上汉军红色的旗帜。而在水边作战的赵兵,因遇到背水一战的汉兵的顽强抵抗,无法取胜,想返回营地,却见那里全是汉军的红旗,以为赵王已被汉兵抓住,顿时军心大乱,各自逃命。接着,汉军两面夹击赵军,结果主将陈馀被杀,赵王被活捉。

成語造句

在这场激烈的商业竞争中,新崛起的公司运用巧妙的策略,成功地实现了拔帜易帜,取代了原本行业巨头的地位。

成語故事

在楚汉相争的历史舞台上,曾上演过一场惊心动魄的智谋较量。 那时候,刘邦和项羽的军队在战场上激烈交锋。刘邦手下有一位智勇双全的大将韩信。有一次,韩信奉命攻打赵国。赵国的兵力远远多于韩信所率领的军队,但韩信并没有丝毫畏惧。 韩信仔细分析了战场形势,想出了一个绝妙的计策。他先派出一支轻骑兵,趁着夜色悄悄地绕到赵军营地的后方,将赵军的旗帜全部拔掉,然后换上了汉军的旗帜。 第二天,当赵军一觉醒来,发现自己营地周围竟然都是汉军的旗帜,顿时惊慌失措。士兵们心中开始怀疑自己是否已经被汉军包围,士气瞬间低落下来。而此时,韩信率领主力部队发起了猛烈的攻击。赵军在慌乱之中完全失去了方寸,阵脚大乱。 韩信巧妙地利用了心理战,让赵军陷入了混乱。他引经据典,借鉴了历史上许多以少胜多、以智取胜的战役经验。在这场战斗中,“拔帜易帜”这一策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最终,韩信成功地击败了赵军,取得了一场辉煌的胜利。这一战不仅展现了韩信卓越的军事才能,也让“拔帜易帜”这个成语流传千古。 “拔帜易帜”的故事告诉我们,在面对困难和强敌时,智慧和谋略往往能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有时候,一个巧妙的计策可以打破看似无法改变的局面,就如同韩信以少胜多,凭借着奇思妙想改变了战争的走向。这个成语也成为了后世人们在军事、政治、商业等领域中借鉴和思考的经典案例,提醒着人们要善于运用智慧和策略来应对各种挑战。

背水一战

成語拼音

bèi shuǐ yī zhàn

成語解釋

背水:背向水,表示没有退路。比喻与敌人决一死战。

典故出處

《史记·淮阴侯列传》:“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赵军望见而大笑。”

成語典故

楚汉相争的时候,刘邦命手下大将韩信领兵攻打赵国。赵王带了二十万大军在太行山的井陉关迎击。  当时,韩信只带了一万二千人马。为了打败赵军,他将一万人驻扎在河边列了一个背水阵。另外派两千轻骑潜伏在赵军军营周围。交战后,赵营二十万大军向河边的一万汉军杀来。汉军面临大敌,后无退路,只能拼死奋战。这是潜伏的那两千士兵乘虚攻进赵营。赵军遭到前后夹击,很快被韩信打败。 战后有人问韩信:“背水列阵乃兵家大忌,将军为何明知故犯?”韩信笑着说:“置之死地而后生,这也是兵书上有记载的呀。”。

成語造句

在这场关键的比赛中,他们已经没有退路,只能背水一战,全力以赴去争取胜利。

成語故事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场惊心动魄的战役,充分展现了“背水一战”的精神与力量。 那是在楚汉相争的时期,刘邦命韩信率军攻打赵国。当时,赵国集结了大量兵力,准备迎击韩信的军队。韩信深知这场战斗的艰难,但他没有退缩。 韩信带领军队一路前行,在距离井陉口三十里的地方停下安营扎寨。半夜时分,他挑选了两千名轻骑兵,每人手持一面红旗,悄悄地从小路迂回到赵军营地的侧后方埋伏起来。韩信嘱咐他们说:“等明天我军和赵军交战时,赵军倾巢而出,你们就迅速冲进赵军营地,拔掉赵军的旗帜,插上我们的红旗。” 第二天拂晓,韩信带领一万多人马,开出营寨,背靠大河摆开了阵势。赵军看到韩信背水列阵,都哈哈大笑,认为韩信不懂兵法,竟然把军队置于绝境。他们倾巢而出,向韩信的军队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韩信的军队拼死抵抗,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就在赵军全力进攻的时候,埋伏在赵军营地后方的两千名轻骑兵按照韩信的指示,迅速冲进赵军营地,拔掉了赵军的旗帜,插上了汉军的红旗。赵军久攻不下,准备退回营地时,却发现营地中到处都是汉军的旗帜,以为汉军已经占领了他们的营地,顿时大乱。 韩信趁机率领军队发起反攻,赵军在混乱中无法组织有效的抵抗,纷纷溃败。最终,韩信取得了这场战役的胜利。 这场背水一战,充分体现了韩信的卓越军事才能和非凡勇气。他敢于打破常规,在看似绝境的情况下,通过巧妙的布局和策略,激发了士兵们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决心和勇气,从而实现了以少胜多的奇迹。这一战也成为了历史上的经典战役,让“背水一战”这个成语流传千古,激励着后人在面对困难和绝境时,要有勇往直前、拼死一搏的精神,或许就能迎来意想不到的转机和胜利。

多多益善

成語拼音

duō duō yì shàn

成語解釋

益:更加。越多越好。

典故出處

《史记·淮阴侯列传》:“臣多多益善耳。”

成語典故

刘邦称帝后,韩信被刘邦封为楚王,不久,刘邦接到密告,说韩信接纳了项羽的旧部钟离昧,准备谋反。于是,他采用谋士陈平的计策,假称自己准备巡游云梦泽,要诸侯前往陈地相会。韩信知道后,杀了钟离昧来到陈地见刘邦,刘邦便下令将韩信逮捕。押回洛阳。回到洛阳后,刘邦知道韩信并没谋反的事,又想起他过去的战功,便把他贬为淮阴侯。韩信心中十分不满;但也无可奈何。刘邦知道韩信的心思,有一天把韩信召进宫中闲谈,要他评论 一下朝中各个将领的才能,韩信一一说了。当然,那些人都不在韩信 的眼中。刘邦听了,便笑着问他:“依你看来,像我能带多少人马?”“陛下能带十万。”韩信回答。 刘邦又问:“那你呢?”“对我来说,当然越多越好!”刘邦笑着说:“你带兵多多益善,怎么会被我逮住呢?” 韩信知道自己说错了话,忙掩饰说:“陛下虽然带兵不多,但有驾驭将领的能力啊!” 刘邦见韩信降为淮阴侯后仍这么狂妄,心中很不高兴。  后来,刘邦再次出征,刘邦的妻子吕后终于设计杀害了韩信。

