棄甲曳兵
成語拼音
- qì jiǎ yè bīng
棄甲曳兵成語解釋
- 丟掉盔甲,拖着武器。形容打敗仗狼狽逃跑的樣子。
典故出處
- 《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
成語典故
- 戰國時期,梁惠王向孟子請教人口不增長的原因,孟子說:“你是關心百姓的疾苦,但你喜歡打仗,不少百姓死於戰爭。在戰場上他們只好棄甲曳兵了。打比方說戰爭中潛逃50步的士兵譏笑逃100步的士兵,逃跑的本質是一樣的。”梁惠王決心停戰。
成語造句
- 戰場上,敵軍被打得節節敗退,最後只能棄甲曳兵,狼狽逃竄。
成語故事
- 在歷史的長河中,曾發生過這樣一段故事。
戰國時期,諸侯國之間紛爭不斷,戰爭頻繁。有一次,秦國和魏國交戰,魏國派出了一支大軍。
魏國的將領自視甚高,以爲憑藉着強大的兵力一定能夠輕鬆取勝。然而,秦軍卻有着出色的戰術和頑強的鬥志。
戰鬥一開始,雙方就陷入了激烈的廝殺。秦軍奮勇作戰,而魏軍漸漸發現局勢並不像他們想象的那麼樂觀。隨着戰鬥的持續,魏軍開始出現頹勢。
秦軍抓住機會,發動了一輪又一輪猛烈的攻擊。魏軍抵擋不住,士兵們開始恐慌起來。原本整齊的隊列變得混亂不堪,將領們也無法有效地指揮。
在這危急時刻,魏軍士兵們爲了保命,紛紛丟棄了沉重的盔甲,拖着兵器狼狽逃竄。戰場上,一片狼藉,到處都是被遺棄的盔甲和兵器。
這就是“棄甲曳兵”的真實寫照。魏國的這次失敗,不僅僅是軍事上的失利,更是對他們自信心的巨大打擊。
經此一役,魏國元氣大傷。而秦國則憑藉着這場勝利,士氣大振,在諸侯國中的地位也進一步提升。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面對困難和挑戰時,不能盲目自信,更不能輕視對手。只有保持冷靜,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纔有可能取得勝利。否則,就可能像魏國軍隊一樣,遭遇慘敗,落得個棄甲曳兵的下場。歷史上類似的例子不勝枚舉,它們都提醒着後人要以史爲鑑,避免重蹈覆轍。在競爭激烈的時代,我們更要汲取這些教訓,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質,以應對各種複雜的局面。
棄甲曳兵-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