棄之可惜,食之無味

成語拼音

qì zhī kě xī,shí zhī wú wèi

棄之可惜,食之無味成語解釋

指拋棄覺得可惜,但喫起來沒有味道。讓人陷於進退兩難中

典故出處

晉·司馬彪《九州春秋》:“夫雞肋,棄之可惜,食之無所得,以比漢中,知王欲還也。”

成語典故

公元217年,夏侯淵被劉備殺死,漢中失守。曹操率大軍前去漢中,雙方對峙幾個月,曹軍處境越來越不妙。一天晚上曹操喫飯發現湯中有雞肋,隨口說出“雞肋”兩字,被楊修誤以爲是退兵的意思。第二天曹操果然下令回師。

成語造句

那盤剩菜放在那裏,真是棄之可惜,食之無味,讓人不知如何是好。

成語故事

在三國時期,曹操與劉備爭奪漢中。曹操久攻不下,又死傷不少士兵,心中十分煩惱。 當時,曹軍的糧草供應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士兵們疲憊不堪。曹操看着眼前的局勢,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他深知繼續僵持下去可能會對自己更加不利,但就此放棄又心有不甘。 有一天,曹操坐在營帳中,對着桌上的一塊雞肋沉思。手下的將士們都不明白曹操爲何對着一塊雞肋發呆。這時,夏侯淳前來詢問夜間的口令,曹操隨口說道:“雞肋。”夏侯淳將這一口令傳達了下去。 楊修聽到這個口令後,立刻開始收拾行裝。旁人十分不解,問他爲何這樣做。楊修道:“雞肋這東西,喫起來沒什麼味道,但扔掉又覺得可惜。如今我們在這漢中戰場,進不能勝,退又可惜,就如同這雞肋一般。我猜曹公不久後就會下令撤軍了。” 果然,沒過多久,曹操便決定撤軍。他意識到這場爭奪已經陷入了僵局,繼續下去只會損耗更多的兵力和資源。雖然放棄漢中讓他有些不甘,但權衡利弊之後,他還是選擇了放棄。 “棄之可惜,食之無味”這個成語也就由此而來,它形象地表達了一種在面對某個事物時,既覺得放棄很可惜,但繼續持有又沒有太大價值或意義的矛盾心態。在歷史的長河中,許多人都曾面臨類似的抉擇,就如同曹操在漢中戰場上的猶豫和糾結。這種心態在生活中也時常出現,當我們面對一些看似有一定吸引力,但實際上又並非不可或缺的事物或機會時,就會陷入這種兩難的境地。然而,正如曹操最終做出決策一樣,我們也需要在適當的時候果斷地做出選擇,避免陷入無盡的糾結之中,從而能夠更好地把握人生的方向和機遇。

棄之可惜,食之無味-成語圖片

棄之可惜,食之無味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