成語造句

给灾区捐款捐物这件事,自然是多多益善,这样能帮助更多的人渡过难关。

成語故事

在楚汉相争的历史舞台上,有两位杰出的人物,刘邦和韩信。 韩信起初在项羽麾下,却未受重用,后来转投刘邦,在萧何的极力推荐下,被刘邦拜为大将。韩信有着卓越的军事才能,他为刘邦屡立战功,帮助刘邦逐步扩大势力范围。 有一次,刘邦与韩信谈论各位将领的才能。刘邦问道:“像我这样的,能带多少兵?”韩信直言不讳地说:“陛下能带十万兵。”刘邦又问:“那你呢?”韩信自信地回答:“我嘛,自然是越多越好,多多益善。”刘邦不禁笑了起来,说:“既然你这么厉害,为什么还被我所用呢?”韩信立刻恭敬地说:“陛下不善于带兵,但却善于统领将领,这正是我为陛下所用的原因。而且陛下的能力是天生的,不是一般人所能企及的。”刘邦听后,十分满意。 在楚汉战争的关键时刻,韩信率领大军在战场上所向披靡。他灵活运用战术,以少胜多,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胜利。他的军事智慧和卓越指挥才能,使得他的军队不断壮大,为刘邦最终夺取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韩信的“多多益善”不仅仅体现在他对带兵数量的自信上,更体现在他对军事战略和战术的深刻理解与运用。他善于根据不同的战场形势和敌军特点,制定出最合适的作战方案。他的军事才能和勇气,使得他成为了那个时代最为耀眼的军事将领之一。 然而,尽管韩信为刘邦立下了汗马功劳,但他的结局却令人唏嘘。在刘邦建立汉朝后,对韩信等功臣产生了猜忌。最终,韩信被吕后设计杀害。 韩信的故事成为了历史长河中的一段传奇,他的“多多益善”也成为了人们津津乐道的成语。这个成语不仅仅是对韩信军事才能的一种赞美,更是提醒人们,在面对各种挑战和机遇时,要有足够的能力和信心去应对,要不断提升自己,追求更高的目标和成就。同时,韩信的命运也警示着后人,在功成名就之时,要懂得审时度势,保持谦逊和谨慎,以免招来不必要的灾祸。

分一杯羹

成語拼音

fēn yī bēi gēng

成語解釋

羹:肉汁。分给我一杯肉汁。指分享利益

典故出處

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成語典故

楚汉相争时期,项羽担心长期对峙下去对他不利,于是抓了刘邦的父亲,扬言刘邦不投降就杀了他父亲炖成肉羹吃,刘邦听说后说我们两人是结拜兄弟,我的父亲也是你的父亲,如果杀了的话就分一杯羹给他。项羽听从项伯的劝告没有动手杀人。

成語造句

在利益面前,每个人都想分一杯羹,这是人之常情。

成語故事

在楚汉相争的历史长河中,曾发生过这样一个故事。 刘邦和项羽在争夺天下的过程中,互不相让,战争频繁。有一次,项羽抓住了刘邦的父亲刘太公和妻子吕雉。项羽心想,或许可以利用这两个人来要挟刘邦,让他屈服。 于是,项羽派人传话给刘邦,说:“如今你父亲在我手中,你若不速速投降,我就把你父亲煮了。”刘邦听后,心中虽有担忧,但他深知不能被项羽牵着鼻子走。他镇定地回复道:“当初我与你曾一起侍奉义帝,约为兄弟,那么我的父亲也就是你的父亲。你如果一定要煮了你的父亲,那就请分我一杯羹吧。” 刘邦的这番话让项羽始料未及,他原本以为用刘太公可以让刘邦就范,没想到刘邦如此强硬和机智。项羽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他若真的煮了刘太公,就会背负千古骂名;若就此罢手,又显得自己的威胁毫无作用。 此时,项羽的叔父项伯站出来劝说道:“天下事还未可知,况且为了争夺天下而不顾亲情道义,会遭人唾弃。刘邦既然如此说,我们不如先留着刘太公,以观后变。”项羽最终听取了项伯的建议,没有对刘太公下手。 刘邦的“分一杯羹”之语,展现了他在关键时刻的冷静和果断。他明白项羽的目的是要扰乱他的心神,让他在战争中犯错。而刘邦以一种看似无情的回应,成功地化解了项羽的计谋。 这段历史故事也成为了“分一杯羹”这个成语的由来。它常用来形容在利益或机会面前,要求分享一份的情况。刘邦在这场争斗中的表现,不仅体现了他的政治智慧,也反映了那个时代争夺天下的残酷与复杂。后来,刘邦凭借着自己的谋略和坚韧不拔的意志,逐渐占据了优势,最终击败项羽,建立了大汉王朝。而“分一杯羹”的故事也流传了下来,成为人们在谈论历史和人性时常常提及的典故。

高阳酒徒

成語拼音

gāo yáng jiǔ tú

成語解釋

高阳:古乡名,在今河南杞县西南。秦末郦其食即此乡人,对刘邦自称“高阳酒徒”。用以指嗜酒而放荡不羁的人。

典故出處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走!复入言沛公,吾高阳酒徒也,非儒人也。”

