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成语大全
成语搜索
书籍
成语分类
切換繁體
形容黄雀在后的38个成语
以下这些成语都与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所表达的类似情境或寓意相关,有的体现了在行事时要考虑到后续可能出现的情况,有的强调了事物的复杂性和变化性等。
得不偿失
成语拼音
dé bù cháng shī
成语解释
偿:抵得上。所得的利益抵偿不了所受的损失。
典故出处
宋·苏轼《和子由除日见寄》诗:“感时嗟事变,所得不偿失。”
成语典故
三国时期,东吴孙权占据江东六郡,他想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就召集群臣商议攻打夷州和琼崖有关事宜,大臣们均赞同出兵,只有右都护陆逊不赞同,他认为当前应该休养生息增强实力。孙权没采纳他的意见就出兵取胜,但整体上得不偿失。
成语造句
做事情要考虑周全,不能只看眼前利益,否则很可能会得不偿失。
成语故事
在古代,有一个诸侯国名为卫。卫国的国君想要扩张自己的领土,增加国家的财富和实力。 有一次,卫国国君听闻邻国拥有一座蕴藏着丰富矿产的山脉,这让他心动不已。他心想,如果能将这座山脉占为己有,那将会带来巨大的财富。于是,他不顾大臣们的劝阻,毅然决定发动战争去夺取那座山脉。 卫国国君倾尽全国之力,组建了庞大的军队,气势汹汹地向邻国进发。战争进行得异常激烈,双方都损失惨重。经过漫长而残酷的战斗,卫国最终占领了那座山脉。 然而,当他们开始开采矿产时,却发现事情远非他们想象的那么简单。由于开采技术的落后和缺乏经验,他们在开采过程中遇到了许多难题,产量远远低于预期。而且,为了这场战争,卫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大量的士兵战死沙场,国内的劳动力急剧减少,农业生产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百姓们生活困苦,怨声载道。 与此同时,邻国因为失去了山脉,也对卫国充满了仇恨,他们联合其他国家对卫国进行了报复。卫国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境地,不断地应对着来自各方的威胁和攻击。 卫国国君这才意识到,自己当初的决定是多么的愚蠢。他为了一座看似有巨大价值的山脉,却付出了远比得到的多得多的代价。他的国家陷入了动荡和危机之中,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做任何决策之前,都要仔细权衡利弊,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而忽视了可能带来的后果。否则,就可能像卫国国君一样,做出得不偿失的事情。就如《吕氏春秋·权勋》中所说:“达子又帅其余卒,以军于秦周,无以赏,使人请金于齐王,齐王怒曰:‘若残竖子之类,恶能给若金?’与燕人战,大败,达子死,齐王走莒。燕人逐北入国,相与争金于美唐甚多。此贪于小利以失大利者也。”这便是只顾眼前小利而最终失去更大利益的典型例子。我们应引以为戒,在追求目标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正确的判断,避免因一时冲动而犯下得不偿失的错误。
得过且过
成语拼音
dé guò qiě guò
成语解释
且:暂且。只要能够过得去,就这样过下去。形容胸无大志。
典故出处
元·无名氏《小孙屠》第四出:“孩儿,我听得道你要出外打旋,怕家中得过且过,出去做甚的?”
成语典故
传说五台山上有一种十分漂亮的寒号鸟,夏天时羽毛特别好看,到处找鸟比美,唱道:“凤凰不如我。”秋天来临,别的鸟要么飞到南方过冬,要么自己筑窝,寒号鸟无动于衷。冬天来临,寒号鸟羽毛掉光,最后被活活地冻死在石缝中。
成语造句
他每天都浑浑噩噩,没有目标,完全是得过且过的状态,这样下去怎么能有好的未来呢?
成语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寒号鸟。 这只寒号鸟住在一个悬崖峭壁的石洞里。它有着漂亮的羽毛,却整天只想着玩乐,从不为未来做打算。 春天来了,阳光明媚,万物复苏。其他鸟儿都忙着筑巢、觅食,为未来的生活做准备,而寒号鸟却在树枝上悠闲地晒太阳,对别人的忙碌不屑一顾。它心想,现在的日子这么美好,何必去操心以后呢。 夏天到了,绿树成荫,生机勃勃。寒号鸟依然每天在树林里嬉戏玩耍,从没想过要为即将到来的秋冬储备食物。它看到其他鸟儿辛勤地劳作,还嘲笑它们不会享受生活。 秋天匆匆而过,天气渐渐转凉。其他鸟儿的巢都已经筑得温暖又舒适,食物也储备充足。而寒号鸟这时才发现,自己既没有一个可以抵御寒冷的巢穴,也没有足够的食物。但它仍然没有紧迫感,只是安慰自己说:“没关系,还早呢,等冷了再说吧。” 终于,冬天的寒风呼啸而来。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整个世界都变得冰天雪地。其他鸟儿都躲在温暖的巢里,吃着储备的食物。而寒号鸟却只能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它开始后悔自己之前的懒惰和得过且过。它试图寻找一个可以躲避寒冷的地方,但四处都是白茫茫的一片,没有它的容身之所。 寒号鸟在寒风中痛苦地哀号着:“哆啰啰,哆啰啰,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做窝。”可是,当第二天太阳升起,稍微暖和一点的时候,它又忘记了昨夜的痛苦和誓言,依然得过且过。就这样,寒号鸟在一次次的拖延和自我安慰中,最终没能熬过那个寒冷的冬天,被冻死在了冰天雪地之中。 寒号鸟的故事就如同历史上那些只图一时享乐、没有长远规划的人。比如在朝代更替中,有些统治者只顾眼前的安逸和享受,不注重国家的治理和发展,导致国家逐渐衰败。他们没有居安思危的意识,只是得过且过地过着日子,最终迎来的必然是灭亡。我们应当从寒号鸟的故事中吸取教训,明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不能像寒号鸟一样得过且过,而应该时刻保持警醒,为未来努力奋斗,做好充分的准备,这样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加坚实和长远。
得陇望蜀
成语拼音
dé lǒng wàng shǔ
成语解释
陇:指甘肃一带;蜀:指四川一带。已经取得陇右,还想攻取西蜀。比喻贪得无厌。
典故出处
《后汉书·岑彭传》:“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每一发兵,头鬓为白。”
成语典故
东汉初年,隗嚣(ao)割据陇地,公孙述割据蜀地,自立为王,二人相互勾结,对抗朝廷。建武八年,光武帝刘秀与大将岑彭率军攻破天水(今属甘肃省),岑彭又与偏将吴汉把隗嚣包围在西城。公孙述派兵来援救隗嚣,驻扎在上邦(gui),光武又派盖延、耿弁包围之,自己回兵东归。回到京都,刘秀给岑彭去信说:两城若下,便可带兵向南击破蜀虏。人若不知足,即平陇,复望蜀。意思是平定陇后不应满足,紧接南下平定蜀。后来既平陇,复望蜀就演变为成语得陇望蜀,意思也变成形容得寸进尺,贪心不足了。既是褒义词,又是贬义词。
成语造句
他已经拥有了很多财富和地位,但依然不满足,这种得陇望蜀的心态让他不断地追求更多。
成语故事
在东汉时期,天下纷争不断。光武帝刘秀经过多年的征战,终于建立了东汉王朝。 当时,刘秀手下有一位重要的将领叫做岑彭。岑彭为刘秀立下了赫赫战功。 有一次,刘秀派遣岑彭去攻打陇地,也就是今天的甘肃一带。岑彭率领大军一路奋勇作战,很快就攻克了陇地的许多城池。在取得一系列胜利之后,岑彭的军队士气高昂。 然而,此时岑彭的目光却不仅仅局限于陇地。他看到了更远的蜀地,也就是现在的四川地区。蜀地自古以来就是富饶之地,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岑彭心中萌生出了继续进军,夺取蜀地的想法。 刘秀得知了岑彭的心思后,写信给岑彭说:“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每一发兵,头须为白。”意思是说人总是不知足,已经平定了陇地,又想要去夺取蜀地。每次发动战争,头发胡须都会变白啊。 但岑彭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自己的想法。他积极筹备,准备向蜀地进军。他带领着军队克服了重重困难,与蜀地的敌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和险阻,但岑彭凭借着他的智慧和勇气,在战场上不断取得胜利。他一步步地朝着蜀地推进,离自己的目标越来越近。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在关键时刻,岑彭不幸被敌军刺杀身亡。但他的进取精神和对胜利的渴望,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得陇望蜀”这个成语也由此而来,它原本是形容人的贪心和不满足,但后来也可以用来形容人有着积极进取的精神和不断追求更高目标的决心。在历史的长河中,许多人都有着类似岑彭这样的“得陇望蜀”精神,他们不满足于现状,不断努力奋斗,追求着更大的成就和辉煌。这种精神激励着无数人勇往直前,去开拓更加美好的未来。 如今,“得陇望蜀”这个成语依然被广泛使用,它提醒着人们要有远大的目标和不断进取的心态,同时也告诫人们要懂得知足,把握好分寸,不要过度贪婪。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可以借鉴这种精神,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不断前进,但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正确的价值观。
管中窥豹
成语拼音
guǎn zhōng kuī bào
成语解释
从竹管的小孔里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指所见不全面或略有所得。
典故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成语典故
王献之,是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末子,十分聪明。长大后他也成为了一位著名的书法家,与父亲并称“二王”。 有一天,他父亲的几个学生在玩打牌。在一旁观看的献之竟然能够给他人出谋,说上几句行内话。哪知学生们都笑他道:“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献之看到他们这样说自己,不禁大愤,说道:“远惭荀奉倩,近愧刘真长。”就甩开袖子走了(遂拂袖而去)。 “管中窥豹”、“拂袖而去”二成语皆出于此。
成语造句
从他处理这件事的方式,就可以看出他平时的行事风格,真可谓管中窥豹。
成语故事
在东晋时期,有一位名叫王献之的书法家,他自幼聪慧过人,才华横溢。 有一次,王献之去拜访当时的名士谢安。谢安正在与一群文人雅士高谈阔论,看到王献之来了,便想考考他。谢安拿出一些珍贵的画作让王献之欣赏,然后问道:“你从这些画中能看出什么?”王献之仔细地看了看这些画,然后回答说:“我从这些画中,犹如管中窥豹,只看到了一些局部的精彩,但我相信整幅画作一定更加美妙绝伦。”谢安听了,对王献之的见解和谦逊十分赞赏。 其实,在历史上也有类似管中窥豹的事例。比如,在战争中,有时候将领们只能通过局部的情报和观察来判断整个战局,但这往往只是管中窥豹,很容易出现误判。就如同三国时期的马谡,他在守街亭时,只看到了局部地形的优势,却没有全面考虑到敌军的情况和整体战略,最终导致了失败。 而真正有智慧的人,会努力去拓宽自己的视野,尽可能全面地了解事物。他们不会仅仅满足于从管中看到的那一小点豹子,而是会去追寻整只豹子的全貌。就像那些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他们能够综合各种因素,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决策。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常常会遇到管中窥豹的情况。我们可能会因为一时的所见所闻而对某个人或某件事产生片面的看法。然而,我们应该明白,这只是局部的表象,不能代表全部。我们要学会多方面观察、深入思考,避免因为管中窥豹而产生错误的认知和判断。 只有当我们能够摆脱管中窥豹的局限,以更加开阔的视野和全面的思维去看待世界,我们才能真正理解事物的本质,做出更加明智的选择。就如同王献之一样,虽然他当时只能从画中看到局部,但他有着追求全貌的意识和智慧,这也为他日后成为一代书法大家奠定了重要的基础。让我们都努力去超越管中窥豹的狭隘,去拥抱更加广阔和真实的世界吧。
急功近利
成语拼音
jí gōng jìn lì
成语解释
功:成功;近:眼前的。急于求成,贪图眼前的成效和利益。
典故出处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对胶西王》:“仁人者正其道不谋其利,修其理不急其功。”
成语典故
董仲舒是西汉时期著名的哲学家和今文经学大师,汉景帝时为博士官,以通晓《公羊春秋》闻名于世。他专心治学,三年不到花园游玩,很负盛名,当时的士人都以师礼尊奉他。 在汉武帝时期,因朝廷长期对外用兵和统治者的穷奢极欲,赋役日益苛重,致使百姓怨声载道,封建统治集团内部孕育着严重危机。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汉武帝采纳了他的主张,董仲舒也被派遣到诸侯王那里担任了国相之职。但是没过多久,董仲舒却因才遭妒,备受其他官员的排挤,后因提出“灾乱说”而被人诬陷有颠覆国家的意图,差点被处死。汉武帝念及旧情,亲自出面赦免了他。后来,汉武帝听从丞相公孙弘的一间,将其派往胶西。让他做了胶西王国相。 公孙弘与董仲舒同为儒学经师。公孙弘擅长逢迎附和,深得汉武帝的器重,被任命为丞相。董仲舒却时常不识时务,正言直谏,汉武帝对他恨头疼,所以敬而远之。公孙弘一直以来都嫉妒董仲舒的才华,这次,他找到了机会,希望可以一举铲除董仲舒。举荐,也是有计划的谋杀。 胶西王是汉武帝的兄长,依仗自己是汉室宗亲,有恃无恐,骄横暴戾。之前,朝廷派去的国相统统被他以各种罪名斩杀,无一幸免。幸运的是,因为董仲舒的声名与才学,胶西王不但没有杀他,反而十分敬重他。有一次,胶西王对董仲舒说:“勾践的贤明,加上范蠡(lí)、文种的才能,我认为这是越国的‘三仁’,你怎么看待这三仁呢?当初齐桓公有问题请教管仲,我的疑虑就由先生解决了。” 董仲舒回答说:“我才疏学浅,没能力决断大王的疑虑。虽然如此,大王向我提问,我不能不尽我所知回答。我听说,过去鲁国国君问柳下惠:‘我想攻打齐国,你看怎么样?’柳下惠回答说:‘不行。’他退下来满脸忧愁地说:‘我听说,阴谋侵略邻国的,不会向仁爱者讨教,这次国君为什么问我呢?’可见,柳下惠连被问都觉得羞耻,更别说参与讨伐齐国了!由此看来,越国本来就没有一个‘仁’,哪来的‘三仁’?所谓仁人,是‘正其道不谋其利,修其理不急其功’(端正自己奉行的道义而不谋求眼前的小利,修养自己信奉的理念而不急于取得成果)的仁。致力于以德教化民众而使社会风气大变,才是仁的最高境界,尧、舜、禹就是榜样!”。
