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弩之末
成語拼音
- qiáng nǔ zhī mò
強弩之末成語解釋
- 強弩所發的矢,飛行已達末程。比喻強大的力量已經衰弱,起不了什麼作用。
典故出處
- 《史記·韓安國列傳》:“強弩之極,矢不能穿魯縞。”《漢書·韓安國傳》:“且臣聞之,衝風之衰,不能起毛羽;強弩之末,力不能入魯縞。”
成語典故
- 西漢武帝建元六年,匈奴求和.武帝召集大臣商量. 大行(官職)王恢是燕地人,多次出任邊郡官吏,熟悉瞭解匈奴的情況。他建議說,漢朝和匈奴和親,大抵都過不了幾年匈奴就又背棄盟約。不如不答應,而發兵攻打他。韓安國說:“派軍隊行軍千里作戰,對軍隊不利。而且現在匈奴依仗軍馬的充足,懷着禽獸般的心腸,如同羣鳥飛翔般遷移,很難控制他們。我們得到它的土地也不值得把這當作擴大國土,擁有了他的百姓也不值得把這當作強大,從上古起他們就不真心歸附漢人。漢軍到幾千裏以外去爭奪利益,那就會人馬疲憊,敵人憑藉養精蓄力利用漢軍的疲勞而取勝(就會憑藉全面的優勢對付我們的弱點)。況且就算是強勁的弓弩到了最後就連魯地所產的最薄的白絹也射不穿;猛烈的風到了最後,連飄起雁毛的力量都沒有了,並不是他們開始時力量不強,而是到了最後,力量衰竭了。所以發兵攻打匈奴實在是很不利的,不如跟他們和親。”參加議論的羣臣多數附合韓安國,於是皇上便同意與匈奴和親。
成語造句
- 敵人的進攻看似兇猛,但實際上已經是強弩之末,堅持不了多久了。
成語故事
- 在歷史的長河中,有許多驚心動魄的故事。其中,有一段關於戰爭與力量消長的往事。
在古代,有兩個國家長期處於敵對狀態,經常發生激烈的衝突。其中一個國家國力強盛,擁有精銳的軍隊和先進的武器裝備,在戰爭初期取得了一系列的勝利,不斷擴張領土。
然而,隨着戰爭的持續進行,這個國家漸漸陷入了困境。長期的征戰使得士兵們疲憊不堪,資源也開始匱乏。他們爲了維持戰爭的進行,不斷地從百姓手中搜刮物資,導致民怨沸騰。
此時,另一個國家雖然一開始處於劣勢,但他們憑藉着頑強的意志和堅韌的精神,一直在頑強抵抗。他們不斷地積蓄力量,等待着時機的到來。
終於,在一次關鍵的戰役中,那個看似強大的國家由於過度消耗,其軍隊已經如同強弩之末,戰鬥力大幅下降。而另一方則抓住了這個機會,發起了猛烈的反擊。他們的士兵們奮勇作戰,士氣高昂。
在激烈的戰鬥中,原本強大的一方漸漸難以支撐,他們的防線被一次次突破。儘管他們努力抵抗,但最終還是無法挽回敗局。這場戰役成爲了戰爭的轉折點,那個曾經強大的國家從此走向衰落,而另一方則逐漸崛起。
這個故事深刻地詮釋了“強弩之末”的含義。就如同歷史上許多強大的勢力,在經歷了輝煌之後,由於過度消耗自身的力量,最終走向衰敗。比如秦朝,在統一六國後,過度使用民力,導致民不聊生,最終引發了大規模的起義,強大的秦朝也如強弩之末般迅速崩塌。而漢朝在初期雖然國力較弱,但通過休養生息,積蓄力量,最終實現了繁榮昌盛。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應該從中吸取教訓。無論是個人還是組織,都不能一味地追求眼前的利益而過度消耗自己的資源和精力。我們要懂得合理安排和利用自己的力量,保持可持續發展,避免陷入強弩之末的困境。同時,我們也要善於抓住時機,在對手處於強弩之末時,果斷出擊,實現自己的目標和理想。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競爭激烈的世界中立於不敗之地。
強弩之末-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