成語典故

高阳酒徒郦食其(音义基),陈留高阳人(今河南杞县西南),为汉高祖刘邦的谋士。少有壮志,喜读书,家贫落魄,无以为衣食业。嗜酒,后来只好充当看管门户的监门吏。县中官府和贤豪,都不敢任用,皆称之为狂生。他坚信不移等待时机。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打起“伐无道,除暴秦”的旗帜,于是天下群雄起而响应。时有项梁起兵会稽,刘邦起兵于沛,起义风暴席卷全国。陈胜、项梁等起义军路过高阳,皆为郦生鄙视,认为都是些鼠目寸光之辈,不能听大度之言的人。惟独沛公刘邦,“嫚易人,有大略,此真吾所愿从游”!于是,他自荐于沛公。  沛公刘邦,字季,为人仁而爱人,不爱生产劳动,喜施舍,意豁如也,常有大度。壮年为泗水亭长,是一个地方有名的无赖。他好酒及好色,常醉卧于酒家,又是一个地地道道的酒徒,幸醉酒为吕公所识,以女吕后为妻;因醉酒而斩白蛇,得名自负,起兵反秦。公元前207年(二世三年),沛公引兵西,相遇强盗出身的彭越起义军,遂共同攻打秦军,战不利。后攻昌邑不下,乃西过高阳为郦食其所识,当为“大人长者”以求见。  一天,刘邦正坐在床上,有两个女人为他洗脚。忽报乡里有位儒生求见,此人年以六十有余,身高八尺,人都称他为狂生,自称非狂。刘邦一向轻视儒生,过去见到儒生,常以儒生帽子当尿盆,以污辱儒生。今天忽听有儒生求见,盛怒之下,叫人谢绝接见,并说:“我以天下大事为重,没有时间接见儒人。”在外等候已久的郦食其听罢,立即“瞋目案剑叱使者曰:走复入言沛公,吾高阳酒徒也,非儒人也!”使者忙报之,刘邦一听自称高阳酒徒,来者不善,慌忙连脚都来不及擦,‘据足杖矛’曰:‘请入!’郦食其入内,见沛公长揖不拜曰:“你不是想要诛暴秦,为什么还这样傲慢对待长者?你是想助秦攻诸侯呢?还是率领诸侯破秦呢?”此时,刘邦不知所措,辍洗起衣,忙请食其上坐,谢罪曰:“过去听人说先生的容貌,今天见面才知先生的来意!”并问其计?这位高阳酒徒曰:“足下起瓦合之卒,收散乱之兵,不满万人,欲以径入强秦,此所谓探虎口者也。夫陈留,天下之冲,四通五达之郊也。今其城中,又多积粟。臣知其令,今请使令下足下,即不听,足下举兵攻之,臣为内应”。大事可成矣。  于是刘邦接受郦食其的建议,决定先攻占陈地,并派遣郦食其为内应。郦食其来到县城,见陈留县令说陈秦之将,汉王将兴之理,希望他能投降刘邦。但县令惧怕秦法的苛重,不敢冒然从事,予以谢绝。就在当日夜半杀死县令,并将县令人头窬城而下,报之于沛公。刘邦见大事已成,引兵攻打县城,叫人用竹竿挑着县令人头,大声疾呼:“你们赶快投降,你们的县令已被砍头了!如若不然的话,后下城的也要斩头的!”城上守军见县令已死,无意再守,遂开城投降。刘邦进城得“其库兵食积粟留出入三月,从兵以万数,遂入破秦。”此皆高阳酒徒之功也。高阳酒徒郦食其的作用,功著于国,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正当刘邦徘徊不前,举棋不定之时,是郦食其为他指出攻陈留之方向,成为刘邦反秦首功;  第二,攻陈得积粟,足够起义军三个月的粮草,使其后勤无忧,得以有力量进军;  第三,攻陈扩大了起义军队伍,尤起兵数百人至破陈留扩兵到万人;  第四,刘邦过去一向瞧不起知识分子,但自从接见这个高阳酒徒后,才深知欲成其大事,没有知识分子为他出谋划策是难以成功的。  从此以后,刘邦不仅封郦食其为广野君,并且重用其弟郦商为将,率兵数千人,跟随刘邦南征北战,立下汗马功劳。郦食其为刘邦所器重,酒徒竟然成为刘邦创业初期的重要谋士之一。后来他为刘邦游说四方,瓦解诸侯也树立不少功勋。公元前204年楚汉相争时,他建议刘邦曰:“两雄不俱立,楚汉久相持不决,百姓骚动,海内摇荡,农夫释耒,工女下机,天下之心未有定也。愿足下急复进兵,收取荥阳,据敖仓之粟,塞成皋之险,杜大行之道,距斐狐之口,守白马之津,以示诸侯劾实形之势,则天下之所归矣。”并愿意去说服当时尚有兵众将广、割据一方的齐王田广。高阳酒徒这一建议,却成为刘邦取天下的战略思想了。刘邦派他去游说田广,晓之天下利害,“田广以为然,乃听郦生,罢历下兵守备战,与郦生日纵酒。”这是由于韩信乘机功齐,为田广所误解,认为这是郦食其出卖了他,遂将郦食其烹杀。临死前,田广对其曰:“汝能止汉军,我活汝。”郦生对曰:“举大事,不细谨;盛德不辞,而公不为若更言。”慨然就义。  郦食其死后,当刘邦称帝评奖列侯功臣时,封郦食其之子郦疥为高粱侯,以示不忘前功。随着时间的推移,郦食其的名字,在人们中间逐渐消逝了,然而“高阳酒徒”竟成了它的代名词了。嗜酒者,往往自喻,深以为荣幸,也许就是这个缘故吧。