成语造句
做事情不能只想着快速获得成果而急功近利,应该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去努力。
成语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国家名叫陈国。陈国有一位年轻的将军名叫李明。 李明自幼习武,有着出众的军事才能和强烈的进取心。他渴望在战场上建立赫赫战功,以此来获得荣耀和地位。 当时,陈国与邻国时常发生摩擦和冲突。有一次,两国之间又爆发了一场战争。李明迫不及待地想要在这场战争中展现自己的实力,他极力主张采取激进的进攻策略,想要迅速取得胜利。 他的上司,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将军,却有着不同的看法。老将军认为战争需要谨慎谋划,不能急功近利,否则可能会陷入危险之中。但李明根本听不进去老将军的建议,他一心只想着尽快立下大功。 在战场上,李明不顾实际情况,贸然率领军队冲向敌阵。一开始,他们的确取得了一些小胜利,这让李明更加坚信自己的策略是正确的。然而,邻国很快察觉到了他的冒进,设下了重重陷阱。 最终,李明的军队陷入了绝境。他们伤亡惨重,李明自己也身负重伤。这场战争以陈国的失败而告终。 李明在病床上反思自己的行为,他终于意识到自己是多么的急功近利。他想起了历史上那些因为急功近利而导致失败的例子,比如春秋时期的吴王夫差,一心想要称霸,却忽略了勾践的卧薪尝胆,最终落得个国破家亡的下场。 从那以后,李明改变了自己的态度。他明白了成功需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努力,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快速的成果。他在后来的战争中,更加注重战略和战术的运用,不再急功近利。 经过多年的努力,李明终于成为了一位备受尊敬的将军,为陈国的和平与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他的故事也成为了陈国人民口中的教训,提醒着人们不要被急功近利蒙蔽了双眼,要以长远的眼光和稳健的态度去追求自己的目标。
竭泽而渔
成语拼音
jié zé ér yú
成语解释
泽:池、湖。掏干了水塘捉鱼。比喻取之不留余地,只图眼前利益,不作长远打算。也形容反动派对人民的残酷剥削。
典故出处
《吕氏春秋·义赏》:“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
成语典故
春秋时期,晋文公率军在城濮与楚国对峙,他问狐偃如何胜强大的楚军。狐偃献计用欺骗的办法。他又问雍季如何处理,雍季说用欺骗的办法只能是把池水弄干捉鱼,到第二年就没鱼捉了,打仗还是要靠实力。晋文公用狐偃的计策打败了楚军,但在论功行赏时雍季却在狐偃之上。他说:“我们怎么能认为一时之利要比百年大计重要呢?”。
成语造句
为了眼前的利益而竭泽而渔,这种短视的行为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
成语故事
在春秋时期,有一个国家名为晋国。晋国的国君一直野心勃勃,妄图扩大自己的领土和势力范围。 当时,在晋国的附近有一个相对弱小的国家叫虢国。虢国虽然不大,但有着丰富的资源和繁荣的经济。晋国国君对虢国垂涎已久,一心想要将其吞并。 晋国的大臣们纷纷进言,其中一位名叫荀息的大臣向国君献上了一计。他建议晋国先向虢国借道,去攻打另一个国家虞国,等打下虞国后,再回过头来攻打虢国。国君听了觉得此计甚妙,便决定依计行事。 晋国派使者前往虞国,送上了许多珍贵的礼物,并请求借道攻打虞国。虞国的国君和大臣们看到这些礼物后,十分心动,有一些大臣提出了反对意见,他们认为晋国此举可能别有企图,不能轻易答应。然而,虞国国君被眼前的利益蒙蔽了双眼,不顾众人的劝阻,答应了晋国的请求。 晋国的军队顺利地通过虞国,攻打了虞国,并且很快就取得了胜利。虞国国君这才如梦初醒,后悔不已。 此时,晋国并没有停止他们的野心。他们转过头来,再次向虞国进军。虞国国君惊慌失措,连忙向其他国家求救,但其他国家都不愿意得罪强大的晋国。虞国最终被晋国所灭。 晋国在这场战争中虽然获得了胜利,但他们的行为却引起了其他国家的警惕和不满。晋国国君为了一时的利益,采用了这种竭泽而渔的手段,虽然短期内获得了财富和领土,但却失去了其他国家的信任和支持。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竭泽而渔这种行为的弊端。它只关注眼前的利益,而不顾及长远的发展和后果。就像晋国国君为了吞并虢国和虞国,不惜用尽一切手段,最终却导致了自己在国际上的孤立。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会遇到类似的情况。有些人或企业为了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不惜破坏环境、浪费资源,这种竭泽而渔的做法最终会给我们带来严重的后果。我们应该树立长远的眼光,注重可持续发展,不能只看到眼前的蝇头小利而忽略了未来的大局。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同时,我们也要从历史中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让竭泽而渔这样的悲剧不再重演。
见利忘义
成语拼音
jiàn lì wàng yì
成语解释
见到有利可图就不顾道义。
典故出处
《汉书·樊郦滕灌傅靳周传》:“夫卖友者,谓见利而忘义也。”
成语典故
汉高祖死后,吕后专权,对娘家的人封王封侯,排斥异己,诛杀功臣。不久,吕后也死了,她在遗诏中指定内侄吕产为相国,吕禄统领京都禁卫军。吕氏家族掌权,激起一批功臣不满,太尉周勃与丞相陈平密议对策。他们巧使妙计,把吕党要人郦寄争取过来,由他去说服吕禄,把兵权还给周勃。 这时,大将军灌婴联合齐王刘襄等刘家军,回京师欲诛吕氏家族。郦寄与吕禄本是知交,吕禄听了郦寄的话,终于把北军归周勃指挥。前相国曹参的儿子曹??(zhu)又配合朱虚侯刘章控制了南军,在未央宫杀死了吕产。其余吕氏大官,也都被周勃派人抓获,一一斩首。吕氏势力全被消灭后,周勃、陈平等大臣迎立代王刘恒为帝,就是汉文帝。在诛吕这场斗争中,郦寄也出了力,所以袭父爵为曲周侯,但舆论说他出卖朋友。 《汉书》记载说:“夫卖友者,谓见利而忘义也。”作者班固认为郦寄不属于“见利忘义”。
成语造句
他为了那一点私利,竟然做出这种事,真是个见利忘义的人。
成语故事
在春秋时期,有一个名叫虞孚的人。虞孚生活贫苦,一直渴望能改变自己的命运,过上富裕的生活。 有一次,他听说种漆树可以获得巨大的利益,于是便决定投身于这个行业。他四处借钱,购置了树苗,辛勤地种植和照料漆树。经过几年的努力,漆树终于长大,可以割取漆液了。 虞孚非常高兴,他看到了财富在向他招手。然而,他心中的贪欲也被渐渐激发出来。为了能获取更多的钱财,他开始动起了歪脑筋。他在漆液中偷偷掺杂了一些劣质的东西,这样一来,他就可以产出更多的“漆”去售卖。 虞孚的一位朋友得知了他的所作所为,便前来劝告他说:“你这样做是不对的,做生意应该讲究诚信,不能见利忘义。如果你的名声坏了,以后就很难再立足了。”但虞孚哪里听得进去,他满脑子都是即将到手的财富,完全不顾朋友的忠告。 当他带着这些掺杂了杂质的漆去市场售卖时,一开始确实因为量大且价格相对便宜吸引了不少买家。虞孚得意洋洋,觉得自己的办法真是太妙了。可是,没过多久,那些买了他的漆的人发现漆的质量很差,根本无法达到他们所需要的效果。于是,虞孚的名声迅速传遍了整个地区,人们都知道他是一个为了利益不择手段、见利忘义的人。 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愿意和虞孚做生意,他的漆再也卖不出去。他不仅没有赚到钱,还因为前期的投入而欠下了巨额债务。虞孚后悔不已,但此时已经为时太晚。他终于明白了,为了眼前的一点利益而抛弃诚信和道义,最终只会给自己带来更大的灾难。 正如《论语》中所记载:“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真正的君子看重的是道义,而不是利益。而像虞孚这样的小人,只看到眼前的利益,却忘记了做人的根本原则,最终只能自食恶果。这个故事也警示着后人,在面对利益的诱惑时,一定要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不能见利忘义,否则必将付出沉重的代价。
利令智昏
成语拼音
lì lìng zhì hūn
成语解释
令:使;智:理智;昏:昏乱,神智不清。因贪图私利而失去理智,把什么都忘了。
典故出处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鄙谚曰:‘利令智昏。’平原君(赵胜)负冯亭邪说,使赵陷长平四十余万众,邯郸几亡。”
成语典故
战国时代,各诸候国之间为了争夺土地,经常发动战争。秦国派大将白起攻打韩国,占领了韩国的一块土地野王。在野王邻近有另一块土地上党,他们的地方官员看到野王轻易地就被秦军攻下,怕上党也守不住,就写信给赵国,表示愿意归顺,希望得到赵国的庇护。 赵国的君臣们对于要不要接受上党的归顺,意见不一,大家展开激烈的争论。平原君赵胜说:“上党这么大块的地方,我们不用出一兵一卒,就可以得到,为甚么不要呢?”平阳君反对说:“就是因为不花力气得到好处,轻易要了,恐怕会招来大祸。”赵王因为不想失去这块到嘴的肥肉,便支持平原君的主张,并且派他去接收上党,把它划为赵国的领地。秦国知道后,认为赵国存心和自己作对,就命令白起率大军去攻打赵国。结果赵国的四十万大军全部被秦军歼灭,国都邯郸也被围困,后来平原君带毛遂去楚国,说服楚王联赵抗秦,最后楚国出兵,才解除了赵国的邯郸之围。 赵王和平原君因为贪图眼前可以获得上党土地的利益,而差点导致赵国灭亡。后人便形容他们的行为是“利令智昏”。
成语造句
面对金钱的诱惑,他竟然完全不顾后果,做出了违法的事情,真是利令智昏。
成语故事
在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纷争不断,都渴望扩大自己的领土和势力。 有一个名叫冯亭的韩国上党郡守,他面临着一个艰难的抉择。秦国出兵攻打韩国,一路势如破竹,眼看就要逼近上党。韩国国君惊恐万分,决定把上党割让给秦国,以求平息战火。 冯亭得知这个消息后,心中十分纠结。他深知秦国的贪婪和残暴,如果上党落入秦国手中,百姓们必将遭受苦难。在经过深思熟虑后,冯亭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他要将上党献给赵国。 赵国的国君赵孝成王听到这个消息后,喜出望外。他认为这是一个天大的好事,不费一兵一卒就能得到上党这么大块土地。赵国的大臣们却分成了两派,一派认为这是个难得的机会,应该接受;另一派则认为这其中必定有诈,秦国肯定不会善罢甘休。 赵孝成王被贪婪蒙蔽了双眼,他根本听不进大臣们的劝告,一心只想着得到上党。他迫不及待地派使者前往上党,接收了这块土地。 秦国得知赵国接收了上党后,果然大怒。他们立刻派出大军攻打赵国,于是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长平之战。 在战争初期,赵国凭借着名将廉颇的出色指挥,勉强抵挡住了秦国的进攻。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赵国的国力渐渐不支。秦国见此情形,便使用离间计,让赵孝成王撤掉了廉颇,换上了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 赵括根本不懂军事,他一上任就盲目地发动进攻,结果被秦军打得大败。赵国的四十万大军全军覆没,赵国也从此一蹶不振。 赵孝成王因为一时的贪婪,做出了错误的决策,最终导致了国家的灾难。这正可谓是利令智昏,被眼前的利益冲昏了头脑,而忽视了潜在的巨大风险。历史的教训是深刻的,它提醒着后人在面对利益诱惑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切不可因小失大,重蹈赵孝成王的覆辙。
买椟还珠
成语拼音
mǎi dú huán zhū
成语解释
椟:木匣;珠:珍珠。买下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
典故出处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成语典故
春秋时代,楚国有一个商人,专门卖珠宝的,有一次他到齐国去兜售珠宝,为了生意好,珠宝畅销起见,特地用名贵的木料,造成许多小盒子,把盒子雕刻装饰得非常精致美观,使盒子会发出一种香味,然后把珠宝装在盒子里面。有一个郑国人,看见装宝珠的盒子既精致又美观,问明了价钱后,就买了一个,打开盒子,把里面的宝物拿出来,退还给珠宝商。
成语造句
他在市场上因为喜欢那个精美的盒子而忽略了里面珍贵的珠宝,最后做出了买椟还珠的举动。
成语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楚国的商人,他特别善于做生意。 有一次,这个商人得到了一颗非常珍贵的珍珠。为了能将这颗珍珠卖出一个好价钱,他找来能工巧匠,精心打造了一个华丽无比的匣子。这个匣子用名贵的木材制成,上面雕刻着精美的图案,还镶嵌着各种宝石,可谓是美轮美奂。 商人带着这个装着珍珠的匣子来到了集市上。他把匣子摆出来展示,立刻吸引了众多人的目光。人们纷纷围拢过来,对这个匣子赞不绝口。其中有一个郑国人,他被匣子的精美深深吸引,完全忽略了匣子里的珍珠。 郑国人询问商人这个匣子的价格,商人心中暗喜,报出了一个很高的价格。郑国人毫不犹豫地就付钱买下了这个匣子。然而,他拿到匣子后,竟然直接打开匣子取出了珍珠,然后将珍珠还给了商人,只拿着那个匣子兴高采烈地走了。 周围的人都惊呆了,他们纷纷指责这个郑国人分不清主次,只看重外表华丽的匣子,却舍弃了更为珍贵的珍珠。这个商人也只能无奈地摇头叹气。 在《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中就记载了这个故事,它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做事情要分清主次,不能只关注外表的华丽而忽略了事物真正的价值。不能像这个郑国人一样,被一些表面的东西所迷惑,而放弃了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在生活中,我们也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要被一些华而不实的东西所误导,要懂得取舍,抓住真正重要的东西,这样才能避免犯下买椟还珠这样的错误,做出更明智的选择和决策。 时至今日,“买椟还珠”这个成语依然被广泛使用,时刻提醒着人们不要重形式而轻内容,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敏锐的洞察力。