成語造句

他虽然看似平凡无奇,但实际上有着非凡的才能和见识,可谓是真人不露相,恰似那高阳酒徒一般不容小觑。

成語故事

在秦末汉初之际,风云变幻,英雄辈出。 有一个人叫郦食其,他虽家境贫寒,但自幼勤奋好学,博古通今,且有雄辩之才。当时,各地纷纷起义反抗暴秦,郦食其也渴望能在这乱世之中施展自己的才华和抱负。 起初,郦食其见陈胜、吴广起义,觉得他们难成大事,便没有去投靠。后来刘邦率军经过郦食其所在的高阳,郦食其听闻刘邦心胸豁达,有雄才大略,便决心去投奔他。 郦食其让人向刘邦推荐自己,刘邦一开始并不在意,心想不过是个儒生罢了。郦食其得知后十分生气,他对刘邦的使者说:“你去告诉沛公,我不是什么儒生,我是高阳酒徒,让他不要小瞧我。”刘邦听了使者的回报,对这个自称“高阳酒徒”的郦食其产生了兴趣,便决定见见他。 郦食其来到刘邦面前,刘邦正坐在床上让两个女子给他洗脚。郦食其见状,也不行礼,只是大声说:“沛公你是想帮助秦国攻打诸侯呢,还是想率领诸侯灭掉秦国?”刘邦一听大怒,骂道:“你这个儒生,怎么说出这样的话,天下人都受暴秦之苦,我当然是要灭秦。”郦食其不慌不忙地说:“既然你要灭秦,那怎么能用这样傲慢的态度对待长者呢?”刘邦这才意识到自己的失态,赶紧起身,整理好衣服,请郦食其坐下。 郦食其向刘邦分析了当前的形势,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刘邦听后,对郦食其十分佩服,便留他在军中,让他为自己出谋划策。郦食其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口才,为刘邦立下了不少功劳。 在楚汉相争的关键时刻,郦食其又主动请缨,去说服齐王田广归降刘邦。他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成功地让齐王田广决定投靠刘邦。然而,就在郦食其大功告成之际,韩信却突然率军攻打齐国。齐王田广大怒,认为郦食其欺骗了他,便将郦食其烹杀。 郦食其虽然最终惨死,但他“高阳酒徒”的形象却深入人心。他以其非凡的勇气和智慧,在历史的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故事也让后人明白,一个人的出身并不重要,只要有才华和勇气,即使是被人轻视的“酒徒”,也能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在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郦食其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高阳酒徒”的含义,成为了人们津津乐道的传奇人物。

解衣推食

成語拼音

jiě yī tuī shí

成語解釋

推:让。把穿着的衣服脱下给别人穿,把正在吃的食物让别人吃。形容对人热情关怀。

典故出處

《史记·淮阴侯列传》:“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

成語典故

楚汉相争时期,项羽手下的韩信因得不到重用就投靠刘邦。刘邦认为韩信是一个很好的人才,就把他的衣服送给韩信,还给韩信送去精美的食物、兵马。韩信带兵灭掉齐国。项羽派武涉去劝韩信自立为王,被韩信拒绝。

成語造句

他对朋友十分真诚,朋友遇到困难时,他总是竭尽全力地帮助,甚至能做到解衣推食。

成語故事

在秦末汉初的那段风云变幻的历史中,有这样一个令人感慨的故事。 韩信,这位杰出的军事将领,起初并未受到重用。他曾在项羽麾下,却只是个默默无闻的小角色,才华得不到施展。心灰意冷之下,韩信决定离开项羽,转而投向刘邦。 起初,韩信在刘邦这里也没有立刻崭露头角。直到一次偶然的机会,萧何发现了他的非凡才能。萧何极力向刘邦推荐韩信,刘邦这才开始重视起韩信来。 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后,韩信果然不负所望,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他带领汉军屡战屡胜,为刘邦争夺天下立下了赫赫战功。 在韩信为刘邦征战的过程中,刘邦对他关怀备至。有一次,韩信在前线奋勇作战,刘邦在后方却时刻牵挂着他。当得知韩信在战场上历经艰辛,刘邦心疼不已。他亲自带着食物和衣物来到韩信的营帐,将自己的衣服脱下给韩信披上,把自己的食物推到韩信面前让他享用。这一举动让韩信深受感动,他意识到刘邦对他是真心的敬重和关爱。 韩信感慨万千,他深知刘邦的“解衣推食”之恩情深厚,于是更加坚定地为刘邦效力。在日后的战斗中,他拼尽全力,为刘邦建立汉朝立下了汗马功劳。 而“解衣推食”这个成语也由此流传下来,用来形容对他人真诚地关怀和帮助,不惜拿出自己的东西与人分享。历史的长河滚滚向前,刘邦与韩信的这段故事,成为了后人传颂的佳话,让人们看到了在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里,人与人之间真挚情感的力量。它也提醒着我们,在生活中,当我们对他人付出真诚和善意时,或许会收获意想不到的回报,就如同韩信因刘邦的解衣推食而忠心耿耿一样。

沐猴而冠

成語拼音

mù hóu ér guàn

成語解釋

沐猴:猕猴;冠:戴帽子。猴子穿衣戴帽,究竟不是真人。比喻虚有其表,形同傀儡。常用来讽刺投靠恶势力窃据权位的人。

典故出處

《史记·项羽本纪》:“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

成語典故

秦朝末年,天下大乱,各路起义军纷纷起兵反秦。他们在全国各地和秦军作战,没有统一的指挥,于是约定:如果谁能够先打入咸阳,推翻秦朝的暴政,谁就做关中王。  在这些起义军将领中,刘邦和项羽是最有实力的,刘邦虽然出身卑微,但善于用人,所以他手下有很多本领高强的人。而项羽本人就是一员能征善战的大将,所以他领导的起义军的军事力量是最强的。但是,他这个人有些刚愎自用,不爱听别人的不同意见,一向独断专行。在战争发展的过程中,刘邦充分听取部下的意见,进攻路线安排得十分巧妙,受到的阻力较小,因而得以抢先一步进驻咸阳,俘虏了秦王子婴,灭了秦朝。但是,刘邦心里清楚,凭自己的实力一时还无法与项羽对抗,他便以退为进,先将军队撤出了咸阳,等待日后有了机会再成就大事。  项羽的路线安排不是很好,所以总是和秦军正面遭遇,费尽千辛万苦还是晚来一步。所以他对刘邦极为不满,就以胡作非为来发泄心中的怨愤。项羽率领大队人马到处冲撞杀戮,又放火烧了秦宫,大火烧了几个月,把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烧成了一片焦土瓦砾。即便这样,他还觉得不够解气,又把秦朝留下的珠宝玉器洗劫一空,然后准备率领众人回到江东。  当时,项羽手下的有识之士劝他说:“咸阳处在关中要地,土地肥沃,物产富饶,而且地势险要,您不如就在这里建都,这样有利于您奠定霸业。”项羽本也有些心动,可是一看眼前的咸阳已被自己弄得残破不堪,哪里还像个都城的样子?就更加怀念故乡,所以一心只想回到故里去。他对那个劝他的人说:“人要是富贵了,就应该回到故乡去,让父老乡亲知道你现在是什么样子。要是富贵了还不回故乡,就好像是穿着漂亮的锦绣衣服在黑夜里行走,你的衣服再好也没有人看得见,有什么用呢?所以我还是要回到江东去。”那人听了这话,觉得项羽实在算不上顶天立地的大英雄,就私下对别人说:“人家都说楚国人徒有其表,就好像是猴子戴上帽子假充人一样,我以前还不相信,这次和楚王谈话之后,我才知道果真如此啊!”  不料,这句话传到了项羽的耳朵里,他非常生气,立即把那人抓来,投入鼎镬里活活烹死了。