盲人摸象
成语拼音
máng rén mō xiàng
成语解释
比喻对事物只凭片面的了解或局部的经验,就乱加猜测,想做出全面的判断。
典故出处
《大般涅槃经》三二:“其触牙者即言象形如芦菔根,其触耳者言象如箕,其触头者言象如石,其触鼻者言象如杵,其触脚者言象如木臼,其触脊者言象如床,其触腹者言象如甕,其触尾者言象如绳。”
成语典故
据古代印度佛经中讲,古时印度有一个小国,国王名叫镜面王。他信奉释迦牟尼的佛教,每天都拜佛诵经,十分虔诚。可是,国内当时流行着很多神教巫道,多数臣民被它们的说教所迷惑,人心混乱,是非不明,很不利于国家的治理。镜面王很想让其臣民们都归依佛教,于是就想出了一个主意:用盲人摸象的现身说法教育诱导他们。镜面王吩咐侍臣说:“你找一些完全失明的盲人到王城来。”使者很快就凑集了一群盲人,带领他们来到王宫。 使者走进宫殿向镜面王禀报说:“大王,您吩咐找的盲人现已带到殿前。”镜面王说:“你明天一早带领盲人们到象苑去,让他们每人只能触摸大象身体的一个部位,然后马上带他们来王宫前广场。” 第二天上午,镜面王召集所有的大臣和数万平民聚集在王宫前的广场上,沸沸扬扬的人们交头接耳,谁也不知道国王将要宣布什么重大的事情。不一会,使者领着盲人们来到了镜面王的高座前,广场上的人们顿时安静了下来。镜面王向盲人们问道:“你们都摸到大象了吗?”盲人们齐声回答说:“我摸到大象了!”镜面王又说:“你们每个人都讲述一下大象是什么模样的!”摸到大象腿的盲人首先站出来说:“禀告圣明的国君,大象就像一只盛漆的大圆桶。”摸到大象尾巴的盲人说:“大王,大象应该像一把扫帚。”摸到大象腹部的盲人说:“大王,大象确实像大鼓。”随后,摸到大象头部的说大象像大勺子,摸到大象牙的说大象像牛角,摸到大象尾巴后部的说大象像棍杖,摸到大象耳朵的则说大象犹如簸箕。最后,摸到大象鼻子的盲人说:“圣明的大王,大象实在像一根粗绳索。”一群盲人分成了几伙,吵吵嚷嚷,争论不休,都说自己正确而别人说的不对。他们又纷纷到镜面王前争辩说:“大王!大象的模样确实像我说的那样!”这时,在场的臣民见此都大笑不止,镜面王也意味深长地看着众人笑了起来。
成语造句
对于复杂的问题,我们不能像盲人摸象一样,只凭片面的了解就下结论,而应该全面、深入地去分析。
成语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地处偏远的国家。这个国家的人们大多都没有见过大象,只是听说过这种庞大而神奇的动物。 有一天,国王突发奇想,决定从远方弄来一头大象,让臣民们都见识见识。大象被牵到了城中的广场上,消息很快传开,人们都纷纷赶来围观。 人群中有几个盲人,他们听到周围人对大象的描述,心中充满了好奇。于是他们商量着要去摸摸大象,自己来感受一下大象到底是什么样子。第一个盲人摸到了大象的腿,他感觉到那是一根粗壮如柱子般的东西,于是他大声说道:“大象就像一根柱子!”第二个盲人摸到了大象的耳朵,他觉得那像是一把大大的扇子,便说:“不对,大象像一把扇子。”第三个盲人摸到了大象的身体,他认为大象如同一面巨大的墙壁,坚持说:“你们都错了,大象明明是一堵墙。”第四个盲人摸到了大象的尾巴,他断言大象像一根细细的绳子。 他们每个人都坚信自己摸到的就是大象的真实模样,为此还争论不休。周围的人们看着他们的样子,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其实,这些盲人就如同历史上那些只凭借片面了解就妄下结论的人。就像在《史记》中记载的一些人物,他们有时也会因为看到局部而误以为那就是全部。盲人摸象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看待事物不能只凭借局部的认知就匆忙下结论。我们应该以更全面、更客观的视角去观察和理解,不能像这些盲人一样,只抓住了一点就认为自己已经了解了全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避免片面和错误的认知,更好地认识这个复杂而多彩的世界。在面对未知时,我们应保持谦逊和谨慎,不断去探索、去发现,而不是像这些盲人一样,仅凭自己的一次触摸就固执地认定大象的模样。只有不断拓宽我们的视野和认知,才能真正理解事物的本质和全貌。
人心不足蛇吞象
成语拼音
rén xīn bù zú shé tūn xiàng
成语解释
比喻人贪心不足,就象蛇想吞食大象一样。
典故出处
《山海经·海内南经》:“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战国楚·屈原《天问》:“一蛇吞象,厥大何如?”
成语典故
传说古代有个穷苦的猎人阿象,他在森林里打猎时救了一条饿昏的小蛇,带回家精心饲养。小蛇慢慢长大成青蛇并通人性,经常从外面给他带回一些值钱的东西来报答。阿象一再向青蛇索取,盼望成为富翁,愤怒的青蛇便将这个贪得无厌的家伙一口吞下。
成语造句
他总是妄图得到那些远超自己能力的东西,不懂得知足,真可谓是人心不足蛇吞象,最终只会落得个两手空空的下场。
成语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小村落,村子里有一个贫苦的年轻人名叫张三。 张三虽然家境贫寒,但他勤劳善良,每日都努力劳作,梦想着有一天能过上好日子。有一天,张三在山上砍柴时,无意间救了一只受伤的小蛇。他小心翼翼地为小蛇包扎好伤口,然后将它放回了山林中。 日子一天天过去,张三依旧过着平凡而辛苦的生活。然而,有一天,当他再次上山砍柴时,遇到了一位神秘的老人。老人对他说:“年轻人,你曾经救过我的孩子,我要报答你。”张三十分惊讶,不知道老人在说什么。老人接着说:“我就是那只小蛇的父亲,我可以满足你一个愿望。”张三想了想,说:“我希望能有足够的钱财,让我和我的家人过上富足的生活。”老人微微一笑,手一挥,张三的面前就出现了一堆金子。 张三高兴极了,他带着金子回到家中,买了田地,盖了大房子,一家人过上了富裕的生活。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张三的欲望开始膨胀。他不再满足于现有的财富,想要更多、更多。他想起了老人的承诺,于是又回到山上找到了老人。老人有些无奈地看着他说:“你已经得到了很多,为何还不满足?”张三却贪心不足地说:“我想要更多的金子,更多的财富,我要成为这个世界上最富有的人。”老人皱了皱眉头,叹了口气说:“人心不足蛇吞象啊,好吧,我再满足你一次,但你以后可不要后悔。”老人再次挥了挥手,顿时无数的金子像山一样出现在张三面前。 张三欣喜若狂,他用尽各种办法将这些金子运回家中。然而,这么多的金子也引来了盗贼和强盗。他们纷纷盯上了张三的财富,不断地骚扰他和他的家人。张三整天提心吊胆,生活变得不再安宁。而且,因为拥有了巨额的财富,张三开始变得傲慢自大,他不再与以前的朋友和邻居来往,甚至对自己的家人也变得冷漠无情。 终于,张三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多么大的错误。他想起了以前虽然贫穷但却快乐的日子,想起了自己的初心。他后悔不已,决定去找老人,请求他收回这些财富。当他再次找到老人时,老人看着他,缓缓地说:“早知今日,何必当初。人心不足蛇吞象,欲望会让人迷失自我。不过,我可以再给你一次机会。”老人收回了所有的金子,张三又回到了最初的贫穷状态。 经过这次经历,张三终于明白了知足常乐的道理。他不再追求过多的财富,而是珍惜身边的人和事,重新过上了平静而幸福的生活。这个故事也一直流传下来,提醒着人们要懂得知足,不要被无尽的欲望所驱使,否则最终只会自食恶果。
杀鸡取卵
成语拼音
shā jī qǔ luǎn
成语解释
卵:蛋。为了要得到鸡蛋,不惜把鸡杀了。比喻贪图眼前的好处而不顾长远利益。
典故出处
《伊索寓言》
成语典故
从前一个贪婪的人家里喂养一只母鸡,他靠卖鸡蛋的钱维持生计。一天母鸡下了一枚金蛋,他仔细端详这枚金蛋,认为母鸡肚内肯定还有很多,就把母鸡杀了,仔细搜索,什么也没找到。他这杀鸡取卵的做法太荒唐。
成语造句
为了眼前的一点利益而破坏生态环境,这种行为无异于杀鸡取卵,会给未来带来严重的后果。
成语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村庄,村庄里有一个贪婪的农夫。 这个农夫家中养了一群母鸡,这些母鸡每天都会下蛋,农夫就靠着卖鸡蛋维持生计。一开始,农夫很满足这样的生活,每天勤勤恳恳地照顾母鸡。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农夫心中的贪欲越来越大,他开始不满足于每天只收获几个鸡蛋,他想要获得更多的财富,更快地过上富裕的生活。 有一天,农夫心中突然冒出了一个邪恶的念头:如果直接把母鸡肚子里的蛋都取出来,那不是能一下子得到很多蛋,能卖更多的钱吗?于是,农夫完全不顾母鸡的死活,开始残忍地杀鸡取卵。他一只只地宰杀母鸡,从它们的肚子里掏出还未完全成熟的蛋。 起初,农夫确实获得了比平时多得多的蛋,他兴高采烈地拿着这些蛋去集市上卖,换来了不少钱财。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他发现自己再也没有鸡蛋可卖了,因为他杀光了所有能下蛋的母鸡。而没有了持续的收入来源,农夫的生活又陷入了困境。 这个故事让我们想起了历史上的一些类似事例。比如在一些朝代中,统治者为了一时的利益,过度地剥削百姓,征收高额的赋税,就如同这个农夫杀鸡取卵一般。短期内看似获得了大量的财富,但却破坏了国家的根基,导致民不聊生,最终引发社会动荡,王朝也随之覆灭。 杀鸡取卵这个成语,正是告诫我们不能只贪图眼前的利益而不顾长远的后果。我们在做任何事情时,都应该要有长远的眼光和规划,不能为了一时的痛快或者利益而牺牲未来的发展。只有注重可持续发展,合理地利用资源,才能真正实现长久的繁荣和稳定。就像养母鸡一样,我们应该耐心地等待母鸡每天下蛋,而不是采取极端的手段去获取。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常常能看到杀鸡取卵的行为。一些企业为了追求短期的高额利润,不惜牺牲产品质量,欺骗消费者,这样虽然能获得一时的成功,但最终会失去市场和信誉。同样,我们在对待自然资源时,如果过度开采、破坏环境,也会给我们的子孙后代带来无尽的灾难。 让我们从这个成语故事中吸取教训,时刻提醒自己不要成为那个杀鸡取卵的农夫,而是要以长远的眼光和智慧去追求真正有价值和意义的东西。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
舍本逐末
成语拼音
shě běn zhú mò
成语解释
舍:舍弃;逐:追求。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典故出处
《汉书·食货志》:“弃本逐末,耕者不能半,奸邪不可禁,原起于钱。”
成语典故
战国时,各个诸侯国之间经常有使节往来。有一天,齐王派出了一名使者到赵国去问候赵威后。 齐王的这位使者没有到过赵国,更没见过赵威后。但他早就听说赵威后是以为很贤德的往后,所以十分高兴地接受了这一差事。他想,我作为齐国使者去向赵威后问安,赵威后一定会很高兴。她一高兴,说不定会赏赐一些贵重的小礼品。因此,他觉得此次出使赵国,还是一件十分难得的美差呢。这个使者披星戴月,马不停蹄,终于到了赵国国都邯郸。 邯郸,在齐王使者的想象中是十分美丽的:那雕梁画栋的梳妆楼,那清水碧透的照眉池,那热闹非凡的市桥,那巍峨秀丽的丛台……他听人说过很多很多回,可就是没有见过。因此,一路上盘算着,等办完了公事,一定要好好地看看邯郸,饱饱眼福。 到了邯郸,他直奔赵王城,去问候赵威后。 赵威后果然不负贤名。当齐王的使者被一位美丽的宫娥引进后宫时,赵威后早已端坐在一个绣墩之上等候了。她一身威严正气,满脸的慈祥。以礼拜见之后,齐王使者把随身带来的齐王亲笔信呈给了赵威后。但不知怎的,那赵威后竟然没有先去拆阅齐王的信,却躬身问齐王使者道:“你们齐国今年的收成好吗?” “好。”齐王使者答。 赵威后又问:“黎民百姓好吗?” “好。”齐王使者答。 赵威后再问:“齐王也很好吗?” “也很好。”齐王使者答。 齐王使者回答完问话,心里很不是滋味。他是个心直口快的人,心中想什么,便直接问出来:“尊敬的威后,我奉我国大王的旨意,专程向您来问安。照说,您若回问的话,也该先问候我们的大王。可您先问的却是年景和百姓,您怎么把低贱的摆在了前头,而把尊贵的放在了后面呢?” 赵威后笑着说:“话可不能这么说。我之所以先问年景和百姓,后问候你们大王,自有我的道理。” 齐王使者纳闷地问:“什么道理?” 赵威后说道:“你想想看,假如没有好年景,那黎民百姓靠什么活下去呢?假如没有黎民百姓,又哪里有大王呢?所以说,我这样问才合乎情理;不这样问,便是舍本逐末。你说是不是这样呢?” “这……”齐王的使者哑口无言了。 召见一结束,齐王的使者已经没有心情再去浏览邯郸的美景,便直接回齐国去了。 在归国的路上,齐王的使者一直觉得肩上沉甸甸的。虽说那赵威后什么礼品也没有赐给他,可他并不认为是空手而归。他觉得,赵威后的那有关“舍本逐末”的几句问候,比什么礼品都贵重。
成语造句
做事情如果不注重根本,只是一味地追求细枝末节,那就是舍本逐末,最终很难取得理想的成果。
成语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繁华的国度。这个国度里有一位商人,名叫李明。 李明经营着一家规模不小的店铺,售卖着各种各样的商品。他整天忙碌于生意之中,渴望着赚取更多的财富。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逐渐陷入了一种奇怪的经营模式。 李明开始过分关注一些表面上能带来短期利益的小事情,而忽略了店铺的根本。比如,他会为了节省一点成本而采购质量稍差的货物,却没有意识到这样可能会逐渐失去顾客的信任;他会花大量时间去和供应商讨价还价,却很少去思考如何提升店铺的服务和商品的品质。 有一次,一位老顾客来到店里,对李明说:“你家的商品质量好像不如以前了,我以后可能不会再来了。”李明听了,虽然心里有些不舒服,但他并没有太在意,依旧我行我素。 他的好友张峰看到他的做法,多次劝他要重视店铺的根本,不能舍本逐末。张峰引用历史上的例子对他说:“从前有个君王,只注重华丽的宫殿和繁多的娱乐活动,而忽略了农业生产和百姓的生活,最终导致国家衰落。你可不能重蹈覆辙啊。”但李明总是不以为然,觉得张峰过于夸大其词。 就这样,李明的店铺生意逐渐冷清下来,顾客越来越少。而其他注重品质和服务的店铺却生意兴隆。直到这时,李明才如梦初醒,意识到自己一直以来的错误。他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努力去改变。 他重新审视店铺的经营策略,不再一味追求眼前的小利,而是把重点放在提升商品质量、优化服务和满足顾客需求上。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店铺的生意慢慢有了起色,顾客又重新回来了。 通过这件事,李明深刻地明白了舍本逐末的危害,也明白了只有抓住根本,才能让事业长久发展。从此,他更加用心地经营店铺,不再犯同样的错误。而这个故事也在当地流传开来,成为了人们引以为戒的范例,提醒着人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能舍本逐末,要始终坚守根本,才能走向成功的道路。