成語造句

他虽然表面上西装革履、人模人样,可实际上其行为却尽显低俗,简直就是沐猴而冠。

成語故事

在秦朝末年,天下大乱,各路义军纷纷崛起。其中有一支由项羽率领的楚军,势力强大,战功赫赫。 项羽身材高大,勇猛无比,但他也有着性格上的缺陷。在推翻秦朝之后,项羽开始分封诸侯。然而,他在很多决策上却显得目光短浅,缺乏长远的战略眼光。 当时有人劝项羽说:“关中地区地势险要,土地肥沃,是成就霸业的好地方,应该在此建都。”但项羽却一心想着回到家乡,他说:“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于是他放弃了关中,执意回到东方。 在处理一些政务和与其他诸侯的关系上,项羽常常表现得简单粗暴。他虽然拥有强大的武力,但在治理国家和领导众人方面却显得力不从心。他不懂得如何安抚民心,也不善于团结各方势力。 后来,有人看到项羽的这些行为,私下里议论道:“项羽就如同那沐猴而冠,虽然外表看起来威风凛凛,像是个王者,但实际上内在空虚,缺乏真正的王者智慧和才能。” 这个评价传到了项羽的耳中,他顿时大怒,立刻下令追查是谁说的这话。最终,他找到了说这话的人,并将其处死。然而,这并不能改变人们对他的看法。 随着时间的推移,项羽在政治和军事上的一系列失误逐渐显现出来。他与刘邦之间的争斗也越发激烈,最终在楚汉相争中逐渐处于劣势。尽管他在战场上依然勇猛,但他的统治却越来越不得人心。 最终,项羽在垓下之战中遭遇惨败,四面楚歌,无奈之下只得自刎而亡。他的一生,虽然有着辉煌的战功,但却因为自身性格和决策上的缺陷,最终未能成就真正的霸业。正如“沐猴而冠”这个成语所形容的那样,空有其表,而无其实。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项羽的故事也成为了后人引以为戒的范例,提醒着人们要有真正的智慧和才能,才能在复杂的世界中立于不败之地。

沐猴而冠-成語圖片

沐猴而冠

秋毫无犯

成語拼音

qiū háo wú fàn

成語解釋

秋毫:鸟兽秋天新换的绒毛,比喻极细微的东西;犯:侵犯。指军纪严明,丝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

典故出處

《史记·项羽本纪》:“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后汉书·岑彭传》:“持军整齐,秋毫无犯。”

成語典故

楚汉相争时期,韩信因得不到项羽的重用就投奔刘邦,在丞相萧何的推荐下,刘邦拜他为大将,刘邦问韩信有什么高见。韩信把刘邦与项羽进行一番对比,说刘邦的军队与项羽的军队不同,对百姓的利益秋毫无犯,可以得天下。

成語造句

这支军队纪律严明,所到之处对百姓秋毫无犯,深受民众的爱戴。

成語故事

在历史的长河中,曾有这样一段故事。 秦朝末年,楚汉相争,刘邦率领大军率先攻入关中。当时的关中百姓长期遭受秦朝暴政的压迫,生活苦不堪言。刘邦深知民心的重要性,他决心要赢得百姓的支持和拥护。 刘邦进入关中后,立刻下令军队严格约束自己,不得骚扰百姓。他向全军强调:“我们来到这里,是为了解救百姓,而不是给他们带来灾难。”他的军队纪律严明,对百姓的财产秋毫无犯,哪怕是一草一木都不曾随意破坏。 有一次,刘邦的军队路过一片果园,士兵们看到树上挂满了成熟的果实,都馋得不行,但没有一个人擅自去摘取。因为他们牢记刘邦的命令,不能侵犯百姓的一丝一毫。百姓们看到刘邦的军队如此纪律严明,与之前残暴的秦朝军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心中对刘邦充满了感激和敬佩。 与此同时,刘邦还废除了秦朝的苛捐杂税和严刑峻法,推行了一系列有利于百姓的政策。他亲自到百姓中间,倾听他们的诉求和意见,尽力为他们解决问题。百姓们纷纷奔走相告,称赞刘邦是仁义之师。 由于刘邦的军队对百姓秋毫无犯,赢得了民心,关中地区的百姓纷纷支持刘邦。他们为刘邦的军队提供物资和情报,帮助刘邦巩固了在关中的地位。而刘邦也凭借着百姓的支持,在楚汉相争中逐渐占据了优势,最终建立了大汉王朝。 这段历史告诉我们,一个领导者想要取得成功,必须要重视民心向背。只有像刘邦那样,做到对百姓秋毫无犯,真心实意地为百姓谋福祉,才能赢得百姓的拥护和支持,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正如《史记》中所记载的那样:“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萧何正是因为明白这些道理,协助刘邦妥善处理各种事务,才为刘邦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但这个故事所蕴含的道理却永远值得我们铭记和深思。

十面埋伏

成語拼音

shí miàn mái fú

成語解釋

意思是设伏兵于十面以围歼敌军。

典故出處

元·无名氏《抱妆盒》第二折:“从今后跳出了九重围子连环寨,脱离了十面埋伏大会垓。”

成語典故

楚汉相争时期,汉王刘邦重用淮阴人韩信,先后活捉魏王豹、赵王歇、燕王藏荼、齐王田广。他被刘邦封为齐王后率30万大军和彭越的军队会师,把项羽围困在垓下,他采取十面埋伏的战术,逼使项羽在乌江自刎,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成語造句

在那片危机四伏的森林中,他仿佛置身于十面埋伏之中,每一步都需格外谨慎。

成語故事

在楚汉相争的历史长河中,有一场惊心动魄的战役。 当时,刘邦和项羽的争斗已进入到关键阶段。刘邦听取了谋士的建议,准备对项羽发动一场决定性的进攻。项羽的楚军虽然勇猛,但在长期的战争中也逐渐疲惫和削弱。 刘邦的大军悄悄地在项羽可能经过的地方设下了层层埋伏。这里地形复杂,山林茂密,非常适合隐藏兵力。 当项羽率领楚军进入这片区域时,他们丝毫没有察觉到危险已经悄然临近。刘邦一声令下,各处伏兵四起,喊杀声震天动地。楚军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打得措手不及,陷入了极度的混乱之中。 项羽奋力指挥楚军抵抗,但四面八方都是刘邦的军队,他们仿佛陷入了一个无法逃脱的陷阱。刘邦的士兵们如潮水般涌来,不断地冲击着楚军的防线。 项羽看着自己的士兵们一个个倒下,心中充满了悲愤和无奈。他意识到,这次自己可能真的陷入了绝境。然而,项羽毕竟是一代豪杰,他并没有轻易放弃,而是带领着残余的楚军拼死突围。 经过一番浴血奋战,项羽终于突出了重围,但他的楚军已经损失惨重。这场战役,让项羽的实力受到了极大的削弱,也为刘邦最终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十面埋伏”之战,它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谋略的重要性。刘邦通过巧妙的布局和果断的行动,成功地给予了项羽沉重的打击,从此改变了楚汉相争的局势。而“十面埋伏”这个成语也由此流传下来,用来形容形势极其危急,四面受敌,陷入重重包围之中。

四面楚歌

成語拼音

sì miàn chǔ gē

成語解釋

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

典故出處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成語典故

项羽和刘邦原来约定以鸿沟(在今河南荣县境贾鲁河)东西边作为界限,互不侵犯。后来刘邦听从张良和陈平的规劝,觉得应该趁项羽衰弱的时候消灭他,就又和韩信、彭越、刘贾会合兵力追击正在向东开往彭城(即今江苏徐州)的项羽部队。终于布置了几层兵力,把项羽紧紧围在垓下(在今安徽灵璧县东南)。这时,项羽手下的兵士已经很少,粮食又没有了。夜里听见四面围住他的军队都唱起楚地的民歌,不禁非常吃惊地说:“刘邦已经得到了禁地了吗?为什么他的部队里面楚人这么多呢?”说看,心里已丧失了斗志,便从床上爬起来,在营帐里面喝酒;并和他最宠爱的妃子虞姬一同唱歌。唱完,直掉眼泪,在旁的人也非常难过,都觉得抬不起头来。一会,项羽骑上马,带了仅剩的八百名骑兵,从南突围逃走。边逃边打,到乌江畔自刎而死。因为这个故事里面有项羽听见四周唱起楚歌,感觉吃惊,接看又失败自杀的情节,所以以后的人就用“四面楚歌”这句话,形容人们遭受各方面攻击或逼迫的人事环境,而致陷于孤立窘迫的境地。凡是陷于此种境地者,其命运往往是很悲惨的,例如某人因经常与坏人为伍,不事生产,游手好闲;但后来却破那些坏人逼迫的无以为生,求助于别人时,别人也应他平日行为太坏,绝不同情更不理睬,这人所处的境地便是“四面楚歌”。又如学校里讨论学术问题,其学生不学无术(成语,意即没有学术)、信口雌黄、颠倒是非,同学们群起而攻之,这学生便完全处于孤立地位,这也可叫做“四面楚歌”。在我们的人生历程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好好的做人,脚踏实地的做事,若是行差踏错,就未免要遭受“四面楚歌”的厄运了。

成語造句

他被对手逼入绝境,仿佛置身于四面楚歌的困境之中,举步维艰。

成語故事

在楚汉相争的历史舞台上,曾经上演过一幕惊心动魄的场景。 项羽,这位勇猛无比的西楚霸王,曾经以其赫赫战功称霸天下。然而,时运不济,他在与刘邦的争斗中逐渐陷入了困境。 那是一个决定命运的夜晚,项羽的军队被刘邦重重围困在垓下。四周一片寂静,只有隐隐的风声和士兵们低沉的呼吸声。突然,从四面八方传来了一阵凄凉的歌声,那歌声如泣如诉,充满了哀怨和思乡之情。项羽和他的士兵们都惊呆了,他们仔细聆听,发现这些歌声竟然都是楚地的歌谣。 项羽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他意识到刘邦已经用计扰乱了他士兵们的军心。这些来自家乡的歌声,让士兵们想起了远方的亲人和故乡,他们的斗志开始瓦解。项羽的脸色变得十分阴沉,他知道此时的局势已经极其危急。 在这四面楚歌的氛围中,项羽的内心充满了痛苦和无奈。他回想起自己曾经的辉煌,带领着楚军南征北战,何等的威风。可如今,却落得如此下场。他想起了自己与虞姬的深情,而如今,他可能连自己心爱的人都保护不了。 项羽悲愤交加,他带着残兵败将奋力突围。在激烈的战斗中,他依然展现出了无与伦比的勇气,但无奈大势已去。最终,项羽在乌江边停下了脚步,面对滔滔江水,他长叹一声,觉得无颜面对江东父老。 四面楚歌这个成语,从此成为了一个象征着陷入绝境、孤立无援的代名词。它让人们铭记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也让人们感叹命运的无常和战争的残酷。而项羽的故事,更是成为了人们口中的传奇,他的英勇与悲壮,将永远被后世传颂。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但四面楚歌的故事却如同夜空中的繁星,永远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成語拼音

xiàng zhuāng wǔ jiàn,yì zài pèi gōng

成語解釋

项庄席间舞剑,企图刺杀刘邦。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

典故出處

《史记·项羽本纪》:“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成語典故

公元前208年,项羽率40万大军开往咸阳,被刘邦的守军挡住。项伯请刘邦到鸿门赴宴。刘邦到鸿门后,项羽设计让项庄舞剑助兴,意在乘机杀了刘邦。项伯也舞剑助兴,百般保护刘邦,刘邦手下樊哙冲进营帐来保护刘邦,刘邦借机逃离。

成語造句

在那场会议上,他看似在讨论方案,实则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目标是另一件重要的事情。