螳螂捕蝉
成语拼音
táng láng bǔ chán
成语解释
蝉:知了。螳螂捉蝉,不知潜在危险。比喻目光短浅
典故出处
汉·赵晔《吴越春秋》:“螳螂捕蝉,志在有利,不知黄雀在后啄之。”
成语典故
春秋时期,吴王寿梦要攻打楚国,并禁止大臣提反对意见,有一个大臣的儿子听说后,带上弹弓到王宫花园去打鸟。吴王问他干什么,他说在看螳螂捕树上的蝉,而黄雀在后面等着吃螳螂。吴王觉得自己的处境同螳螂差不多,就只好取消计划。
成语造句
树林中一只螳螂正悄悄靠近蝉,准备发动攻击,完全没意识到身后还有一只黄雀在虎视眈眈,真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啊。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和兼并。吴国的国王阖闾野心勃勃,想要扩张自己的领土和势力。 在吴国的王宫花园里,有一棵高大的树木。一天,吴王阖闾带着一群大臣在花园中游玩。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形成一片片光影。吴王看到一只蝉正趴在树枝上,贪婪地吸食着树汁,发出响亮的鸣叫声。而在蝉的身后,有一只螳螂正悄悄地靠近,它举起那锋利的前爪,准备捕捉蝉。然而,螳螂却没有注意到,在它的身后,有一只黄雀正虎视眈眈地盯着它,也准备随时发动攻击。 吴王看到这一幕,心中若有所思。他的大臣伍子胥看出了吴王的心思,上前说道:“大王,您看这蝉只知贪图眼前的利益,却没有察觉身后的危险;螳螂一心想着捕捉蝉,也忽视了黄雀的存在;而黄雀同样只看到了螳螂,没有意识到我们的存在。这就如同我们在争夺天下时,只看到眼前的目标,而忽略了潜在的威胁啊。” 吴王恍然大悟,他想到自己一心想要攻打楚国,却没有考虑到其他诸侯国可能会趁虚而入。如果自己贸然出兵,很可能会陷入困境。于是,吴王打消了立刻攻打楚国的念头,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战略。 后来,吴王阖闾在伍子胥等大臣的辅佐下,更加谨慎地处理国家事务。他们在扩张势力的同时,也时刻留意着周围的动向,避免被其他国家所算计。最终,吴国逐渐强大起来,成为了春秋时期的一个重要诸侯国。 “螳螂捕蝉”这个成语,就是从这个故事中演变而来的。它告诫人们在追求目标的时候,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而忽视了背后可能存在的危险。我们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敏锐的洞察力,全面地考虑问题,才能避免陷入困境,取得更好的成果。正如《后汉书·丁鸿传》中所说:“若敕政责躬,杜渐防萌,则凶妖销灭,害除福凑矣。”我们要懂得防患于未然,不能像故事中的蝉、螳螂和黄雀一样,只顾及眼前,而忽略了潜在的危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立足,实现自己的目标和理想。
贪得无厌
成语拼音
tān dé wú yàn
成语解释
厌:满足。贪心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
典故出处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贪婪无厌,忿类无期。”
成语典故
春秋末期,周朝的统治分崩离析,各诸侯纷纷独立,割据一方。晋国是其中实力较强的一个诸侯国。晋国有赵襄子、魏桓子、韩康子、范氏、智伯、中行氏六个上卿。其中,智伯野心勃勃,千方百计地想扩展自己的势力范围。他先联合韩、赵、魏三家攻打中行氏,强占了中行氏的土地。过了几年,他又强迫韩康子割让了一块有一万户人家的封地。接着,他又威逼魏桓子。魏桓子迫不得已,也只好割地求和。获得这三位上卿的土地后,智伯得意忘形,以为天下所有人都害怕自己,便又要求赵襄子割让蔡和皋狼这两个地方。赵襄子坚决不肯答应。智伯恼羞成怒,胁迫韩康子和魏桓子一同讨伐赵襄子,双方在晋阳对峙了三年。赵襄子采纳谋士张孟谈的计策,说服韩康子和魏桓子与自己联合起来,乘夜出兵偷袭智伯,将他杀死。智伯因为十分贪心,永远得不到满足,终于落了个亡命的下场。
成语造句
他对财富的追求毫无节制,不断地索取和囤积,简直贪得无厌,最终却落得个众叛亲离的下场。
成语故事
在春秋时期,有一个国家名为晋国。晋国有一位大夫名叫智伯,他拥有着强大的势力和极高的地位。 智伯贪婪成性,欲壑难填。他一心想要扩大自己的领土和权势,不断地对周边的小国进行侵略和掠夺。 有一次,智伯盯上了一个名为虢的小国。虢国虽然弱小,但有着丰富的资源。智伯为了得到虢国,用尽了各种手段。他先是派使者去虢国,以强硬的态度要求虢国割让土地和财富,虢国自然不肯轻易就范。 智伯见虢国拒绝,便决定发动战争。他纠集了大量的军队,气势汹汹地向虢国进攻。虢国奋力抵抗,但终究难以抵挡智伯强大的兵力。 在战争中,智伯展现出了他的残忍和贪婪。他纵容士兵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将虢国的百姓置于水深火热之中。 智伯占领了虢国后,并没有满足。他的目光又转向了其他国家,继续他的侵略和掠夺之路。 然而,智伯的贪得无厌引起了其他国家的警觉和不满。大家都意识到,如果任由智伯这样下去,他们都将面临被侵略和吞并的危险。于是,一些国家开始联合起来,共同对抗智伯。 最终,在各国的齐心协力下,智伯的势力被逐渐削弱。他的贪婪和残暴也遭到了应有的惩罚。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智伯的故事成为了一个警示后人的典型。贪得无厌的人往往会因为自己无尽的欲望而陷入困境,甚至给自己和他人带来巨大的灾难。正如《老子》中所云:“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只有懂得知足,保持适度的欲望,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加稳健和长远。我们应当以智伯为鉴,避免重蹈他的覆辙,追求真正有意义和价值的东西,而不是被贪婪所驱使,陷入无尽的欲望深渊。
一叶障目
成语拼音
yī yè zhàng mù
成语解释
眼睛被一片树叶挡住,指看不到事物的全貌。
典故出处
毛泽东《论持久战》:“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而自以为是。”
成语典故
有个书呆子从古书上读到“蝉翳叶”的故事,信以为真,就四处寻找,把蝉躲藏处的树叶全部摘下,拿回家遮脸作试验,问妻子能不能看见他。妻子气愤说看不见。他就拿这片树叶去街上行窃,被抓后说:“我一叶障目,你们能看见吗?”。
成语造句
只看到眼前的一点小利益,就像一叶障目,往往会忽略了长远的发展和更大的机遇。
成语故事
很久以前,楚国有个书呆子。有一天,他在一本书上看到这样一句话:“如果能得到螳螂捕捉蝉时用来遮身的那片叶子,就可以把自己隐藏起来,别人就看不见了。”书呆子心想:“要是我能拿到这样一片叶子,那该多好啊!” 于是,从那天起,他整天在树林里寻找螳螂捕蝉时藏身的叶子。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有一天,他看到一只螳螂正躲在一片叶子后面准备捕捉蝉。他兴奋极了,小心翼翼地靠近,想要摘下那片叶子。然而,就在他伸手去摘叶子的时候,不小心碰到了树枝,螳螂受到惊吓飞走了,蝉也“吱”的一声飞走了。但书呆子并不气馁,他继续在树林里寻找。 经过漫长的寻找,他终于找到了一片他认为合适的叶子。他如获至宝地拿着叶子回到家,然后就迫不及待地用叶子遮住自己的眼睛,问他的妻子:“你能看见我吗?”妻子感到莫名其妙,说:“当然能看见啊。”书呆子不相信,又换了几个角度问,妻子依然说能看见他。书呆子很生气,认为妻子在骗他,于是不停地和妻子争吵。 妻子被他弄得哭笑不得,无奈地说:“这片叶子又不能真的让你隐身,你怎么这么糊涂啊!”书呆子却固执地说:“书上就是这么说的,肯定不会错!” 这个书呆子就因为这一片叶子,完全陷入了自己的执念之中,无法自拔。他只看到了书上的那句话,却忽略了实际情况,可谓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在历史上,也有许多类似的例子。比如有些人只看到眼前的一点小利益,而忽略了长远的发展和大局,最终导致失败。就如同三国时期的袁绍,他拥有强大的实力和资源,但却因为目光短浅,只关注眼前的得失,不能从全局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最终在与曹操的争斗中落败。 我们在生活中也应该以此为鉴,不能像这个书呆子一样被局部的、暂时的现象所迷惑,而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用全面、长远的眼光去看待问题。不能因为一点小小的成就就沾沾自喜,也不能因为一时的挫折就灰心丧气。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避免一叶障目,做出正确的决策,走向成功的道路。
夜郎自大
成语拼音
yè láng zì dà
成语解释
夜郎:汉代西南地区的一个小国。比喻人无知而又狂妄自大。
典故出处
《史记·西南夷列传》:“滇王与汉使者言曰:‘汉孰与我大?’及夜郎侯亦然。以道不通,故各以为一州主,不知汉广大。”
成语典故
汉朝的时候,在西南方有个名叫夜郎的小国家,它虽然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可是国土很小,百姓也少,物产更是少得可怜。但是由于邻近地区以夜郎这个国家最大,从没离开过国家的夜郎国国王就以为自己统治的国家是全天下最大的国家。 有一天,夜郎国国王与部下巡视国境的时候,他指着前方问说:“这里哪个国家最大呀?”部下们为了迎合国王的心意,于是就说:“当然是夜郎国最大啰!”走着走着,国王又抬起头来、望着前方的高山问说:“天底下还有比这座山更高的山吗?”部下们回答说:“天底下没有比这座山更高的山了。” 后来,他们来到河边,国王又问:“我认为这可是世界上最长的河川了。”部下们仍然异口同声回答说:“大王说得一点都没错。”从此以后,无知的国王就更相信夜郎是天底下最大的国家。 有一次,汉朝派使者来到夜郎,途中先经过夜郎的邻国滇国,滇王问使者:“汉朝和我的国家比起来哪个大?“使者一听吓了一跳,他没想到这个小国家,竟然无知的自以为能与汉朝相比。却没想到后来使者到了夜郎国,骄傲又无知的国王因为不知道自己统治的国家只和汉朝的一个县差不多大,竟然不知天高地厚也问使者:?汉朝和我的国家哪个大?”。
成语造句
他总是觉得自己无所不能,其实不过是夜郎自大罢了。
成语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地方叫做夜郎。夜郎是西南地区的一个小国,由于地处偏远,与外界的交流相对较少。 当时,汉朝的使者出使到了夜郎。夜郎的国王从来没有见过汉朝使者这样的人物,也不知道汉朝的强大和广阔。当使者向他介绍汉朝的情况时,夜郎国王竟然傲慢地问道:“汉朝和我的国家相比,哪个更大?” 使者听了,感到十分惊讶和可笑。他耐心地向夜郎国王解释说:“汉朝拥有广阔的土地,人口众多,城市繁荣,文化昌盛,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国家。”然而,夜郎国王却根本不相信使者的话,他依然坚信自己的国家是最伟大的。 使者回到汉朝后,将夜郎国王的无知和傲慢告诉了皇帝。皇帝和大臣们听了,都不禁摇头失笑。从此,“夜郎自大”这个成语就流传了下来,用来形容那些见识浅薄却又自以为是的人。 在历史的长河中,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比如在古代,有些小国的君主因为长期处于封闭的环境中,缺乏对外部世界的了解,就容易产生盲目自大的心理。他们往往只看到自己国家的一点成就,就认为自己是天下无敌的,却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么广阔和复杂。 就如同夜郎国王一样,只看到了自己眼前的一小片天地,却误以为那就是整个世界。这种自大的心态不仅会阻碍个人的成长和进步,也会对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只有保持谦虚的态度,不断学习和了解外部世界,才能真正开阔自己的视野,避免陷入“夜郎自大”的误区。 我们应该从这个成语故事中吸取教训,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谦虚的心态。不要因为一时的成就或者优势而骄傲自满,要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只有不断努力,不断进步,才能在这个竞争激烈的世界中立于不败之地。
渔人得利
成语拼音
yú rén dé lì
成语解释
趁着双方争执不下而从中得到好处。
典故出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燕策二》:“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成语典故
战国时期,赵国准备攻打燕国,燕王派苏代去赵国游说赵王不要战争,讲述一只河蚌在岸上夹住一只鹬鸟的长嘴,双方争执不让,最后被一个渔翁轻易擒住。如果燕赵发生战争,秦国就像渔翁那样轻易吞并燕赵。赵王只好放弃战争的打算。
成语造句
鹬蚌相争,结果让渔人得利了。
成语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两个国家,分别是越国和吴国。这两个国家经常发生战争,双方的百姓都深受其苦。 越国的国王勾践,一直想要寻找机会打败吴国,他卧薪尝胆,努力发展国家的实力。而吴国的国王夫差,却渐渐变得骄傲自大起来,他沉迷于享乐,对越国的警惕性也逐渐降低。 有一天,吴国决定出兵攻打齐国,他们几乎倾尽了全国的兵力。勾践得知这个消息后,觉得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他立刻召集大臣们商议,准备趁吴国国内空虚的时候发动进攻。 大臣们有的表示赞同,但也有的表示担忧,担心这样做会引起其他国家的干涉。勾践思考了许久,最终还是决定冒险一试。 于是,越国的军队悄悄地向吴国进发。当他们到达吴国边境的时候,几乎没有遇到什么抵抗。吴国的百姓们惊慌失措,因为他们大部分的青壮年都去打仗了,国内只剩下老弱妇孺。 越国的军队势如破竹,很快就占领了吴国的大片土地。而此时的夫差,还在齐国战场上拼杀,对国内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 当夫差得知越国进攻的消息后,他急忙带领军队往回赶。但是,经过长途跋涉和战斗的消耗,他们的军队已经疲惫不堪。 在越国和吴国的这场战争中,越国最终取得了胜利。而齐国,原本是吴国想要攻打的目标,却因为吴国和越国的争斗,而避免了一场灾难。这就像是鹬蚌相争,渔人得利一样。 在历史的长河中,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很多时候,当两个势力相互争斗的时候,往往会忽略第三方的存在。而第三方就有可能在他们争斗的过程中,坐收渔翁之利。这个故事也提醒我们,在处理事情的时候,要全面考虑,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而忽略了潜在的风险和机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让自己成为那个鹬蚌,而让别人成为那个渔人。