成語故事

在秦朝末年,天下大乱,各路英雄纷纷崛起。其中,刘邦和项羽是两支最为强大的势力。 刘邦率先攻入咸阳,秦王子婴投降,刘邦本想在咸阳享受一番,但在樊哙和张良等人的劝说下,他封存了秦宫的珍宝财物,还军霸上,等待项羽的到来。项羽率领大军随后抵达,看到刘邦先入咸阳,心中十分不满。 此时,项羽的谋士范增看出刘邦有争夺天下的野心,便对项羽说:“刘邦此人,以前贪财好色,如今进入咸阳后却秋毫无犯,这说明他志向不小啊。我们必须尽快除掉他,以免后患。”项羽听了范增的话,决定在鸿门设宴,邀请刘邦前来。 刘邦明知此去可能有危险,但在张良等人的劝说下,还是决定赴宴。在宴会上,气氛十分紧张。项羽的堂弟项庄站起来说:“今日大家相聚,如此欢乐,我愿舞剑助兴。”说着便拔剑起舞。 项庄的剑舞得虎虎生风,但他的真正目的并不是单纯地舞剑,而是想要趁机刺杀刘邦,这正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刘邦的谋士张良看出了项庄的意图,赶紧出去找到刘邦的大将樊哙。樊哙听闻此事,立刻手持盾牌和长剑冲入宴会厅。 樊哙的到来打破了宴会厅的紧张气氛,他对着项羽大声斥责道:“沛公率先攻入咸阳,为大王平定关中,立下如此大功,大王却听信小人之言,要加害沛公,这岂是英雄所为?”项羽被樊哙的气势所震慑,一时无言以对。 此时,刘邦趁机以上厕所为由,悄悄离开了宴会厅,在樊哙等人的保护下逃回了霸上。而项庄舞剑刺杀刘邦的计划也最终落空。 此后,刘邦和项羽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展开了长达数年的楚汉之争。最终,刘邦在垓下之战中击败项羽,建立了大汉王朝。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这个成语也由此流传下来,用来形容某人的行为表面上是在做一件事,但实际上有着更深的目的或企图。这个成语故事也让我们看到了在复杂的政治斗争和人际关系中,人们需要时刻保持警惕,洞察他人的真实意图,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并取得成功。同时,它也提醒我们,在面对危险和困境时,要像刘邦一样冷静应对,善于借助他人的力量,寻找机会化险为夷。

一败涂地

成語拼音

yī bài tú dì

成語解釋

形容失败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典故出處

《史记·高祖本纪》:“天下方扰,诸侯并起,今置将不善,壹败涂地。”

成語典故

秦朝时候,沛县县令叫泗水亭长刘邦押送一批老百姓到骊山做苦工;不料走到半路上,接二连三地逃走了很多,刘邦想:这样下去,不等到骊山,就一定会逃光,自己免不了要被治罪,他想来想去,索性把没有逃跑的都释放了,自己和一些不想走的人躲在芒、阳二县交界的山泽中。秦二世元年,陈涉在大泽乡起兵反秦,自称楚王。沛县令想归附,部属萧何和曹参建议说:“你是秦朝县令,现在背叛秦朝,恐有些人不服,最好把刘邦召回来,挟制那些不服的人,那就好办了。”沛县令立即叫樊噜去请刘邦。可是当刘邦回来时,沛县令见他领有近百人,恐他不服从自己的指挥,又懊悔起来。于是下令紧关城门,不让刘邦进城。刘邦在城外写了一封信,绑在箭上尉给城里的父老,叫沛县父老们齐心杀了县令,共同抗秦,以保全身家。父老们果真杀掉县令,打开城门,迎接刘邦进沛县,并请地做县令。刘邦谦虚地说:“天下形势很紧张,假若县令的人选安排不当,就当“一败涂地”,请你们另外迟择别人吧!”但最后,刘邦还是当了县令,称做沛公。“一败涂地”本来是一旦破败,就要肝脑涂在地上的意思。但后人则一直借用它说明失败之后,而至不可收拾的情势。例如一个商人因贪图眼前之利,盲目推销劣货,但消费者却不去上当,于是这个商人货物积滞,周转不灵,而至“一败涂地”,不可收拾。又如一个球队,因为球员间合作得不紧密,遇到挫折,更是手忙脚乱,以至“一败涂地”,不可收拾。

成語造句

他由于骄傲自大,在这次竞争中输得一败涂地。

成語故事

在秦朝末年,天下大乱,各路义军纷纷崛起。其中有一位名叫刘邦的人物,他出身平民,但有着非凡的志向和勇气。 起初,刘邦的势力并不强大,他在与秦军的战斗中也经历了不少挫折。然而,刘邦善于用人,麾下聚集了一批有才能的谋士和猛将。 与此同时,还有另一支强大的势力由项羽统领。项羽英勇无比,武力超群。刘邦和项羽曾联手对抗秦军,取得了一些胜利。 随着秦朝的覆灭,刘邦和项羽之间的矛盾逐渐凸显。他们开始争夺天下的统治权。在一系列的争斗中,刘邦也曾遭遇过失败。 有一次,刘邦率领军队与项羽在彭城展开大战。由于刘邦的疏忽大意,他的军队被项羽打得大败,伤亡惨重,刘邦自己也险些丧命。这一战让刘邦陷入了极为艰难的境地,他的势力似乎一下子跌入谷底。 但刘邦并没有因此而气馁,他痛定思痛,反思自己的失误。他更加积极地招揽人才,听取谋士们的建议,重新整顿军队。 在之后的战斗中,刘邦逐渐挽回了劣势。他运用巧妙的战略和战术,与项羽展开了长期的周旋。 最终,刘邦在垓下之战中彻底击败了项羽,成功地夺取了天下,建立了汉朝。 刘邦从最初的失败到最终的胜利,他的经历正可谓是“一败涂地”后又重新崛起。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面对挫折和失败时,不能轻易放弃,而是要从中吸取教训,不断努力和改进,就有可能实现逆袭,取得最后的成功。正如《史记》中所记载的刘邦的经历,虽然经历了一败涂地的困境,但凭借着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智慧,最终成就了一番伟大的事业。