安于现状
成语拼音
ān yú xiàn zhuàng
成语解释
对目前的情况习惯了,不愿改变。
典故出处
刘少奇《论党》另有些同志在工作中疲蹋,老一套,安于现状。”
成语典故
无
成语造句
他一直没有追求更高目标的动力,只是日复一日地重复着相同的工作和生活,安于现状。
成语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名叫小安的年轻人。他生活在一个宁静的小村庄里,日子过得平淡而安逸。 小安的家境不算富裕,但也能维持基本的生活需求。他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田地里辛勤劳作,种植着自己的那一小片庄稼。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小安对这样的生活似乎很满足,从来没有想过要去改变什么,也不曾有过更大的追求。 有一天,村里来了一位云游四方的智者。智者看到小安,便与他交谈起来。智者询问小安对未来的打算,小安却只是笑笑说:“我这样的生活挺好呀,能吃饱穿暖,我很满足了。”智者摇摇头,对小安说:“年轻人,世界如此广阔,外面有很多的机会和可能,你不应该安于现状,应该去闯荡一番,追求更好的生活。”小安却不以为然,他觉得自己现在的生活没什么不好,为什么要去冒险改变呢。 智者见小安如此固执,便给他讲起了历史上的故事。智者说:“从前有个国家,那里的人们也像你一样安于现状,他们不思进取,不发展军事和科技。结果,当外敌入侵时,他们毫无还手之力,国家沦陷,人民遭受了巨大的痛苦。如果他们能不安于现状,积极进取,也许就不会有这样的悲剧发生。” 小安听了智者的话,心中有了一丝动摇,但他还是犹豫不决。智者继续说:“再看看那些历史上的伟大人物,他们哪一个不是勇于突破现状,追求更高的目标才成就了一番事业。就如同那秦始皇,若不是有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又怎能成就千秋霸业。” 小安陷入了沉思,他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他意识到,自己一直以来确实过于安于现状了,从来没有想过要去尝试新的事物,去追求更好的生活。经过一番思考,小安终于决定听从智者的建议,离开村庄,去外面的世界闯荡。 他踏上了旅程,一路上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挑战,但他始终没有放弃。他努力学习新的技能,结交新的朋友,不断地拓展自己的视野和见识。终于,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奋斗,小安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当小安再次回到村庄时,他已经不再是那个安于现状的年轻人了。他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村里的人们,不要安于现状,要勇于追求自己的梦想,只有这样,才能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而小安自己,也在不断前进的道路上继续前行,创造着更加辉煌的未来。
本末倒置
成语拼音
běn mò dào zhì
成语解释
本树根;末树梢;置放。比喻把主次、轻重的位置弄颠倒了。
典故出处
金·无名氏《绥德州新学记》然非知治之审,则未尝不本末倒置。”
成语典故
该简者你却详而不简,该详者你又简而不详。本末倒置,批评你还不愿意?乱弹琴!★曲波《林海雪原》一二
成语造句
做事情要分清主次,不能一味追求细枝末节而忽略了核心重点,否则就容易本末倒置。
成语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国家叫卫国。卫国的国王非常重视商业的发展,认为商业能够带来大量的财富和繁荣。 于是,国王大力扶持商业,给予商人各种优惠政策和特权。一时间,卫国的商业异常兴旺,市场上热闹非凡,各种商品琳琅满目。然而,国王却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忽略了农业的重要性。 农业是国家的根本,是人民生活的基础。但卫国的农民们却发现,他们的地位越来越低,所得到的关注和支持也越来越少。土地逐渐荒芜,粮食产量大幅下降。 有一位忠诚而睿智的大臣,名叫公孙策。他看到了这种本末倒置的情况,心急如焚。他多次向国王进谏,说道:“陛下,农业才是国家的根基啊。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人民如何生存?国家又如何稳定?商业固然重要,但不能因此而忽视了农业。” 可是国王却不以为然,他觉得商业带来的财富更加直观和诱人。随着时间的推移,卫国的粮食短缺问题越来越严重。人们开始为了食物而争斗,社会陷入了混乱。 周边的国家看到卫国的虚弱,纷纷趁机发动了侵略。此时,国王才如梦初醒,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多么严重的错误。他开始重新重视农业,鼓励农民耕种,努力恢复农业生产。 然而,一切都已经太晚了。卫国在这场危机中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国家陷入了困境。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能本末倒置,要分清主次和先后顺序。就如同《大学》中所说:“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我们应该始终牢记事物的根本和关键所在,不能因为一时的利益或偏见而迷失了方向,否则必将自食恶果。在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会遇到类似的情况,不能因为追求眼前的繁华而忽略了基础的重要性,只有保持清醒的头脑,正确地处理本末关系,才能实现真正的稳定和发展。
本末倒置-成语图片
不劳而获
成语拼音
bù láo ér huò
成语解释
获获取,得到。自己不劳动却占有别人的劳动成果。
典故出处
《孔子家语·入官》所求于迩,故不劳而得也。”
成语典故
我的目标是不满于杨,而因此而是为的举动,却也许被第三者收渔人之利,不劳而获。★鲁迅《两地书》三十
成语造句
他总是梦想着一夜暴富,却从不付出努力,这种不劳而获的想法实在是不切实际。
成语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富饶的村庄,村子里的人们大多勤劳善良,靠着自己的双手辛勤耕耘,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 然而,在这个村庄里却有一个游手好闲的年轻人,名叫李四。李四整天无所事事,不愿意付出努力去劳作,却总想着不劳而获。他看到别人丰收的庄稼、肥壮的牛羊,心中充满了羡慕和嫉妒,却从不想着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 有一天,李四听说村子外的山上有一座古老的庙宇,传说中那里藏着无数的珍宝。李四心中顿时燃起了贪念,他心想:“如果我能找到那些珍宝,不就可以一辈子不用劳动,过上富裕的生活了吗?”于是,李四不顾家人和朋友的劝阻,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寻找珍宝的路途。 李四历经艰辛,终于来到了那座古老的庙宇。庙宇中弥漫着一股神秘的气息,李四兴奋地四处寻找珍宝的踪迹。然而,找了许久,他也没有发现任何有价值的东西。就在李四感到失望的时候,他突然在庙宇的角落里发现了一本破旧的书籍。李四打开书籍一看,上面记载着一个神奇的咒语,据说只要念出这个咒语,就可以召唤出一个精灵,精灵可以满足人的愿望。 李四如获至宝,他迫不及待地念起了咒语。果然,一个精灵出现在了他的面前。精灵对李四说:“我可以满足你的一个愿望,但是你必须要付出相应的代价。”李四心中只想不劳而获,根本没有考虑代价的问题,他毫不犹豫地说:“我要无数的金银财宝,让我一辈子都不用再劳动。”精灵微微一笑,答应了他的要求。 瞬间,李四的面前出现了堆积如山的金银财宝。李四高兴得手舞足蹈,他带着这些财宝回到了村庄。然而,当他回到村庄后,却发现一切都变了。因为他没有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财富,所以他不知道如何去珍惜和管理这些财富。他开始肆意挥霍,整天吃喝玩乐,没过多久,那些财宝就被他挥霍一空。 而此时的李四,因为长期不劳动,身体变得虚弱无力,再也没有能力去劳作了。他沦为了村庄里最穷困潦倒的人,受到了大家的嘲笑和唾弃。李四这才意识到,不劳而获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幸福和快乐,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才能获得有意义的人生。 从那以后,李四痛改前非,开始重新学习劳动技能,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生活。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妄图不劳而获最终只会自食恶果,只有脚踏实地、辛勤耕耘,才能收获真正的成功和幸福。正如《论语》中所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只有立足于根本,通过努力奋斗,才能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
不识大体
成语拼音
bù shí dà tǐ
成语解释
大体关系全局的道理。不懂得从大局考虑。
典故出处
《史记·平原虞卿列传》平原君,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也,然未睹大体。”晋·袁宏《后汉记》卷一○臣愚浅,不识大体。”
成语典故
上斥为不识大体,仍谕内监在外生事者听人责惩。★《清史稿·高宗本纪》
成语造句
他在处理问题时,只关注个人得失,丝毫不考虑整体利益,这种行为实在是不识大体。
成语故事
在很久以前,有一个诸侯国,国内有一位大臣名为戊。戊是一个极具才能的人,他在处理政务上有着出色的表现,常常能够提出一些独到的见解和有效的策略。 然而,戊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他有时过于注重细节和局部利益,而忽略了整体的局势和长远的发展。一次,诸侯国面临着一个重大的决策,是关于与邻国的关系处理。邻国提出了一系列的合作方案,其中一些条款看似对本国有着一定的益处,但如果从长远和整体来看,可能会带来一些潜在的问题和隐患。 其他大臣们纷纷从大局出发,对这些方案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讨论,他们指出了其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和不利因素。但戊却不以为然,他只看到了眼前那些蝇头小利,极力主张接受这些方案。他在朝堂上据理力争,完全不顾及其他大臣们的担忧和劝告。 国王在戊的强烈建议下,险些就做出了错误的决定。幸好,有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臣站出来,他引经据典,列举了历史上许多因为不识大体而导致国家陷入困境的例子。他耐心地向国王和戊解释道:“陛下,我们不能只看眼前的一点利益,而忽略了国家的长远发展和整体利益。就如同昔日那某位君王,因为一时的贪图小利而与虎谋皮,最终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我们必须要有全局的眼光,要识大体啊!” 国王听后,恍然大悟,他意识到自己差点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于是,他重新审视了这些方案,综合考虑了各种因素,最终决定拒绝邻国的不合理要求,选择了一条更有利于国家长远发展的道路。 而戊经过这次事件后,也深刻地反思了自己的行为。他明白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开始努力改变自己,学会从大局出发去思考问题,不再被局部的利益所迷惑。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不能像戊一样不识大体。我们要有广阔的视野和长远的眼光,要能够看清事情的全貌和本质,不能仅仅局限于眼前的一点得失。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走向成功的道路。正如古人所说:“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我们应该时刻铭记这句话,不断提升自己的格局和素养,避免成为一个不识大体的人。
得寸进尺
成语拼音
dé cùn jìn chǐ
成语解释
得了一寸,还想再进一尺。比喻贪心不足,有了小的,又要大的。
典故出处
《老子·道德经》不敢进寸而退尺。”《战国策·秦策三》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 得尺亦王之尺也。”
成语典故
法国得寸进尺,五年以后吞并了整个南圻,而心犹未足,还打算攘夺北圻,仅留下中圻给越南。★高阳《清宫外史》下册
成语造句
他总是不满足别人给予的帮助,反而变本加厉地提出更多过分要求,这种得寸进尺的行为让人十分反感。
成语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两个相邻的国家,分别是甲国和乙国。甲国国力强盛,而乙国相对弱小。 有一天,甲国的国王野心勃勃,想要扩张自己的领土,于是他派遣军队进攻了乙国边境的一个小镇。乙国国王为了避免战争扩大,选择了妥协,将这个小镇割让给了甲国。甲国国王尝到了甜头,心想乙国如此软弱可欺,便得陇望蜀,想要更多。 不久后,甲国国王又提出了新的无理要求,要求乙国割让更多的领土给他。乙国国王虽然心中愤怒,但考虑到两国实力的差距,再次选择了退让。然而,甲国国王并没有就此罢休,他越发贪婪,不断地提出更多过分的要求,简直是得寸进尺。 乙国的大臣们纷纷劝谏国王不能再这样一味地退让,否则国家将面临更大的危机。乙国国王终于醒悟过来,他明白如果继续纵容甲国,自己的国家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于是,乙国开始积极备战,训练军队,加强国防。 当甲国国王再次提出无理要求时,乙国国王果断地拒绝了,并表明了自己的强硬态度。甲国国王见状,恼羞成怒,决定发动大规模的战争。 战争一开始,甲国凭借着强大的军事实力,取得了一些优势。但是,乙国人民同仇敌忾,奋起抵抗,加上乙国军队的顽强作战,战争的局势逐渐发生了变化。 在一场关键的战役中,乙国军队利用地形优势,成功地击败了甲国军队。甲国国王这才意识到自己的贪婪和狂妄带来了多么严重的后果。随着战争的继续,甲国的国力也受到了极大的消耗,国内民众怨声载道。 最终,甲国不得不停止了这场侵略战争,而乙国也成功地捍卫了自己的国家和领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面对他人的无理要求时,不能一味地退让,否则对方只会得寸进尺,变本加厉。我们要有坚定的立场和勇气,敢于捍卫自己的权益,同时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被贪婪和欲望所驱使,以免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灾难。正如《后汉书·隗嚣传》中所说:“元请以一丸泥为大王东封函谷关,此万世一时也。”我们要懂得适可而止,把握好分寸,才能在复杂的世界中立足。
顾此失彼
成语拼音
gù cǐ shī bǐ
成语解释
顾了这个,丢了那个。形容忙乱或慌张的情景。
典故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十六回分军为三一军攻麦城,一军攻纪南城,大五率大军直捣郢都,彼疾雷不及掩耳,顾此失彼,二城若破,郢不守矣。”
成语典故
于是敌军处于一种恐怖气氛中,顾此失彼,疲于奔命。★冯玉祥《我的生活》第三十三章
成语造句
在工作和家庭之间忙碌周旋,他常常感到力不从心,以至于顾此失彼。
成语故事
在古代的一个国家里,有一位将军名叫李阳。当时,国家边境时常受到外敌的侵扰,李阳肩负着保卫国家的重任。 有一次,外敌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李阳率领军队奋勇抵抗。在激烈的战斗中,他一方面要指挥士兵们抵御正面敌人的强攻,另一方面又要时刻提防敌人从侧翼进行偷袭。李阳全神贯注地应对着战场上的各种情况,忙得不可开交。 然而,在指挥作战的过程中,李阳渐渐陷入了一种顾此失彼的困境。他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正面战场的防御上,却忽略了对后方补给线的保护。敌人察觉到了这个漏洞,派遣了一支奇兵悄悄地绕到了后方,袭击了李阳军队的补给队伍,抢走了大量的粮草和物资。 没有了充足的补给,李阳的军队陷入了困境。士兵们士气低落,战斗力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而正面的敌人趁机发起了更猛烈的攻击,李阳的军队开始节节败退。 李阳这才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他后悔不已。他试图重新调整战略,去夺回失去的补给,但此时已经为时过晚。最终,这场战役以失败告终,国家的边境也遭受了很大的损失。 这个故事让我们明白,在面对复杂的情况时,我们不能只关注眼前的一部分,而忽略了其他方面。就像李阳一样,如果不能全面地考虑问题,就容易顾此失彼,导致最终的失败。正如《礼记·中庸》中所记载的“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周全的计划和准备,不能只看重某一方面而忽视了其他可能出现的问题。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也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全面地分析和处理各种事务,避免因为一时的疏忽而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糊里糊涂
成语拼音
hú lǐ hú tú
成语解释
认识凝,不明事理。也形容思想处于凝不清的状态。
典故出处
无
成语典故
糊里糊涂是办不好事的。
成语造句
他整天无所事事,做事也没个计划,经常糊里糊涂地犯错,让大家都很无奈。
成语故事
在很久以前,有一个年轻人名叫小郑。小郑从小就没什么主见,做事情总是迷迷糊糊的,常常搞不清状况。 有一次,村里要举办一场重要的祭祀活动。大家都在忙碌地准备着,小郑也被分配了一些任务。然而,他却完全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只是跟着别人瞎转悠。别人让他拿这个,他就拿这个;别人让他放那个,他就放那个,完全是糊里糊涂的状态。 祭祀活动当天,需要按照特定的顺序摆放祭品。小郑负责其中一部分祭品的摆放,结果他却把顺序弄颠倒了,导致整个祭祀仪式出现了混乱。村里的长辈们看到这一幕,都无奈地摇头叹气。 还有一次,小郑去集市上买东西。他看到一个摊位上卖着一种他从未见过的物品,也不问清楚是什么,就糊里糊涂地买了下来。等他回到家才发现,这东西根本就不是他需要的,白白浪费了钱财。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郑的这种糊里糊涂的行事风格给他带来了越来越多的麻烦。他的家人和朋友都为他感到担忧,纷纷劝他要改变自己。小郑也意识到自己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他开始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加清醒和理智。 他开始认真地观察周围的事物,遇到问题不再盲目跟从别人,而是先思考再行动。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郑逐渐变得有条理起来,不再像以前那样糊里糊涂了。 后来,村里又遇到了一件棘手的事情。大家都束手无策的时候,小郑却凭借着自己逐渐培养起来的思考能力,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成功地解决了问题。从那以后,大家对小郑刮目相看,他也终于明白,只有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在生活中少走弯路,取得更好的成就。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不能总是糊里糊涂地过日子,要学会思考,保持理智,才能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正如《论语》中所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们要不断地反思和总结经验,让自己变得更加聪明和睿智。
浑浑噩噩
成语拼音
hún hún è è
成语解释
浑浑深厚的样子;噩噩严肃的样子。原意是浑厚而严正。现形容糊里糊涂,愚昧无知。
典故出处
汉·扬雄《法言·问神》虞夏之书浑浑尔,商书灏灏尔,周书噩噩尔。”
成语典故
他自己在十六七岁时浑浑噩噩的,所以觉得十六岁的女孩子便那么练达人情世故,不是寿相”。★茅盾《一个女性》
成语造句
他每日无所事事,生活过得毫无目标,就这样浑浑噩噩地浪费着大好时光。
成语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年轻人叫小李。他生活在一个宁静的小村庄里,父母勤劳善良,家境虽不富裕却也温馨和睦。 小李从小就没有什么特别明确的目标和志向,每天只是跟着村里的其他孩子一起玩耍。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依然浑浑噩噩地过着日子,对于未来没有任何规划。父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多次劝他要认真思考自己的人生,找点事情做,但他总是不以为意,觉得这样的生活也没什么不好。 有一天,村里来了一位云游四方的智者。智者看到小李整天无所事事的样子,便把他叫到身边,给他讲了许多历史上的故事。智者提到古代有很多有才华、有抱负的人,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成就了一番了不起的事业,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智者对小李说:“人生在世,不应如此浑浑噩噩地虚度光阴。你应该去寻找自己的目标,努力奋斗,这样才能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有意义。”小李听了智者的话,心中有所触动,但他还是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智者又给他讲了一个历史上的典故。在古代,有一个人一开始也像小李一样迷茫,但他后来奋发图强,努力学习知识和技能,最终成为了一代名臣。小李听完这个故事,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 从那一天起,小李决定改变自己。他不再浑浑噩噩地过日子,而是开始尝试各种事情,寻找自己真正感兴趣和擅长的领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和探索,他终于发现自己对木工活儿有着独特的天赋。于是,他开始刻苦钻研木工技艺,向村里的老木匠请教。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李的木工手艺越来越好,他制作出来的家具不仅精美而且实用。他的名声渐渐传开,周围村庄的人都来找他定制家具。小李终于找到了自己人生的方向,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生不能总是浑浑噩噩地度过,我们应该有目标、有追求,努力去寻找自己的人生意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有限的生命里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就像那些历史上的伟人一样,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为自己和社会创造出宝贵的财富。
见钱眼开
成语拼音
jiàn qián yǎn kāi
成语解释
看到钱财,眼睛就睁大了。形容人贪财。
典故出处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八十一回弃旧迎新,见钱眼开,自然之理。”
成语典故
现在的这位中丞,面子上虽然清廉,骨底子是个见钱眼开的人。★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三回
成语造句
他在面对那笔巨额财富时,完全失去了理智和原则,真是见钱眼开。
成语故事
在古代有一个名叫李四的人,他生活在一个繁华的城镇。李四原本是一个勤劳善良的普通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心境慢慢发生了变化。 这个城镇时常有各种商业活动,来来往往的商人们带来了财富和机遇。李四看着那些有钱人过着奢华的生活,心中渐渐燃起了对金钱的渴望。 有一次,李四在街头偶然遇到了一个商人在售卖一件珍贵的古董。商人吹嘘着这件古董的价值,李四在一旁听得心动不已。当他得知这件古董的价格时,心中犹豫了一下,但对金钱的渴望最终战胜了理智。 他倾尽自己所有的积蓄买下了这件古董,满心欢喜地想着能借此大赚一笔。然而,当他拿去给其他行家鉴定时,才发现自己被骗了,这根本不是什么珍贵的古董,只是一个普通的赝品。李四顿时陷入了困境,他的积蓄化为乌有。 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悔改,反而更加渴望快速得到金钱。从那以后,只要听到哪里有赚钱的机会,他就不顾一切地冲过去,完全不考虑其中的风险和真实性。 有一天,李四听说有一个外地人在高价收购一种罕见的药材。他不顾路途遥远和艰难,立刻踏上了寻找这种药材的征程。在寻找的过程中,他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挫折,但心中对金钱的执念让他坚持了下来。 终于,他找到了那种罕见的药材。当那个外地人看到药材时,立刻拿出一大笔钱要买下。李四看着那堆闪闪发光的钱财,眼睛都直了,完全忘记了自己一路的艰辛。 他满心欢喜地拿着钱回到了城镇,开始过上了挥霍无度的生活。然而,他的这种行为引起了周围人的不满和唾弃。人们都说他已经变成了一个只知道见钱眼开,为了钱不择手段的人。 但李四并不在乎别人的看法,他依然沉浸在金钱带来的短暂快乐中。然而,好景不长,他的钱财很快就被他挥霍一空。而他因为之前的行为失去了人们的信任和尊重,再也没有人愿意和他交往。 最终,李四在孤独和贫困中度过了余生。他的故事成为了人们口中的反面教材,警示着后人不要被金钱蒙蔽了双眼,而忘记了人生真正的意义和价值。正如古人所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我们应该以正确的方式追求财富,而不是像李四一样,为了钱而失去了自我,落得个可悲的下场。
利欲熏心
成语拼音
lì yù xūn xīn
成语解释
贪财图利的欲望迷住了心窍。
典故出处
宋·黄庭坚《赠别李次翁》诗利欲熏心,随人翕张,国好骏马,尽为王良。”
成语典故
故凡进此阵内,为其蛊惑,若稍操持不定,利欲熏心,无不心荡神迷,因而失据。★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一百回
成语造句
在追求财富的道路上,他渐渐迷失了自我,变成了一个利欲熏心的人,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
成语故事