约法三章

成語拼音

yuē fǎ sān zhāng

成語解釋

原指订立法律与人民相约遵守。后泛指订立简单的条款。

典故出處

《史记·高祖本纪》:“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汉书·刑法志》:“高祖初入关,约法三章。”

成語典故

出处《史记 高祖本纪》公元前206年,刘邦率领大军攻入关中,到达离秦都咸阳只有几十里路的霸上。子婴在仅当了46天的秦王后,向刘邦投降。刘邦进咸阳后,本想住在豪华的王宫里,但他的心腹樊哙和张良告诫他别这样做,免得失掉人心。刘邦接受他们的意见,下令封闭王宫,并留下少数士兵保护王宫和藏有大量财宝的库房,随即还军霸上。为了取得民心,刘邦把关中各县父老、豪杰召集起来,郑重地向他们宣布道:“秦朝的严刑苛法,把众位害苦了,应该全部废除。现在我和众位约定,不论是谁,都要遵守三条法律。这三条是:杀人者要处死,伤人者要抵罪,盗窃者也要判罪!”父老、豪杰们都表示拥护约法三章。接着,刘邦又派出大批人员,到各县各乡去宣传约法三章。百姓们听了,都热烈拥护,纷纷取了牛羊酒食来慰劳刘邦的军队。由于坚决执行约法三章,刘邦得到了百姓的信任、拥护和支持,最后取得天下,建立了西汉王朝。

成語造句

刘邦进入咸阳后,为了稳定局面,与百姓约法三章,赢得了民心。

成語故事

在秦朝末年,百姓生活苦不堪言,各地纷纷爆发起义。其中,刘邦率领的一支起义军逐渐崭露头角。 刘邦的军队一路打进了关中,秦王子婴见大势已去,便向刘邦投降。刘邦进入咸阳城后,面对秦宫的奢华和无数财宝,他的部将们都蠢蠢欲动,想要大肆抢掠一番。然而,刘邦却保持着清醒的头脑。 刘邦深知,如果任由士兵们抢掠,必然会失去民心。于是,他召集众人,郑重地宣布了几条规定:“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除此之外,废除秦朝的严苛律法,其他的一概既往不咎。这便是著名的“约法三章”。 百姓们听闻刘邦的这几条规定后,无不拍手称赞。他们原本对起义军心怀恐惧,担心会遭到掠夺和侵害,但刘邦的“约法三章”让他们打消了顾虑。与秦朝的严刑峻法相比,刘邦的做法无疑让百姓们看到了希望。 从历史记载来看,《史记·高祖本纪》中明确记载了刘邦的这一举措:“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随着时间的推移,刘邦“约法三章”的举动传遍了整个关中地区,他也因此赢得了百姓们的衷心拥护和支持。百姓们纷纷送来牛羊酒食犒劳刘邦的军队,刘邦一概推辞不受,他说:“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这更进一步赢得了百姓们的爱戴。 在刘邦的治理下,关中地区逐渐恢复了秩序,社会也趋于稳定。而刘邦的“约法三章”也成为了他日后夺取天下的重要基石。当其他起义军因烧杀抢掠而失去民心时,刘邦却凭借着他的诚信和公正,赢得了百姓的广泛支持。 在楚汉相争的过程中,刘邦的“约法三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百姓们纷纷响应刘邦的号召,为他提供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持。最终,刘邦凭借着民心所向,战胜了强大的项羽,建立了大汉王朝。 刘邦的“约法三章”不仅仅是一种政治手段,更是一种对百姓的承诺和责任。它体现了刘邦的智慧和远见,也为后世的统治者们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在历史的长河中,“约法三章”这个成语也一直被人们传颂,提醒着人们要信守承诺,以法治国,尊重人民的权益。

筑坛拜将

成語拼音

zhù tán bài jiàng

成語解釋

指仰仗贤能。

典故出處

《汉书·高帝纪上》汉王齐戒设坛场,拜信(韩信)为大将军,问以计策。”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一折计将安在?小生当筑坛拜将。”

成語典故

一遇汉祖,筑坛拜将,捧毂推轮,后封王爵以酬其功。★明·冯梦龙《喻世明言·闹阴司司马貌断狱》

成語造句

当年刘邦为了成就大业,不惜放下身段筑坛拜将,这才有了韩信为他冲锋陷阵,最终开创汉朝盛世。

成語故事

在秦末汉初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有一段故事广为流传,那便是“筑坛拜将”。 当时,反秦的浪潮汹涌澎湃,各方势力纷纷崛起。刘邦在众多豪杰中崭露头角,但他的势力与项羽等相比,仍显薄弱。在这样的局势下,刘邦急需一位能征善战、足智多谋的大将,来帮助他实现统一天下的宏伟目标。 这时,萧何向刘邦推荐了韩信。韩信出身贫寒,曾受过胯下之辱,但他胸怀大志,有着非凡的军事才能。然而,刘邦一开始并未重视韩信,只是让他担任了一个小小的官职。 韩信深感自己的才华得不到施展,于是决定离开刘邦。萧何深知韩信的价值,在得知韩信离开后,来不及向刘邦禀报,便亲自骑马去追赶韩信。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萧何月下追韩信”。 萧何追回韩信后,极力向刘邦举荐,称韩信乃“国士无双”之才,若刘邦想要成就大业,非重用韩信不可。刘邦在萧何的多次劝说下,终于决定给韩信一个机会。 于是,刘邦选择了一个良辰吉日,筑起了高大的将坛。在众人的瞩目下,举行了隆重的拜将仪式,正式任命韩信为大将军。这一举动,不仅让韩信感激涕零,决心为刘邦效命,也让刘邦的部下们对他的决心和用人之道深感敬佩。 韩信果然不负众望。他先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迅速占领了关中地区,为刘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此后,他又率领汉军屡战屡胜,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在井陉之战中,韩信以少胜多,大破赵军,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 正是因为刘邦能够摒弃成见,筑坛拜将,重用韩信,才使得他最终在楚汉之争中战胜了项羽,建立了大汉王朝。 筑坛拜将,这一典故不仅体现了刘邦的用人之智,也彰显了韩信的军事之才。它告诉后人,在成就大业的道路上,善于发现和重用人才是至关重要的。

筑坛拜将-成語圖片

筑坛拜将

其他成語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