在古代,有一个名叫张华的人。他出生在一个贫寒的家庭,但却有着极大的野心和欲望。 张华自幼聪慧,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才能,逐渐在仕途上崭露头角。随着地位的不断攀升,他内心的欲望也开始膨胀起来。 一次,朝廷下令要修建一座重要的宫殿,负责这个项目的官员找到了张华,希望他能在其中提供帮助,并承诺事成之后会给他丰厚的回报。张华一开始还有些犹豫,毕竟这是违反朝廷规定的事情,但在那巨大的利益诱惑面前,他最终还是没能抵挡住。 他利用自己的权力和关系,在工程中弄虚作假,中饱私囊。他完全被利欲蒙蔽了双眼,忘记了自己的职责和道德底线。 然而,纸终究包不住火。张华的所作所为最终还是被人揭发了出来。朝廷得知后大怒,立即对他展开了调查。面对确凿的证据,张华无从抵赖。 他的行径引起了百姓的唾弃和官员们的谴责。曾经那个有着远大抱负的张华,如今却因为利欲熏心而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就如同《史记》中所记载的那些贪官污吏,他们为了一己私欲,不惜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最终都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张华的故事成为了人们口中的反面教材,时刻提醒着人们要坚守道德底线,不要被利欲所驱使。在欲望的漩涡中,若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就会如同张华一般,迷失自我,走向毁灭之路。只有秉持着正直和廉洁,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长远而稳健。
目光如豆
成语拼音
mù guāng rú dòu
成语解释
眼光象豆子那样小。形容目光短浅,缺乏远见。
典故出处
无
成语典故
胸无大志,目光如豆的人,是难以成就一番大事业的。
成语造句
他看待问题总是十分狭隘,只关注眼前的蝇头小利,完全没有长远的规划,简直就是目光如豆。
成语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年轻人名叫小吴。小吴生活在一个宁静的小村庄里,但他却有着一颗渴望闯荡世界的心。 小吴从小就勤奋好学,对各种知识都有着浓厚的兴趣。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他逐渐显露出了一个缺点,那就是目光狭隘,看待事物往往只局限于眼前的一小片天地,犹如目光如豆。 有一次,村里来了一位远方的商人。商人带来了许多新奇的物品和外面世界的故事。其他村民们都兴致勃勃地围拢过来,好奇地聆听着商人的讲述,眼中闪烁着对外面世界的憧憬。但小吴却对此不屑一顾,他觉得这些新奇的东西和遥远的地方与自己毫无关系,自己只要守着眼前的生活就好。 不久后,村子里发生了一件大事。附近的山林中突然出现了一种珍贵的草药,据说这种草药在外面的世界有着极高的价值。其他村民们都兴奋不已,他们意识到这是一个改变生活的好机会。他们纷纷商议着如何采集和销售这些草药,以获得更好的生活。然而,小吴却依然不为所动,他认为这只是一时的幸运,而且采集草药需要付出很多努力和风险,不值得去尝试。 就这样,村民们积极行动起来,他们组成团队,不辞辛劳地进入山林采集草药。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们成功地收获了大量的珍贵草药,并通过商人卖到了远方,获得了丰厚的回报。村子的生活也因此变得越来越好,大家都盖起了新房子,过上了幸福的日子。 而小吴呢,依然过着他那平淡无奇的生活。他开始后悔自己当初的决定,意识到自己的目光如豆让他错失了一个绝佳的机会。他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和想法,明白了只有拥有开阔的视野和长远的眼光,才能抓住更多的机遇。 从那以后,小吴努力改变自己。他主动去接触外面的世界,和不同的人交流,学习他们的经验和智慧。他开始明白世界是如此广阔,有着无数的可能性等待着他去探索。 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和积累,小吴终于突破了自己的局限。他凭借着自己的见识和努力,也在外面的世界闯出了一番名堂。他终于懂得了,不能只盯着眼前的一点蝇头小利,而要放开眼界,去追寻更大的目标和梦想。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如果目光如豆,只看到眼前的狭隘利益,就会错失许多宝贵的机会。只有拥有广阔的视野和敏锐的洞察力,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收获更多的精彩。我们应该时刻提醒自己,不要成为那个目光狭隘的人,要勇敢地去探索和发现更广阔的世界。
鼠目寸光
成语拼音
shǔ mù cùn guāng
成语解释
形容目光短浅,没有远见。
典故出处
无
成语典故
我们从小就应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决不做鼠目寸光的庸人。
成语造句
他只看到眼前的蝇头小利,丝毫没有长远规划,简直就是鼠目寸光。
成语故事
在战国时期,有一个名叫李三的农夫。李三家境贫寒,世代以耕种几亩薄田为生。 这一年,风调雨顺,庄稼长势喜人,李三满心欢喜,期待着能有一个丰收年,改善家中的生活。然而,当庄稼即将成熟之时,村里却来了一位商人。这位商人宣称他愿意出高价收购村里所有的农田,改种一种从异域引进的经济作物,据说收益极为可观。 村里的大多数人都被商人描绘的美好前景所吸引,纷纷决定将自家的农田出售。唯有李三不为所动,他的妻子劝他:“大家都卖了,咱们也卖吧,能赚一笔大钱呢。”但李三却摇摇头说:“我看此事不妥,咱们不能只看眼前的这点利益。农田是咱们生存的根本,卖了农田,得了一时的钱财,可往后怎么办?” 妻子埋怨他:“你呀,就是太胆小,太保守!这是多好的机会,别人都能看到,就你鼠目寸光!” 李三不顾妻子的抱怨,坚持守住自家的农田。 那些将农田卖给商人的村民,起初确实拿到了一笔丰厚的钱财,过上了一段富裕的日子。可没过几年,商人种植的经济作物由于市场变化,价格暴跌,商人亏得血本无归,丢下农田跑了。而失去农田的村民们,没有了生活的依靠,陷入了困境。 而李三,凭借着自家的农田,年年耕种,虽然没有一夜暴富,但却能维持一家人的温饱。在灾荒之年,还能帮助那些曾经卖了农田的村民度过难关。 李三的坚持和远见,让人们明白了一个道理:不能只贪图眼前的小利,要有长远的眼光和规划。鼠目寸光者,往往只能看到眼前的一点好处,却看不到未来的风险和危机,最终可能会陷入困境。而那些有长远目光的人,虽然可能会在短期内被人误解或嘲笑,但最终能够在生活的道路上走得更加稳健和长远。
胸无大志
成语拼音
xiōng wú dà zhì
成语解释
心里没有远大志向。
典故出处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六章至于回、革等人,实系凡庸之辈,胸无大志,三年来观望风色,动摇不前。”
成语典故
无
成语造句
他整日浑浑噩噩,得过且过,显然是胸无大志的表现。
成语故事
在古代的一个小镇上,生活着一个名叫阿明的年轻人。阿明家境普通,父母都是朴实的农民,每日辛勤劳作,只为维持一家的生计。 阿明自小就没有展现出特别出众的才华或强烈的上进心。他每日过着得过且过的生活,对于未来没有明确的规划和追求。当其他同龄的孩子努力学习知识、练习技艺,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出人头地时,阿明却总是沉迷于一些轻松玩乐之事,对学业和技艺毫无兴趣。 阿明的父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们多次苦口婆心地劝导阿明,希望他能树立远大的志向,努力为自己的未来打拼。然而,阿明总是不以为然,认为平凡的生活也没什么不好,无需太过努力和拼搏。 随着时间的推移,阿明的同伴们有的通过科举考试金榜题名,入朝为官,为家族带来荣耀;有的凭借精湛的手艺,在商界崭露头角,积累了丰厚的财富。而阿明,依旧浑浑噩噩,一事无成。 有一天,小镇遭遇了严重的旱灾,农作物颗粒无收。阿明的家庭也陷入了困境,生活变得十分艰难。看着父母忧愁的面容和家中日益贫困的景象,阿明这才意识到自己过去的错误。但此时,他发现自己既没有足够的知识去谋求一份好的生计,也没有一技之长能够在困境中立足。 回首过往,阿明懊悔不已。他终于明白,正是因为自己胸无大志,才导致了如今的困境。正如古人云:“有志者事竟成。”那些有远大志向并为之努力奋斗的人,往往能够在人生的道路上取得成功,实现自己的价值。而像他这样胸无大志,只图眼前安逸的人,最终只能在困难来临时束手无策,陷入生活的困境。 这个故事警示着后人,切不可胸无大志,应当在年轻时就树立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并为之不懈努力,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顺畅,创造出美好的未来。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成语拼音
yàn què ān zhī hóng hú zhī zhì
成语解释
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
典故出处
《史记·陈涉世家》嗟呼,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成语典故
无
成语造句
一个胸怀远大理想的人,面对他人的不理解和质疑,心中深知: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成语故事
在秦朝末年,有一个叫陈胜的年轻人。他出身贫寒,自幼便为地主家做雇工,每日辛勤劳作,却只能勉强糊口。 那时候,秦朝的苛政使得民不聊生,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陈胜也和众多穷苦之人一样,承受着沉重的负担和压迫。 有一天,陈胜和一群雇工一起在田间劳作。当太阳高悬,酷热难耐之时,大家都累得气喘吁吁,纷纷停下手中的农活,坐在田埂上休息。陈胜望着一望无际的田野,心中充满了无奈和迷茫。 这时,一个雇工抱怨道:“咱们这样累死累活地干,什么时候是个头啊?还不是一辈子受穷!”其他人也纷纷附和,哀叹命运的不公。 陈胜听了,沉默片刻后,突然站起身来,目光坚定地说:“像咱们这样的人,难道就注定一辈子受苦受累,没有出头之日吗?”众人被他这突如其来的话语惊住了,一时都不知如何回答。 陈胜接着说道:“那些富贵人家,生来就享受荣华富贵,可我们为什么就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呢?”有个雇工不以为然地说:“咱们就是些普通百姓,能有什么办法?还是老老实实干活吧。” 陈胜望着天空,长叹一声:“唉!燕雀怎么能知道鸿鹄的志向呢?”他的声音中充满了悲愤和不甘。 不久之后,陈胜和吴广等被征发去戍守渔阳。在途中,遭遇大雨,道路泥泞,无法按时抵达目的地。按照秦朝的律法,误期当斩。 在这生死存亡的关头,陈胜毅然决定起义反抗秦朝的暴政。他对吴广说:“如今逃亡也是死,举大计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不好吗?”吴广被他的豪情壮志所感染,决定与他一同起义。 于是,他们设计杀死了押解的军官,召集众人说:“我们遇雨误期,按律当斩。即使不斩,戍边也是九死一生。壮士不死则已,死就要死得轰轰烈烈!难道那些王侯将相,天生就是高贵的吗?”众人齐声响应,纷纷表示愿意追随陈胜、吴广起义。 陈胜、吴广领导的起义军迅速壮大,各地百姓纷纷响应,起义的烽火燃遍了大江南北。虽然陈胜最终未能推翻秦朝,但他“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的豪言壮语,以及勇敢反抗暴政的精神,却永远铭刻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后世之人每当身处困境,想要奋起改变命运之时,都会想起陈胜的故事,激励自己勇往直前,去追逐那高远的志向。
以偏概全
成语拼音
yǐ piān gài quán
成语解释
以用;偏片面;概概括;全全部。用片面的观点看待整体问题。
典故出处
吴家国《普通逻辑》只有分析地阅读,才能学得深透,不致囫囵吞枣,一知半解;只有综合地阅读,才能学得完整系统,不致断章取义,以偏概全。”
成语典故
无
成语造句
我们在评价一个人的时候,绝不能仅凭一件事就下结论,否则就容易以偏概全。
成语故事
在古代的一个小镇上,生活着形形色色的人们。其中有一位名叫李明的书生,他饱读诗书,自认为才华横溢,对世间万物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 有一次,镇上来了一位外地的商人,带来了许多新奇的货物。这些货物在小镇上从未出现过,人们都好奇地围拢过来观看。商人热情地介绍着自己的商品,其中有一种精美的布料,质地柔软,色彩鲜艳。然而,价格却相对较高。 李明也在人群之中,他只是粗略地看了一眼那布料,便不屑地说道:“这布料虽看似不错,但其价格过高,定是商人故意哄抬,想欺骗我们这些老实人。”他的这番言论很快在人群中传播开来,许多原本对布料感兴趣的人,也因为李明的话而犹豫不决。 不久之后,镇里的一位富户购买了那批布料,并请裁缝制作成了华丽的衣裳。当富户穿着新衣出现在众人面前时,大家都被那布料制成的衣裳的精美所折服,纷纷后悔当初没有购买。 此事传到了李明耳中,他却不以为然,依然坚持自己最初的看法,认为那只是个例,不能改变他对商人的整体评价。 又有一回,镇上来了一位医术高明的郎中。他擅长治疗各种疑难杂症,治好了不少久病不愈的患者。然而,李明的邻居患了一种罕见的病症,找这位郎中诊治后,病情并未立刻好转。 李明得知此事后,便逢人就说:“这郎中徒有虚名,根本没有真本事,之前那些被治好的病人,想必只是运气好罢了。”他的话让许多原本打算找郎中看病的人打了退堂鼓。 可没过多久,李明邻居的病在郎中的持续治疗下竟然痊愈了。邻居对郎中感激涕零,到处称赞郎中的医术高超和尽职尽责。 经过这两件事,人们开始对李明的言论产生了质疑。有人就对李明说:“你不能仅凭一次的经历或者个别的现象,就对整个事情下结论啊。就像你对商人的布料和郎中的医术,都是以偏概全,这样是不客观,也是不公平的。” 李明听后,陷入了沉思。他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意识到自己总是凭借着有限的观察和片面的了解就轻易地对事物做出全面的判断,这种以偏概全的做法让他错过了许多美好的东西,也误导了他人。 从此,李明努力改正自己的缺点,学会更加全面、客观地看待问题,不再轻易地以偏概全。这个小镇也因为人们能够更加公正地看待事物,而变得更加和谐与美好。 在历史的长河中,以偏概全的例子屡见不鲜。比如在战争中,有时一场战役的失利,不能代表整个战争的走向;一个臣子的过错,不能归咎于整个朝廷的腐败。我们应当以史为鉴,避免以偏概全,用全面和客观的眼光去审视世界,才能做出准确而明智的判断。
因小失大
成语拼音
yīn xiǎo shī dà
成语解释
为了小的利益,造成大的损失。
典故出处
清·黄小配《廿载繁华梦》他却只是不理,只道他身在洋界,可以没事。不知查抄起来,反恐因小失大,他却如何懂得?”
成语典故
无
成语造句
在做决策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周全,不能只看到眼前的蝇头小利,否则很容易因小失大,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成语故事
在古代的一个小镇上,生活着一位名叫李福的商人。李福头脑灵活,善于经营,经过多年的打拼,积累了相当可观的财富。 有一天,李福听闻远方的城市有一批稀有的货物,若能购得并运回家乡,定能获取巨额利润。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带着大部分积蓄,踏上了这趟充满希望的经商之旅。 经过漫长的路途,李福终于抵达了那座城市,并且顺利地谈妥了货物的买卖。然而,在准备返程时,他却为了节省一点运费,选择了一艘破旧且不太可靠的船只。同行的伙伴劝他说:“不可因这少许运费的差别而冒险,万一途中出事,损失可就无法估量了。”但李福一心只想着节省那点小钱,完全没有把伙伴的劝告放在心上。 果不其然,在航行途中,这艘破旧的船只遭遇了狂风巨浪。船身开始漏水,船员们惊慌失措,尽管他们全力抢救,最终还是无法挽救船只沉没的命运。李福不仅失去了所有购买的珍贵货物,还险些丢了性命。 回到家乡后,李福一蹶不振,悔不当初。他想起了历史上那些因小失大的例子,比如三国时期的袁绍。袁绍在官渡之战中,因为舍不得给手下的将士丰厚的赏赐,导致士气低落,最终被曹操以少胜多,大败而归。自己如今的遭遇,不也正是因为贪图那一点点小利,而失去了多年积累的巨大财富吗? 李福的故事在小镇上传开,人们都为他感到惋惜,同时也以此为戒,明白在做决策时切不可因小失大,要着眼于长远的利益和大局。
知足常乐
成语拼音
zhī zú cháng lè
成语解释
知道满足,就总是快乐。形容安于已经得到的利益、地位。
典故出处
先秦·李耳《老子》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成语典故
一个快乐主义者首先得有知足的修养,就是古训所谓‘知足常乐’。★王西彦《古屋》第一部
成语造句
生活中总会有不如意之事,我们应当学会调整心态,毕竟与其一味追求更多,不如懂得知足常乐,享受当下所拥有的。
成语故事
在古代,有一个叫王福的农夫,生活在一个宁静的小村庄里。王福家境普通,仅有几亩薄田,靠着辛勤的劳作维持生计。 王福每日黎明即起,去田间耕作,日落而归,虽然生活辛苦,但他总是面带微笑,从无怨言。村里的人都好奇,为何王福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还能如此乐观。 有一年,风调雨顺,王福田里的庄稼收成格外好,卖了个不错的价钱。他用这笔钱为家里添置了一些新的农具,还为妻子买了一块布料做新衣。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想要更多,依旧过着往日简单而充实的生活。 他的邻居李贵,见王福有了余钱,便劝他再买些田地,扩大生产,将来成为村里的富户。王福却笑着摇摇头说:“我如今的生活已经足够,有田可耕,有妻相伴,衣食无忧,何必贪求更多呢?” 又过了几年,村里遭遇了旱灾,许多人家的庄稼颗粒无收。王福因为平日节俭,家中尚有存粮,得以度过难关。而那些曾经拼命扩张田地、追求财富的人家,此刻却陷入了困境,甚至不得不卖田卖房来维持生计。 这时,人们才明白了王福的智慧。他懂得知足,不被贪婪和欲望所驱使,所以在丰年不骄,在灾年不馁。 正如古人云:“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王福深知此理,他明白财富的增长是没有尽头的,如果一味追求,永不知足,那么心灵将永远处于疲惫和焦虑之中。而当他知足于当下所拥有的,便能在平凡的生活中找到快乐和安宁。 王福的故事在村里流传开来,成为了人们教育子女的典范。大家都明白了,知足常乐并非是一种消极的态度,而是一种对生活的深刻领悟和智慧选择。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知足常乐能让人保持内心的平静,享受生活的美好。
坐井观天
成语拼音
zuò jǐng guān tiān
成语解释
坐在井底看天。比喻眼界小,见识少。
典故出处
唐·韩愈《原道》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
成语典故
我弟子虚度一生,山门也不曾出去,诚所谓坐井观天,樗配之辈。★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六回
成语造句
他从未走出过自己生活的小圈子,如同坐井观天,不了解外面世界的广阔与精彩。
成语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小青蛙,它出生并一直生活在一口深井之中。 这口井对小青蛙来说,就是它的整个世界。井壁高耸,挡住了它望向远方的视线,井底的一汪清水和偶尔掉落的昆虫,便是它生存的全部所需。 有一天,一只小鸟偶然飞到了井口,停在了井沿上。小青蛙好奇地问小鸟:“你从哪里来呀?”小鸟回答说:“我从远方飞来,那里有广阔无垠的大海,波澜壮阔,一望无际;有高耸入云的山峰,雄伟壮观,层峦叠嶂;还有广袤无垠的草原,绿草如茵,骏马奔腾。” 小青蛙听了,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说:“怎么可能?我的世界就只有这口井这么大。”小鸟笑着说:“你一直待在这井底,看到的永远只是井口那一小片天空,这就是坐井观天啊。” 小青蛙摇摇头,固执地说:“我每天看到的天空就是这样的,你一定是在骗我。” 小鸟无奈地飞走了。 在历史的长河中,也有许多类似坐井观天的例子。比如,清朝时期,长期的闭关锁国政策,让统治者和一些官员们闭目塞听,只看到自己国内的情况,认为自己的国家地大物博,无需与外界交流。他们犹如那只坐在井里的青蛙,看不到世界的发展和变化。当西方国家经历工业革命,科技飞速进步,军事力量日益强大时,清朝还沉浸在自己的所谓“天朝上国”的美梦中,最终导致了国家的落后和挨打。 而那些有远见卓识的人,能够跳出狭隘的视野,积极探索和学习。就像古代的张骞,出使西域,开拓了丝绸之路,让中原王朝看到了外面的世界,促进了文化和经济的交流。 小青蛙如果一直坐井观天,它永远也不会知道外面世界的精彩和广阔。我们在生活中,也不能像这只小青蛙一样,局限于自己的小圈子和固有认知,应该勇敢地跳出舒适区,去探索更广阔的天地,才能不断丰富自己的见识,拥有更广阔的未来。
坐收渔利
成语拼音
zuò shōu yú lì
成语解释
比喻利用别人的矛盾而从中获利。
典故出处
《战国策·燕策二》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拑其喙。……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成语典故
无
成语造句
在这场商业竞争中,他没有参与激烈的角逐,而是静待时机,企图坐收渔利。
成语故事
在战国时期,齐、楚、燕、韩、赵、魏六国联合对抗强大的秦国。各国之间既有着共同的敌人,又存在着各自的利益考量和矛盾。 当时,秦国与齐国的实力最为强大。秦国想要逐个击破六国,实现统一天下的野心。而齐国呢,在最初阶段采取了一种相对保守和观望的态度,企图在其他五国与秦国的争斗中保持自身实力,等待时机,坐收渔利。 秦国深知齐国的心思,于是派遣谋士张仪前往齐国游说齐王。张仪巧舌如簧,对齐王说:“如今六国合纵,看似团结,实则各怀心思。齐国国力强盛,但若参与这场战争,必然会损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秦国与其他五国交战,无论最终结果如何,齐国都可安然无恙,甚至能在战后获取更多的利益。”齐王听了,觉得张仪所言不无道理,于是决定暂不参与合纵抗秦之事。 然而,事情的发展并未如齐王所预期的那样。秦国凭借其强大的军事实力和出色的战略,先后击败了韩、赵、魏三国。燕国和楚国也在战争中遭受重创,国力大减。 当其他五国被秦国削弱之后,齐国才发现自己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秦国没有了其他对手的牵制,立即将矛头指向了齐国。此时的齐国,由于长期没有参与战争,军队缺乏实战经验,战备松弛。面对秦国的大军压境,齐国根本无力抵抗。 最终,齐国被秦国所灭。齐王这才恍然大悟,后悔当初不该听信张仪的谗言,只想着坐收渔利,结果却导致了国家的灭亡。 这个故事警示后人,在面对共同的困难或挑战时,不能只想着自己的利益,采取投机取巧的方式,否则很可能会因小失大,遭受惨重的损失。我们应当团结协作,共同应对,才能实现真正的长治久安。
坐享其成
成语拼音
zuò xiǎng qí chéng
成语解释
享享受;成成果。自己不出力而享受别人取得的成果。
典故出处
清·叶廷琯《鸥陂渔话·葛苍公传》欲使他人干事,彼坐享其成,必误公事。”
成语典故
人要有勤奋自力,积极向上的精神,不可有坐享其成,好逸恶劳的思想。
成语造句
他总是幻想不付出努力就能获得成功,这种坐享其成的心态最终让他一事无成。
成语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名叫陈家庄的地方。庄里有两个大户人家,一家姓王,一家姓李。王家世代勤劳,通过多年的辛勤耕耘,积累了大片肥沃的土地和殷实的家业。而李家则一直仰仗着祖上留下来的些许财富,过着悠闲的日子。 随着时间的推移,王家的家主王老爷子年事已高,他的儿子王勤顺理成章地接管了家族的事务。王勤自幼就跟随父亲在田间劳作,深知每一粒粮食的来之不易,所以他接手后更加勤奋努力,不断改进种植技术,还引进了新的作物品种。 李家的家主李庸却是个游手好闲之辈,整天只知道吃喝玩乐,对于家中的产业从不上心。看到王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李庸心里既羡慕又嫉妒。 有一年,遭遇了罕见的旱灾,庄稼收成大减。王勤带领全家上下想方设法,挖井灌溉,勉强保住了一部分收成。而李家由于平时疏于管理,田地荒芜,颗粒无收。 李庸眼见自家陷入困境,便打起了王家的主意。他厚着脸皮来到王家,请求王勤借给他一些粮食。王勤心地善良,虽然知道李庸平日里的作为,但还是慷慨地借给他足够过冬的粮食。 然而,李庸并没有因此而悔改,反而觉得王勤好欺负。第二年春天,王勤准备扩大种植规模,需要招募一些人手帮忙。李庸得知后,不仅自己不去帮忙,还在庄里散布谣言,说王勤故意压低工钱,剥削庄里的百姓。 王勤听到这些谣言,心中虽然委屈,但还是没有和李庸计较,依旧埋头苦干。经过一年的努力,王家迎来了大丰收。而李家依旧是一贫如洗。 这时候,李庸又动起了歪脑筋。他找到王勤,说王家的土地有一部分原本是李家的,要求王勤归还。王勤自然不肯答应,李庸便将王勤告到了县衙。 县令经过调查,明白了事情的真相,将李庸狠狠地训斥了一顿。但李庸仍不死心,他每天在王家的田边转悠,幻想着能从王家的丰收中坐享其成。 可是,不劳而获又怎么可能实现呢?最终,李家因为李庸的懒惰和贪婪而彻底败落,而王家则凭借着勤劳和智慧,过上了更加富足的生活。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坐享其成只能是一场空梦,只有通过自己的辛勤努力,才能真正收获成功和幸福。
坐享其成-成语图片
其他成语分类
包含急徐有的10个成语
关于西子舌,汉宫秋月,四大美女的44个成语
形容凄然惶惶的39个成语
形容郁郁不得志的41个成语
形容月阴的1个成语
类似坚持不泄的39个成语
形容仁慈的44个成语
形容法律精神的36个成语
关于爬上树去捉鱼的47个成语
形容缓慢的35个成语
更多成语分类